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郭平论文(现代艺术流派对舞台美术的审美作用)(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画面支离破碎、客观形象分裂解体。毕加索创立的立体主义创作方法不仅仅是一种创作风格的改变,而且是一种观念、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改变,其中包括了空间观念和结构观念。毕加索(Picasso,Pablo Ruiz,1881-1973)的立体主义画派对20世纪舞台美术流派中产生立体主义布景起着巨大的直接作用,在许多场合他都亲自将立体主义的创作意图体现在舞台美术上,并在此宗旨下多次参与舞台美术设计。他不仅改变了人们观察现实的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理解艺术的方式。因为毕加索的艺术创造,直接影响了现代艺术的结构发展,并打破了感性和理性、具体和抽象、现实和理想的界限,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由创造来主宰的世界。立体主义布景设计师们把布景都变形为几何形体,用各种立方体、圆锥体、圆筒体、四面体等加以组合,构成富有变化的空间。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在舞台立体化布景的变形当中被舍弃,就像是儿童用积木搭的景物也产生出单纯、稚拙的美感。

立体主义布景的演出要求人物造型与布景风格一致,在线条、质地等方面体现出立体感,因此在服装上常常采用粗犷和对比强烈的线条,有时也采用质地坚实的粗布、毛毡来制作服装,有的戏剧中甚至还使用纸板或金属片来制作,以求挺拔有力,立体感强,还有用几何“切面”的造型法,直接在演员形体上面画出几何形的切面组合,并

①结合面具的使用产生单纯、深厚的效果。1922年由瓦赫坦戈夫导演,

尼汶斯基设计的歌剧《图兰朵》故事取材于远古的中国,而它的人物

汪又洵编.《舞台美术:幻觉与非幻觉的诱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

则是从意大利假面喜剧中得来,角色全部是已经定型的。剧中的布景由各种充满奇妙色彩的变形单元组成,舞台上还挂着各种可移动的奇形怪状的帘幕,左上角有一块可以升降的圆盘象征着太阳或月亮。在这半真半假、似梦似醒的迷幻布景中似乎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欢乐情调,而演员在里面的即兴表演更是充满热情和活力。

再比如四次获得布拉格舞台美术年展 “金马车奖” 的当代著名舞台设计大师拉尔夫?科尔泰(Ralph Koltai)就有成功立体主义范例,在1983年为歌剧《士兵》(Die Soldier)设计了四个层次的表演区,第一层的基础平台;中层的楼梯支架和第三、第四层的立体造型平台。他大胆运用了女性的身体形象,并将其切为三个白色的片段(胸部、嘴唇和下身),整个舞台就由这三个立体雕塑式造型组成,可以接受多种不同角度的投射光。舞台形象直观大气带有某种隐喻,表现了对十八世纪的军队虐待和凌辱女性行为的批判。

再比如(图一: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日歌会》舞美设计:刘军)就是用有形的实体来表现无形的意蕴。整个舞台平面为椭圆形结构,台后由六层圆弧台阶组成一条条弧线,使舞台逐渐向后沿伸,以增加空间深度。舞台四角由四根倾斜向上的柱子交汇于舞台上空一点,构成整个舞台的主结构,它们共同搭筑成有如金字塔般壮丽的内部空间,在这空间里,观众好象走进了一座神秘殿堂,需仰视以见天宇,伫足屏息方得其真谛。在舞台顶部有一巨大圆形光环状结构,它包围着柱形顶部空间,如不明飞行物“UFO”突然降临舞台,让观众误认为欣赏到天外来客的表演。耸立在舞台上的立柱同台前两侧低矮的仿

12

故宫汉白玉栏杆形成鲜明对照,古老与现代的对比更增添了崇高感和神秘感。整个舞台造型简洁、结构新奇,通过几个大的立体交叉结构和一个圆形立方体组成一个大的构架,富有现代气息,为表演者提供了自由发挥,为观众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例如图三:武汉电视台社教部同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一场由普通市民参加的演讲比赛《做文明守法市民演讲晚会》颁奖晚会(此节目的舞美设计荣获《第二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美术作品奖》三等奖),我在同导演协商后确定该晚会的主旋律积极向上,体现了武汉市为提高全民素质所做的积极努力。舞台上用弧形的台阶构成一种稳定,庄严的主体,喻示了武汉市市民的主体精神,三层弧形台阶使舞台增加深度,也给表演者提供多层次的空间。背景由右侧一个三角形立方体构成,尖形倾斜向上,贯穿在弧形结构之间,似火箭,似三角板,似钢琴琴键,象征武汉市民拼搏向上,追求知识,追求理想的奋斗精神。背景左侧由一曲线流动的异形构成音乐般的韵律与三角形结构形成刚柔对比,使整个场景庄重而不失活泼。整个舞台布景中,圆弧形、圆柱形、三角形等各种立方体加以组合,形成方与圆,长与短,直线与斜线的对比都在创造一种形式美,这种美与整个布景相协调,构成平衡、简洁的基调。

