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走到1,才走了一个数字。 2、辨认整点:
——如果分针走到12,时针指向某个数字,就表示几点整。 ——教师拨针,幼儿说出是几点整。教师出示相应的时间记录卡。
——教师出示时间记录卡,幼儿操作拨钟点。如:教师出示7:00整起床,8:00整上幼儿
园,9:00整幼儿园早操等。 三、游戏“时钟、时钟几点了”。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先把1:00到12:00的时间记录卡放在地面,在请两位幼儿作准备,当教师说完“时钟、时钟几点了”同时把时钟拨到一个整点上,两个幼儿就要跑到相应的记录卡请,快者为胜。
主题活动【十一】
活动名称:圆圈舞(一)(艺术) 活动目标:
1、熟悉4/3拍子的节奏,了解它的节奏型特点。 2、能随着节奏舞蹈,尝试创编各种动作。
3、在舞蹈中体验旋转的感觉,感受集体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玩节奏游戏,激发兴趣。
1、教师敲击一组4/3拍的强、次强、弱的节奏型,观察幼儿的反应。 ——今天请大家听一组节奏,仔细听听这组节奏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这组节奏有的音强一点,有的音弱一些,节奏型是强、次强、弱的节奏型,这样的节奏叫做4/3拍。
2、鼓励幼儿跟教师一起拍三拍子的节奏型。
——现在请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拍拍吧。(幼儿跟着教师玩节奏游戏。) ——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玩这组节奏呢?(还可以拍腿、拍肩或跺脚。)
二、游戏中学习歌曲,感知三拍子。 1、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这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听了这音乐你想干什么?
——歌曲里让我们怎么跳舞?我们一起跟着三拍子的节奏来念歌词吧。 2、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两遍。 三、一起学跳集体舞:圆圈舞。
1、鼓励幼儿用相应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现在我们基本上学会了这首歌曲,接下来我们来边唱边跳舞吧。 ——你们想怎么跳?用什么动作既能表现出歌词的意思,又能很优美? ——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教师进行梳理提炼。 2、幼儿集体完整舞蹈。
——先邀请部分幼儿参与圆圈舞,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分男女小朋友跳,看谁唱得好听,跳得好看。 ——幼儿跟着音乐围成单圈,完整舞蹈2——3次。 活动延伸:
回家鼓励幼儿继续舞蹈,并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主题活动【十二】
活动名称:圆圈舞(二)艺术、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试试,感受三拍子音乐美妙的旋律和性质。 2、初步学跳交替步,要求节奏正确。 2、乐于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舞步。 活动准备:
1、音带、节奏乐若干。脚印图片(一只红色、一只绿色)。幼儿右脚贴红花,左脚贴绿花。 活动过程:
一、游戏《身体乐器》。
1、根据不同性质、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曲、舞曲)启发幼儿按节拍随意做动作,并能发出各种声音。做到口、手、脚配合较协调一致。
2、发声练习:用领唱、接唱的方法唱出好听的声音。要求节奏鲜明,有三拍子的强弱起伏感。
5 33 ∣5 3 3∣4 3 2∣1 - -‖ 二、感受音乐的乐感。
1、感受舞蹈歌曲的美妙的旋律,掌握三拍子的节奏。
——感受乐曲二遍:这首音乐听上去感觉怎么样?(优美、好)。听了这首音乐你想干什么?(跳舞)
——边听音乐边看老师表演:”听了这首好听的音乐我也想跳了,你们听听这首音乐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边听音乐边看老师表演第二遍。(幼儿边听音乐边按三拍的节奏拍手,用节奏乐伴奏各一遍)
2、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音乐抒情欢快的情绪及主要内容,告诉名称。
——老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歌里唱了什么?这是一首很美、很好听的、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听起来很快乐的歌曲。
