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2. 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边际即“额外”、“追加”之意。用边际分析法来衡量一个方案或一个项目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比较。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 3. 外显成本: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4. 机会成本(4):指如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5. 经济利润:指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的差额
6. 需求量(3):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购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数量
7. 供给量(2):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8. 公共物品:(2):指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有非竞争性、非排它性的产品和劳务
9. 需求的变动(2):是指某商品在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位移
10.需求弹性(2):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11. 12.
价格弹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2):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映程度
13.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4.互补品:两种产品必须合并使用,才能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效用 15.
生产函数:反映生产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反映在生产过
程中,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16.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4):如果技术不变,增加生产要素中某个
要素的投入量,而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该要素的边际产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点之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 17.
等产量曲线: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
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8. 19.
边际技术替代率:增投1个单位x,能替代多少单位y。 等成本曲线(2):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x和y各种组合
方式,都不能使总成本发生变化 20.
规模收益递增:指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的
规模收益 21.
影子价格(3):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
的价值作出的评价
22.边际转换率:指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减少多少。
23. 产品转换曲线(2):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点,都代表企业在资
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可能组合。 24.
增量成本(2):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
变化。 25. 26.
沉没成本(2):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
边际成本(2):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
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 27.
短期成本函数:指这个期间很短,以致在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
有一种或若干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这样形成的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就称为短期成本函数。 28.
完全竞争:这个市场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是在这个市场里,产品
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定价无能为力 29.
完全垄断(3):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
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很大障碍,这就产生了完全垄断 30.
垄断性竞争: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1、在行业
中企业数量很多;2、企业进出这个行业是自由的;3、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 31.
寡头垄断(2):是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极大
部分产品,因此,在这种市场里,竞争只是在几家大企业之间展开。 32.
卡特尔模式:如果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规定一个
价格,使整个行业的总利润最大。这种联合如签订公开的正式协议的叫卡特尔,达成非正式的秘密协议的叫串通 33.
增量分析定价法: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之后有没有增量利润
(贡献),如果增量利润为正值,新任务可接受 34. 35.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的增加量
净现金效益量: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
加量 36.
企业兼并:就是把企业作为商品来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
业收购另一家企业。 37.
1. 正常利润:指为了吸引企业家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报酬。它等于如把企业家的投资和精力投到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
2. 内含成本:指会计账上未表现的成本 3. 会计利润:指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的差额。
4. 需求量的变动: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5. 外溢效应:经济学把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称为“外溢成本”,把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的部分称为“外溢效益”。两者统称为外溢效应。
6. 替代品:两种产品对消费者具有相似的效用,任何一种均可替代另一种适用。
风险:是指一特定策略所带来的结果的变动性的大小。
7. 规模收益递减:指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的规模收益
8. 规模收益不变:指产量增加的倍数等于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的规模收益
9. 等收入曲线:指在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总销售收入。
10.变动成本:可变投入要素的支出,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11.固定成本:固定投入要素的支出,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
12.长期成本函数:是指这个期间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就是长期成本函数
13.贡献: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即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润。
14.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这种模式的假设基础:一家企业如果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企业如果降价,其他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在竞争中能保持以至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15.价格领导模式:寡头垄断条件下,为避免价格竞争,寡头企业之间有时候会有一种暗中的默契,即行业中的一家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其他企业则相应跟着定价或变价。
16.非价格竞争: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不轻易变动价格。相互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进行,而是通过非价格进行因素进行,这就称非价格竞争。
17.成本加成定价法:也称全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成本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