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作业规程名称 施工单位 复查时间 参加复查人员签字 一、存在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5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401W(上面)工作面位于-850水平一采上山区西翼,为-850水平一采上山区四层煤第一个工作面;该面南起回风巷,标高-356.4~-357.8m;北至运输巷,标高-393.9~-399.5m,西至工作面上巷S13点以西10 m、下巷J5点,东至矿井(与韩庄矿)边界煤柱。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一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表一
水平名称 地面标高 地面的相 -850水平 +152.0m 采区名称 井下标高 一采上山区 -393.9——-399.5m 1401W工作面以南为韩庄矿越界四层煤采空区,以北四层煤尚未开采,以东为韩庄矿西边界四层煤柱。工作面上覆为韩庄矿越界二层煤采空区,对位置 下伏六、十一、十三、十五层煤均未开拓。 回采对地影响 1401W工作面对应地表位置为农田,位于韩庄村西南450m。无河流及其面设施的他建筑物,开采对农田无大的采动影响,对主要井巷无影响。 1401W工作面以南为韩庄矿越界四层煤采空区,以北四层煤尚未开采,以东为韩庄矿西边界四层煤柱。工作面上覆为韩庄矿越界二层煤采空区,及与相邻下伏六、十一、十三、十五层煤均未开拓。-850水平一采反上山从工作关系 面下方经过,最近距离为85米。 井下位置走向长度 165m 倾斜长度 84m 面 积 14140m2 第二节 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4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韩庄矿回采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4层煤赋存较稳定,全区可采,煤层的厚度在2.0—3.0m之间。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煤 层 情 况 表 表二
煤层厚度m 开采煤层 4 2.0-3.02.4 中等 煤层结构 较简单 煤层倾角(度) 煤种 气 煤 稳定程度 28 较稳定 硬度 煤四层煤为矿井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结构简单,硬度中等,工业牌号为气煤,层3m。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暗煤次之,属半亮型煤。 工作面范围情视密度1.34t/ 况内煤层走向95°,倾向NE,煤层倾角平均 28°。煤厚2.0~3.0 m,平均2.4 m,描述 工作面上头、回风巷附近煤层较薄,下部较厚,从上至下呈逐渐变厚的趋势。 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平面图。
6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三
顶、底板名称 基本顶 直接顶 伪顶 直接底 老底 岩石名称 中粒砂岩 砂质页岩 粘土岩 砂质页岩 厚度 8.5m 3.2 m 0.05m 3.0m 特征 直接顶砂质页灰色,性脆致密,具贝壳状断口,厚3.2 m;其上为基本顶中粒砂岩,灰白色,钙质胶结,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较多暗色矿物,厚8.5m 灰色,遇水膨胀变软,厚0.05m 灰色砂质页岩,性脆,水平层理发育,厚3.0m;再下为煤4-2,厚0.2m。 第四节 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范围内地质构造较为简单,根据工作面巷道揭露共有1条,其它巷道施工时,没有揭露断层。但不排除在工作面内存在落差较小断层的可能性。
断层叙述如下:
f1断层:正断层,走向45°,倾向NW,倾角50°,落差0.5米,位于回风巷S9点东5米处揭露。
由于1条断层落差较小,对工作面开采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范围内无褶曲构造。
断 层 情 况 表 表四
断层名称 F1 走向 45° 倾向 倾角 50° 断层性质 断层落差 正 0.5m 对回采的影响 不大 NW 三、其他因素对回采的影响
工作面中无河流冲刷、陷落柱、岩浆侵入体等特殊地质构造现象。 参见附图2:工作面上、下平巷、采面切眼素描图。
第五节 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顶部和底部)分析
四层煤老顶砂岩属弱含水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有顶板裂隙淋水出现。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0.1 m3/min,最大0.15m3/min。对回采的影响较小。底部含水层对本工作面的开采没有影响。
7
二、其它水源的分析
根据1401W工作面地质资料及周围巷道揭露,工作面上、下平巷与韩庄矿越界开采采区巷道相同,已分别在工作面停采线以东105米(上平巷)、90米(下平巷)修建了-350和-400水闸墙。
三、涌水量: 预计工作面正常涌水量0.1 m3/min,最大0.15m3/min。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 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 瓦斯 CO2 煤尘爆炸指数 四层煤瓦斯绝对涌出量0.2 m3/min,低级,无瓦斯突出趋势。 四层煤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3 m3/min。 煤尘爆炸指数36.2%,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 自燃发火期6个月,具有自燃发火性。 地温危害 冲击地压危害 平均地温23℃,无地温异常现象。 无冲击地压危害。 二、 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本工作面以上为二层采空区,预计局部的应力集中对正常回采影响不大。
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表五
瓦斯 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0.42m/t,绝对涌出量5.31 m/min,采面参考值0.82 m/min。 CO2 低CO2矿井,CO2相对涌出量1.51m/t,绝对涌出量19.21 m/min。采面参考值2.35 m/min。 煤尘爆炸指数 煤的自燃倾向性 地温危害 冲击地压危害 煤尘具有爆炸性,指数为36.2%。 自然发火煤层,发火期6个月。 无 无 333333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业储量:45000t;
可采储量:工作面回采率参考值为95%,可采储量42750t。 二、采煤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165/(0.8×3×30)=2.3个月
8
第二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巷道布置
一、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概况
-850一采上山区是协庄煤矿2003年变更设计,新矿集团公司2003年批准,并于2004年1月投入生产的。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布置。 1401W(上)工作面为韩庄煤矿越界开采布置工作面。
二、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
1401W工作面北侧一采二段轨道,沿煤层顶板布置,与工作面下平巷及-850回风反上山相连,敷设铁路。
一采二段轨道采用锚带网支护。锚杆为φ18×180Omm全锚锚杆,护顶锚杆排距×间距=1000×650mm;护邦锚杆排距×间距=1000×800mm。巷道采用矩形断面,上净宽3m,下净宽3.987m, 净高2.8m,断面积9.8m2。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回风和运料。
一采二段轨道内布置有φ80的防尘管路一趟,并在轨道下车场以东设有移动电站一处。
三、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
工作面回风巷沿煤层底板布置,采用12#矿用工字钢棚支护,架间距为:0.9m。巷道采用梯型断面,净宽2.2m,净高2.0m,净断面4.4 m2。主要用于该工作面回风、运料、运煤、行人。
回风巷内布置防尘管路一趟、压风管路一趟,并有乳化泵站一套。并自工作面至-850煤仓采用三部40T型溜子运煤。 四、工作面上平巷(进风巷):
工作面上平巷沿煤层底板布置,采用12#矿用工字钢棚支护,架间距为:0.9m。巷道采用梯型断面,净宽2.2m,净高2.0m,净断面4.4 m2。主要用于该工作面进风、行人。 上平巷内布置防尘管路一趟、压风管路一趟, 五、切眼
该工作面属正常推采工作面。 六、联络巷
联络斜巷:木棚支护,矩形断面,净宽2.2m, 净高2.0m,断面积4.4m2。
通过联络巷下平巷和运输巷、采面形成通风系统。靠联络斜巷的东邦布置有运煤自溜道。
1401W(上)工作面位置及巷道布置图见平面图。
第二节 采煤工艺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