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图3.1-29
若将图3.1-29a中的垂直改为斜交,如图3.1-29 b,AB//CD,AD、BC相交于E,EF//AB交BD于F,则:
111(1) 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ABCDEF说明理由;
(2) 请找出SVABD,SVBCD和SVEBD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3.1 相似形 练习1
1.D
DEADx51010?,??,x?,即BF?. BCABx?2833ABBD5353.???,?BD?cm.
ACDC49ABBD4.作CF//AB交AD于F,则,又?AFC??FAE???F得ACFDCABBD. AC?CF,??ACDCEGCE5.作EG//AB交BC于G,??CEG??CAB,??,即
ABACACCEDBDFAC. ??,??ABEGEGEFAB2.设BF?x,?
练习2 1.C
2.12,18
115?3?4?6,?S?A'B'C'?()2?6?54. 2514.(1)因为EH//BD//FG,所以EFGH是平行四边形;(2)当AC?BD时,EFGH为
23.?S?ABC?菱形;当AC?BD,AC?BD时,EFGH为正方形.
5.(1)当CD?AC?BD时,?ACP??PDB;(2)?APB?120.
2o 46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习题3.1 A组
1.B 2.B 3.S?CDF?9
4.BF为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高,BF?AF?FC,又可证
2AG?BF,?AG2?AF?FC.
B组
1.C 2.C 3.A
EOAEDEOFOEOEAEBE.2)???,EO?OF(????1.BCABDCBCADBCABAB1112(3)由(2)知???.
ADBCOEEFC组
4.(1)?AD//BC,?21.(1)AC?AP?AB或?ACP??B.(2)BC:PC?3:2.
BEAEBCABAD;(2). ???ADE??ACB,???CDADDEAEAC3.连AD交EF于O,连OM,??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EDF为矩形,?OM为
11Rt?AMD斜边的中线,OM?AD?EF,??MEF为直角三角形.又可证
22?BMF??AME,得MF?ME,故?M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1)先证?AEB??ADC,可得4.(1)成立,?证略.
47
111EFEFFDBF111??(,????1,???.2)S?ABDS?BCDS?EBDABCDBDBDABCDEF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3.2 三角形
3.2.1 三角形的“四心”
三角形是最重要的基本平面图形,很多较复杂的图形问题可以化归为三角形的问题.
图3.2-1 图3.2-2
如图3.2-1 ,在三角形VABC中,有三条边AB,BC,CA,三个角行A,B, C,三个顶点A,B,C,在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中线、高(如图3.2-2)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的内部,恰好是每条中线的三等分点.
例1 求证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被该交点分成的两段长度之比为2:1.
已知 D、E、F分别为VABC三边BC、CA、AB的中点, 求证 AD、BE、CF交于一点,且都被该点分成2:1. 证明 连结DE,设AD、BE交于点G,
QD、E分别为BC、AE的中点,则DE//AB,且1DE=AB,
2\\VGDE∽VGAB,且相似比为1:2,
\\AG=2GD,BG=2GE.
图3.2-4
图3.2-3
设AD、CF交于点G',同理可得,AG'=2G'D,CG'=2G'F. 则G与G'重合,
\\ AD、BE、CF交于一点,且都被该点分成2:1.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是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在三角形的内部,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如图3.2-5)
48
图3.2-5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例2 已知VABC的三边长分别为BC=a,AC=b,AB=c,I为VABC的内心,且I在VABC的边BC、A、CA上B的射影分别为D、E、F,求证:
b+c-a. AE=AF=2证明 作VABC的内切圆,则D、E、F分别为内切圆在三边上的切点,
QAE,AF为圆的从同一点作的两条切线,
\\AE=AF,
同理,BD=BF,CD=CE.
\\b+c-a=AF+BF+AE+CE-BD-CD=AF+AE=2AF=2AE
图3.2-6
b+c-a. 2例3 若三角形的内心与重心为同一点,求证:这个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已知 O为三角形ABC的重心和内心. 求证 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
证明 如图,连AO并延长交BC于D.
QO为三角形的内心,故AD平分DBAC,
ABBD(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ACDCQO为三角形的重心,D为BC的中点,即BD=DC.
AB\\=1,即AB=AC. AC图3.2-7 同理可得,AB=BC.
\\VABC为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锐角三角形的垂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为他的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如图3.2-8)
即AE=AF=
例4 求证: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已知 VABC中,AD^BC于D,BE^AC于E,AD与BE交于H点.
图3.2-8
49
洛江区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求证 CH^AB.
证明 以CH为直径作圆,
QAD^BC,BE^AC,\\?HDC?HEC90o,
\\D、E在以CH为直径的圆上, \\?FCB DEH.
同理,E、D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可得?BED BAD. \\?BCH BAD,
图3.2-9
又VABD与VCBF有公共角DB,\\?CFB
?ADB90o,即CH^AB.
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有且只有一个圆,该圆是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圆心O为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各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练习1
1.求证:若三角形的垂心和重心重合,求证:该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2. (1) 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S,且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_;
(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其中c为斜边长),则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_. 并请说明理由.
3.2.2 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三线(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合一.因而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三角形的内心I、重心G、垂心H必然在一条直线上. 例5 在?ABC中,AB?AC?3,BC?2.求 (1)?ABC的面积S?ABC及AC边上的高BE; (2)?ABC的内切圆的半径r; (3)?ABC的外接圆的半径R. 解 (1)如图,作AD?BC于D.
?AB?AC,?D为BC的中点, ?AD?AB2?BD2?22,?S?ABC
1??2?22?22.250
图3.2-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二)[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