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6 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报纸、铝盘子、带窄
颈的干净瓶、勺、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实验步骤:5分
1) 在地面或桌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1分 2) 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1分 3) 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1分 4) 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1分 5) 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1分
实验现象:杯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上升,有的会冲出杯口,向外流出。1分
实验结论: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有的会在上升
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五年级下册
7 实验名称:杠杆的平衡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5分
1) 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1分 2) 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2分 3) 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2分 实验现象: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1分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钩码数
=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 钩码数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8 实验名称:探究轮轴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
实验步骤:5分
1) 组装实验装置。2分
2) 将两个钩码挂在皮筋秤上,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1分 3) 在轴上挂两个钩码,把轮的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1分 4) 在轮的线绳上挂两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1分
实验现象:把钩码挂在轴上时,皮筋伸长的长度最短。1分 实验结论:把重物挂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9 实验名称:研究定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定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5分
1) 组装好定滑轮实验装置。2分
2) 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1分 3) 在绳子的一端挂一个钩码,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定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2分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1分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10 实验名称: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动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5分
1) 组装好动滑轮实验装置。2分
2) 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1分 3) 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 ,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动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2分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1分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11 实验名称: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滑轮组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5分
1) 组装好滑轮组实验装置。2分
2) 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1分 3) 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 ,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滑轮组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2分 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1分 实验结论: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12 实验名称:探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金属圆辊、弹簧秤、积木、
光滑木板(只有长度不同)两块 实验步骤:5分
1)将金属圆辊挂在弹簧秤上,记下读数。1分
2)用短的光滑木板和积木在桌上搭一个斜面,通过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金属圆辊,记下弹簧秤的读数。2分
3)换成长的光滑木板重做上面实验,记下弹簧秤的读数,(注意:斜面高度一样)。2分
实验现象:将金属圆辊直接挂在弹簧秤上读数最大,其次是沿较短的木
板向上拉,读数最小的是沿着长木板向上拉。1分 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13 实验名称: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玻璃片、酒精灯、试管
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步骤:5分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1
分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1分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1分 4)重复以上过程3次,观察实验现象。2分
实验现象:实验前玻璃表面是完好的,实验后玻璃表面出现了裂痕,甚至破碎。1分
实验结论: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 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 1分 14 实验名称:煤的燃烧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1分):酒精灯、火柴、试管、带
玻璃导管的试管塞、铁架台、棉花、煤 实验步骤:4分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塞住。1分
2)将上述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1分
3)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1分 4)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1分
实验现象:2分
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有黑色的黏稠状的油状物产生,说明有煤焦油产生;
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炭状物,说明有焦炭产生; 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能够产生蓝色的火焰,说明有煤气产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