6、青石栏杆
青石栏杆结构、尺寸等同桥梁栏杆,青石栏杆安装方法同桥梁栏杆安装,具体方法详见第四节 桥梁施工方法 中叙述的有关内容。
三、道路钢管栏杆
在道路桩号0+070~0+500北侧设置钢管栏杆,下设C20混凝土基础,钢管栏杆长430m。
道路钢管栏杆施工工序:测量放样→基坑开挖→砼浇筑→栏杆加工→组装焊接→现场安装
1、测量放样 按设计图,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放出护栏、基础位置大样,并用水准仪测出各部位高程,作出中心线急高程标示桩。测量放样时注意护栏与原道路纵向和高程接顺。
2、基坑开挖
由于基坑较浅(1.0米),基坑开挖施工同排水沟槽,前已述。 3、基础砼浇筑
A、基础砼标号为C20,为自拌砼,在临时设施拌和台拌和后用砼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砼拌和时严格按配合比配料和按拌和操做规程拌和,同时作好原材料测试和现场用料控制。
B、预埋件数量、位置、高程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且固定牢固,浇筑过程中不位移和变形。
C、砼运至现场后由人工运至基坑,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到位。在振捣时按直线行列移位,移位距离40-50cm,插入砼振动深度为30cm左右,振捣时间控制在振动时混凝土不再有沉落,不再出现大量的气泡和砼表面均匀,平整,并已泛浆为止。一般振动时间约为20-30S,在一个部位振动完毕后,要缓慢,匀速地边振动边上提,不要提升过快。严禁漏振和过振、欠振。
D、砼养护
采用自然养护,采用覆盖麻袋或布毡,上部浇水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材料加工
所有栏杆钢管材料其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合格证、质保书及
21
试验检测报告齐备。材料在加工棚内按设计要求尺寸进行加工,切割加工时应确保尺寸准确、交接处接口严密。各种规格、型号、尺寸不同的应分开堆放,方便拼接和焊接。对于现场尺寸与设计不同的,单独加工和堆放。
5、组装焊接
已按尺寸加工好的材料在加工棚内按设计图进行组装及焊接。组装和焊接时保证各构件位置准确,焊缝强度牢固、表面光洁、美观。 焊接一般要求:
(1)焊工必须熟悉工艺要求,明确焊接工艺参数。
(2)焊接工作宜在室内进行,湿度不宜高于80%,且符合焊接环境温度要求。主要杆件应在组装后24h内焊接。
(3)焊接材料可按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工艺要求选用,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焊剂、焊条必须按规定烘干使用;
b、焊剂中的脏物、焊丝上的油锈等必须清除干净;
c、焊剂的粒度,埋弧自动焊宜用1.0~3.0mm,埋弧半自动焊宜用0.5~1.5mm。 d、施焊时母材的非焊接部位严禁焊接引弧。
e、焊接前必须清除焊接区的有害物,清除范围应按相关规定进行。 f、气孔、裂纹、夹渣、未熔透等超出有关无损检验规定时,应查明原因,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用原焊接方法进行返修焊。
g、对返修焊后的焊缝应随即铲磨匀顺,并按原质量要求进行复检。 h、返修焊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i、所有焊缝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缝、未熔合、夹渣、未填满弧坑和超出规定的缺陷。
6、现场安装
已完成组装焊接的栏杆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安装时将栏杆放在基础预埋铁件上,调整其高程和轴线,使栏杆高程准确、中线顺直,然后将栏杆固定牢固,再将立柱焊接在基础预埋铁件上。焊接要求同上述。
22
第三节 桥梁施工方法
本工程道路范围内设置一道桥梁—一号桥(建设河桥)。
一号桥上部采用单跨20m后张法C50混凝土预应力简支空心梁板,两端为重力式桥台。
桥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一、钻孔桩基施工
本工程桥梁共有Ф100cm钻孔桩40根,Ф100cm钻孔桩桩长最长为46米。结合工期要求、本段地质情况及桩径大小,拟采用GPS-15型钻机钻进成孔。
1、围堰清淤
一号桥在建设河上建设,必须进行围堰、导流。
围堰拟在西侧桥台向东6m、东侧桥台向西6m位置沿河道纵向做两道围堰,纵向围堰两端做横向围堰与河岸连接,中间预留7m左右河道作为河道流通通道。每道纵向围堰长74m左右,以保证桥梁及驳坎施工。
上述围堰具体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围堰拟采用钢板桩围堰法:围堰两侧采用8m钢板桩打入,内部填筑粘土内芯。板桩顶部纵向采用28#槽钢与板桩焊接连接、沿纵向每3m设置24#槽钢与纵向28#槽钢焊接拉接。堰内侧脚与基坑边缘应大于1m,顶部宽1.5m左右。 围堰顶部高程为6.1m左右,基本与原地面同高。
工程施工中经常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汛期及雨季、天气情况,及早采取措施。
桥梁施工,拟安排在枯水季节实施。如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在枯水季节实施时,遇汛期,预流河道不能满足通流要求,无条件拆堰导流。
2、布置泥浆池:
布置泥浆池要满足施工需要,拟在拟建桥的东西两侧设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泥浆须根据钻孔方法及土质情况进行调制,粘土的选择宜采用水化快,造浆能力强,粘度大的膨润土或接近地表的粘土,但尽量就地取材。造浆用粘土要求胶体率>96%,含砂量<3%,造浆控制合适比重。成孔过程中,泥浆循环系统应定期清理,确保文明施工。泥浆池实行专人管理、负责。对泥浆循环和沉淀池的渣土,作外运处理。
23
3、制作、埋设钢护筒:
