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二)[1](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又S?ABC?421. AC?BE,解得BE?32(2)如图,I为内心,则I到三边的距离均为r, 连IA,IB,IC,

S?ABC?S?IAB?S?IBC?S?IAC,

即22?解得r?111AB?r?BC?r?CA?r, 2222. 2图3.2-11

(3)??ABC是等腰三角形, ?外心O在AD上,连BO,

则Rt?OBD中,OD?AD?R,OB2?BD2?OD2,

?R2?(22?R)2?12,解得R?92. 8图3.2-1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DA为直角,垂心为直角顶点A, 外心O为斜边BC的中点,内心I在三角形的内部,且内切

b+c-a圆的半径为(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

2BC,CA,AB的长),为什么?

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

AC2+AB2=BC2.

例6 如图,在VABC中,AB=AC,P为BC上任意一点.求证:AP2=AB2-PB PC. 证明:过A作AD^BC于D. 在RtVABD中,AD2=AB2-BD2. 在RtVAPD中,AP2=AD2-DP2.

\\AP2=AB2-BD2+DP2=AB2-(BD+DP)(BD-DP).

图3.2-13

图3.2-14

QAB=AC,AD^BC,\\BD=DC.

\\BD-DP=CD-DP=PC.

\\AP2=AB2-PB PC.

51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正三角形三条边长相等,三个角相等,且四心(内心、重心、垂心、外心)合一,该点称为正三角形的中心.

例7 已知等边三角形ABC和点P,设点P到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为

h1,h2,h3,三角形ABC的高为h,

图3.2-15

“若点P在一边BC上,此时h3=0,可得结论:h1+h2+h3=h.”

请直接应用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当(1)点P在VABC内(如图b),(2)点在VABC外(如图c),这两种情况时,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h1,h2,h3与h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给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 解 (1)当点P在VABC内时,

法一 如图,过P作B'C'分别交AB,AM,AC于

B',M',C',

由题设知AM'=PD+PE, 而AM'=AM-PF,

故PD+PE+PF=AM,即h1+h2+h3=h. 法二 如图,连结,

QSVABC=SVPAB+SVPAC+SVPBC,

图3.2-16

11BC?AMAB?PD22又AB=BC=AC, \\1AC?PE21BC PF, 2图3.2-17

\\AM=PD+PE+PF,即h1+h2+h3=h.

(2)当点P在VABC外如图位置时,

h1+h2+h3=h不成立,猜想:h1+h2-h3=h.

注意:当点P在VABC外的其它位置时,还有可能得到其它的结论,如

图3.2-18

52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h1-h2+h3=h,h1-h2-h3=h(如图3.2-18,想一想为什么?)等.

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法一”中运用了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法二”中灵活地运用了面积的方法.

练习2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4,x,则x=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和是100°,则它的顶角的大小是_________.

3.满足下列条件的V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b2=a2-c2 B.?CC.行A:B:?C

?A B

3:4:5 D.a:b:c=12:13:5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3,斜边上的中线的长为1,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5.证明: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意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常量.

习题3.2 A组

1.已知:在?ABC中,AB=AC,?BAC?120o,AD为BC边上的高,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D?321AB B.AD?AB C.AD?BD D.AD?BD 222

2.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那么它最短边上的高为( ) A.6 B.4.5 C.2.4 D.8

3.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_________.

4.已知:a,b,c是?ABC的三条边,那么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a?7,b?10,

5.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a、8,且a是整数,则a的值是_________。

53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B组

1.如图3.2-19,等边?ABC的周长为12,CD是边AB上的中线,E是CB延长线上一点,且BD=BE,则?CDE的周长为() A.6?43 B.18?123 C.6?23 D.18?43 图3.2-19

2.如图3.2-20,在?ABC中,?C??ABC?2?A,BD是边AC上的高,求?DBC的度数。

3.如图3.2-21,Rt?ABC,?C?90o,M是AB的中点,AM=AN,MN//AC,求证:MN=AC。

图3.2-20

图3.2-21

4.如图3.2-22,在?ABC中,AD平分?BAC,AB+BD=AC.求?B:?C的值。

图3.2-22

5.如图3.2-23,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

1BC上一点,且EC=BC,求证:?EFA90o.

4 图3.2-23

54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C组

1.已知k?1,b?2k,a?c?2k2,ac?k4?1,则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形状无法确定

2.如图3.2-24,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A.?A??1??2 B.2?A??1??2 C.3?A??1??2 D.3?A?2(?1??2)

3.如图3.2-25,已知BD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角平分线,且AB=BC+CD,求证:?C

4.如图3.2-26,在等腰Rt?ABC中?C?90o,D是斜边AB上任一点,AE?CD于E,BF?CD交CD的延长线于F,CH?AB于H,交AE于G.求证:BD=CG.

图3.2-26

图3.2-24

90o.

图3.2-25

3.2 三角形 练习1

1.证略 2.(1)练习2

oo1.5或7 2.20或80 3.C

2Sa?b?c;(2).

a?b?c2224.设两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2,则a?b?1?3,且a?b?4,解得ab?3, 5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二)[1](4)在线全文阅读。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二)[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988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