(二) 构成主义与构成派舞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家在立体主义的影响下,积极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言,他们颂扬机器的特征,提倡用工

13

业精神来改造社会生活,认为艺术的表现力将来自“材料的语言”。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是雕塑家符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1885-1953),他曾说:“要结合象铁和玻璃一样的材料,现代经典的材料,它们的严谨比美于古代的大理石。”这些物质应该是结构的要素:花费不大,普通的材料,它们的美并没有充分为人们所知道,一但得到赏识,它们将揭开一个材料“必要性”的世界。①他认为艺术表现不应依赖于油画颜料、画布、大理石等传统材料,而应取决于塑料、钢铁、铜片、玻璃、木料等现代材料,艺术的形式也应是抽象的几何形式。这种艺术思想一直指导构成主义艺术家们的实践,他们以机械的朴素线条为美,把各种原材料,各种机械元件如弹簧、齿轮、轮子、铁板等作为造型手段,组成的内容光怪陆离,与客观现实毫无联系的抽象雕塑。1920年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是构成派重要的代表作,它是最符合构成主义结构原理的抽象雕塑,这个纪念碑将是一座倾斜的塔,有1300英尺高,是埃菲尔铁塔的三倍,因为整个俄国都没有足够的钢材去建造这座塔,所以它从未被建造过。

苏联的戏剧家、导演梅耶荷德(1874-1940)革新造型观念和手段,在演出形式上从构成主义雕塑中受到启发,把这种理论引进到戏剧舞台上,成为构成派布景。典型的构成派布景以一种骨架结构组成,它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安排各种扶梯、平台、桥架、斜坡、跑道等设施,组成纯功能性用景。并且除掉一切外部装饰,只保留最基本的结构形态,不加掩饰地用脚手架连接起来。构成派布景反对写实,摒弃现实

(美)罗伯特·休斯著 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14

的细节,以机械的和类似工业制图的线条为美,认为只有这样的结构才符合于机械化时代的精神。①在梅耶荷德导演的许多戏剧如《天翻地覆》、《森林》等演出中,表现的构成主义布景没有剧本所要求的环境,没有具体的形象,它们并不企图说明任何地点环境,也丝毫不去刻划艺术形象。在这个立体空间由于只有支点没有具体环境给演员造成复杂的调度,演员活动的意义常常含糊不清,变成东奔西跑、疲于奔命。 “打倒装饰!”这是构成派布景否定一切传统美学原则时喊出的一句偏激口号,他们认为凡是给人以美感的东西都是剥削阶级艺术观的产物,而他们共同创造的“时代美”便是“机械的力”,把舞台作为动作的机器,因此当他们使用平台、斜坡、扶梯等构件时,甚至反对在上面涂色,因为一经涂色就会产生装饰性,就会出现美感的成份,这正是要极力避免的。③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构成主义者们发现实际上任何一种真正能够存在的布景都是不可能完全排斥美感的,那些不加掩饰的赤裸的舞台墙壁和粗糙的木料构架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它排斥美感和否定形象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对演出的损害,因此设计师们逐渐在布景中增加了形象性和装饰性因素。

构成主义设计家们认识到设计虽然排斥与戏剧无关的装饰,但不应排斥作为戏剧服务的视觉表现,法国著名导演让·维拉尔(Jean Vilar)继承了雅克·柯普的传统,反对“布景至上主义”,提出“不论观众在什么地方,我们献给他们一个空舞台---没有无聊的东西、艺术的

②汪又洵编.《舞台美术:幻觉与非幻觉的诱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郭平论文(现代艺术流派对舞台美术的审美作用)(3)在线全文阅读。

郭平论文(现代艺术流派对舞台美术的审美作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72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