钢护筒采用6mm厚钢板制作,加工直径比桩径大20cm,Φ100cm为120cm。每节护筒长一般为1.5~2米。钢护筒埋置后顶面应高出地面0.3m,并应保证孔口周围用粘土填塞密实,护筒需临时加固。护筒埋设好后必须检测其平面位置偏差,护筒中心轴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应小于5cm,不符合要求时应校正或重新埋置。
4、钻机就位前,必须先平整场地,铺好枕木并用水平尺校正,以确保钻机平稳、牢固。
5、钻孔:
钻机安装就位前,需进行桩位复测,以保证就位准确,将钻机调平并对准钻孔。要求转盘中心同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同一条垂线上,钻杆与桩中心位置偏差应小于2cm。并且调平钻机,在钻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转盘,如有倾斜或移位,应及时纠正。开初要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进钻孔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开始钻孔时进尺要适当控制,在护筒脚下1米之后可按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在不同地质层钻进时应灵活采用相应措施。在 粘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锥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宜先用尖底钻锥,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在亚粘土或亚粘土夹卵石层中钻进时,如土层太硬,会引起钻锥跳动,蹩车,钻杆摆动和钻锥偏斜等现象,易使钻机超负荷而损坏,宜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两级钻进的方法。
钻进过程应分班连续作业,不得中途停止。在土层变化处需采取样渣,编号保存至工程验收止,并记录钻孔表,将渣样情况与地质剖面图核对供终孔参考。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净化和补充泥浆。
钻孔至设计桩底标高后,报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做成孔检查,可用四倍桩径长的检测笼检查钻孔直径和竖直度,如上下各处均无阻挂,则说明钻孔直径和竖直度符合要求,最终填写终孔检查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即进行清孔各吊放钢筋笼及混凝土灌注的准备工作。
6、钢筋笼制作、安装:
钢筋笼在钢筋作业棚内分段加工,运到现场后焊接加长,钢筋笼制作采用内侧加劲箍成型法,按设计尺寸制作好加劲箍圈,每间隔2米一个,标出主筋的位
24
置。焊接时,使加劲箍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劲箍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焊接牢固。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劲箍后。将其余主筋逐根按照上述步骤焊接好,抬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上盘筋,按设计位置布好螺旋筋并点焊于主筋上。钢筋笼吊放采用吊机进行,钢筋笼分段制作,吊放入孔时进行焊接接长,钢筋笼节段焊接焊接长度大于10d,接缝错开100cm且须保证大于40d,焊接质量良好,对有进行超声波检测要求的钻孔桩在制作安放钢筋笼的同时需将声测管安装好,其接头处必须保证连
接紧密不漏水。检查钢筋笼安装质量包括平面位置偏差,垂直度,标
高和保护层厚度等,检查合格后,用钢筋将钢筋笼连接并点焊在钻架的底盘上,以防止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同时钢筋笼与护筒点焊固定,以防止钢筋笼倾斜、偏位,做好钢筋笼安装质量自检,报
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钢筋笼制作和安装允许偏差为: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20mm; 骨架外径:±10mm; 骨架倾斜度:±0.5%; 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 骨架顶端高程:±20mm; 骨架底端高程:±50mm; 7、清孔:
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经过孔径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采用换浆法进行,在吊入钢筋笼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直至泥浆的性能指标及孔底沉渣厚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之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8、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法进行,导管内径300mm,导管使用前需按规定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吊放导管时应使其位置居中,轴线顺直,防止卡挂钢筋笼。导管顶部设置漏斗和储料斗,其容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的数量要求,即应使首批混凝土的数量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米)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批混凝土数量需要根据孔深、桩径及导管内径通过计算确定。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