——老师再次演唱歌曲。歌里唱我们是怎么样跳舞的?(拉着、围着圈跳舞)告诉名称《圆圈舞》,幼儿重复。 三、学习交替步。
1、老师边唱歌曲边用交替步跳舞。幼儿观察老师脚的动作,出老师脚的动作节奏。(二遍)
2、老师示范交替步。老师跳舞时脚上的动作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后讨论(一只脚走一下,两只脚交替着走)告诉舞步名称:交替步。
3、示范交替步。二只脚是怎样交替走的?幼儿讨论后,老师演示二只图形脚(红色代表脚、绿色代表左脚),在黑板上演示,一边喊口令:一二三,一二三,左右左,右左右。启发幼儿观察出动作的要领。
4、用二只图形脚演示交替步,启发幼儿边观察边探索试着跟跳交替步。
——老师问:左右脚是怎么向前走的?幼儿试跳,讨论后老师小结:右脚向前一小步,左脚跟在右脚后面走一步,然后右脚再向前一小步。老师边念口令、儿歌边示范:左右左,右左右;两个好朋友,紧紧跟着走;你走我也走,我走你也走?? 5、幼儿练习交替步。
——放慢速度,在老师的口令、语言节奏的提示下, 坐着练习,提醒先迈贴红花的右脚。
——老师在黑板上边演示图形边跳交替步,边用口令、儿歌提示幼儿边观察边跟跳。(坐在位子上跟跳→站起来跟跳→慢慢走动跟跳)
四、完整示范,进一步感受交替步的动作要领并跟跳。
1、老师边唱歌边走交替步跳圆圈舞。看看老师跳舞时脚做了什么动作?步子是大还是小?身体怎么样?
2、老师边唱歌边用大、小不同步伐的交替步跳舞,启发幼儿进行对比观察。 ——交替步应该怎样跳?步子大好看还是步子小好看?跳交替步时身体怎样?
——幼儿讨论后,老师边跳边小结:跳交替步时,步子要小一点,挺胸抬头,身体随着脚步走动要有一点摆动,迈右脚时身体向右有一点摆动,迈左脚时身体向左有一点向左摆动。
活动名称:小朋友乘电梯(数学)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1—10顺数、倒数的异同。 2、能从任意一个数开始说出顺数和倒数。 2、发现生活中数学顺数、倒数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楼房图(10层楼)一幅;小红、小刚等小朋友图卡;1—10的数字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给小朋友住的楼层编号。
——教师出示楼层图,请幼儿用数字卡为小朋友住的楼层编号。 二、说说每一层的顺序。
1、以小红回家为由,说出顺数的排列顺序。
——教师移动小红乘电梯,幼儿集体按顺序说出小红回家经过的每一个楼层。指出小红家住第几层?(10层)
2、以小红上幼儿园为由,说出倒数的排列顺序。 ——教师移动小红乘电梯,幼儿按顺序说出经过的楼层。
3、出示其他的小朋友,说说他们出门和回家承做电梯时经过的楼层的顺序。 三、比较顺数和倒数的区别。
1、幼儿操作《小朋友的书.数学》第9页涂黑格,通过涂色和记录数字发现顺数和倒数的秘密。
2、幼儿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从下往上数楼层的时候,表示楼层的数字一个数比一个数多1;从上往下数的时候,表示楼层的数字一个数比一个数少1。 四、联系生活中的顺、倒数实际讨论 1、在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到顺数? 2、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倒数?
主题活动【十三】
活动名称:风车转转转(艺术、科学)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转动的经验,并知道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在操作中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体验风车转动的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的纸、吸管(小棍)、钉子(细铅丝)、锤子、图片、录像、风车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风车
1、放录像(风车王国:荷兰)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猜猜是什么地方?(边看边听)请个别幼儿来回答。
2、出示图片(欣赏各种各样的风车)
——你们喜欢风车吗?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幼儿回答) ——呀!这么多好看的风车,我也想自己做一个了?你们想吗? 二、制作风车
我们一起来做风车吧!看!这是老师已经做的风车,你们猜猜他能转起来吗?(请个别幼儿试一试、玩一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班主题资源三《旋转总动员》(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