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销售当期收入 第二季度销售当期收入 第三季度销售当期收入 第四季度销售当期收入 经营现金收入合计 (A) * (C) 117000 * 124020 (E) 128700 说明:上表中“*”表示省略的数据。 参考答案:
(1)A=70200(元),B=117000(元),C=70200(元),D=18700(元),E=77220(元) 【解析】
A=第一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117000*60%=70200(元)
B=第二季度预计含税销售收入=100000+17000=117000(元) C=第二季度销售当期收现收入=117000*60%=70200(元) D=第三季度增值税销项税额=110000*17%=18700(元) E=第四季度销售当期收现额=128700*60%=77220(元)
2.A公司是一家小型玩具制造商,2009年11月份的销售额为40万元,12月份销售额为45万元。根据公司市场部的销售预测,预计2010年第一季度1~3月份的月销售额分别为50万元、75万元和90万元。根据公司财务部一贯执行的收款政策,销售额的收款进度为销售当月收款的60%,次月收款30%,第三个月收款10%。
要求:
(1)测算2010年2月份的现金收入合计。 (2)测算2010年3月份应收账款余额。 【答案】(1)2月份现金收入合计=45×10%+50×30%+75×60%=64.5(万元) (2)3月份应收账款余额=75×10%+90×40%=43.5(万元)
第三份
1、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
相关知识点:高低点的确定以业务量x为标准,
不管是高点,还是低点,都满足y=a+bx,这样该题目就变成计算求b和a。
2、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化,贡献毛益率不变,价格将怎样变化。 相关知识点: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3、利用公式进行材料及人工成本差异计算 相关知识点: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产量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实际价格x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标准价格x标准用量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x实际产量直接材料实际用量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标准价格x(实际产量直接材料实际用量-实际产量直接材料标准用量)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产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工资差异率+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实际工资率x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x标准工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x实际产量直接人工实际工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x(实际产量直接人工实际工时-实际产量直接人工标准工时)
4、用两种成本方法计算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等相关指标。
相关知识点:完全成本法是财务会计系统(包括成本会计)的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是对成本会计原先所学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一些方法的统称。 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系统的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两种方法存在很多不同,我们从计算的角度,需要大家掌握以下这点不同:两种方法的产品成本及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不同,即两种方法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这些成本项目到底是计入产品成本还是计入期间费用,做法是不同的的。
如何理解产品成本:这里的产品是广义的,包括销货(已销售掉的)、存货(已完工但尚未销售的、在产品等)。产品成本的归属期有两种可能,也就是说期末有两种去向:第一,是随销货以销货成本的形式计入当期利润表;第二,是随存货以存货成本的形式计入当期资产负债表,递延到下期。即产品成本中,只有销货成本部分计入当期利润表。
如何理解期间费用:期间费用的归属期只有一个,即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当期利润表。
因此,如果两种方法中,产品成本及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不同的话,则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利润也可能是不同的。
完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的构成内容: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固定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归纳下,这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归类不同,而对别的项目的归类是一样的(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都是划分到产品成本,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都是划分到期间费用)。 利润上的差额具体是多少呢:利润是销量、单价、各项成本的结果。两种方法下,销量和单价一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都是划分到产品成本,在两种方法中都是只有销货部分计入当期利润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都是划分到期间费用,在两种方法中都是全额计入当期利润表)。因此影响利润不同的因素只有是固定性制造费用。
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归到“产品成本”中,因此只有销货部分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当期利润表;而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归到“期间费用”中,因此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额计入当期利润表。所以两种方法就可能会有利润上的差额。
5、单一品种下如何计算保本点,各相关项目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多品种情况下计算保本点 相关知识点: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两种形式。多品种的保本点只有保本销售额一种形式。 单一品种条件下的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单一品种条件下的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单价=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结合教材P49例3-5、3-6、3-7、3-8
6、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贡献毛益、变动成本率、利润等 相关知识点:
本量利基本关系式: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销售量-固定成本=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贡献毛益×销售量=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总额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贡献毛益总额/销售量=贡献毛益率×单价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
归到产品成本 归到期间费用 归到期间费用 归到期间费用 完全成本法的处理 归到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的处理 归到产品成本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 贡献毛益率=1-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贡献毛益率=1
11、用净现值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需考虑所得税) 相关知识点:
不考虑所得税情况下,每年现金流量的发生遵从以下规律:
建设期某点的净现金流量=—该点发生的原始投资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入) 经营期某点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 或=税前利润 +折旧
经营期终结点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固定资产残值+流动资产回收额 或=税前利润+折旧+固定资产残值+流动资产回收额
考虑所得税下,每年现金流量的发生遵从以下规律: 建设期某点的净现金流量=—该点发生的原始投资额
经营期某点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所得税 或=税后利润 +折旧
经营期终结点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经营成本-所得税+固定资产残值+流动资产回收额
或=税后利润+折旧+固定资产残值+流动资产回收额
注:经营成本又被称为付现成本,其金额= 总成本-非付现成本(主要指固定资产折旧额) n净现值??(第t 年的净现金流量*第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
t?0
某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则该项目具备可行性。
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价值量的差额。不同时点上的资金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计算方法有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和年金现值。
复利是一次性收付款项,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利息,逐期滚算,俗称“利滚利”。 复利终值是按复利计算的某一特定金额在若干期后的本利和。
复利现值是指为取得将来一定本利和,那么现在所需要的本金是多少?
年金是指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等金额的系列收支款,例如每个月的基金定投形式。这里我讲的是普通年金(每期期末首付等额款项的年金)。
普通年金终值,相当于零存整取中的能拿到的本利和。
普通年金现值,相当于整存零取中的每期能拿到的相等金额的款项。 12、用内部收益率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内插法)
相关知识点:内部收益率,由称内含报酬率,是指一项长期投资方案在项目计算期内预期可达到的报酬率,即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
进行投资决策时,采用内含报酬率评价方案是否可行的标准:投资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等于要求的资本成本,则接受投资方案;否则,拒绝方案。
计算题:
1、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
例题1.某企业2008年上半年个月的甲产品制造费用与相关产量的历史资料如下: 项目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4200 5500 5000 6000 6600 5300 销售量(件) 制造费用(元) 100000 130000 125000 150000 148000 128000 求:用高低点法对制造费用进行分析,以便于公司对各类成本进行控制。 解:高点(6600,148000) 低点(4200,100000)
b=(148000-100000)/(6600-4200)=48000/2400=20元/件
将b=20元/件带入代点或低点
a=148000-6600x20=16000元 或 a=100000-4200x20=16000元 成本模型为y=16000+20x
从案例分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16000元,变动部分为20x
例题2.某公司2009年2、3几度个月的维修工时和维修费等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合计 850 960 600 1000 900 950 5260 维修工时(小时) 维修费用(元) 2200 2750 2000 2800 2500 2700 14950 求:(1)采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并建立成本模型 (2)假如10月份预计发生维修工时1100小时,预计10月的维修费是多少 解:(1)高点(1000,2800) 低点(600,2000) b=(2800-2000)/(1000-600)=800/400=2元/小时 将b=2元/件带入代点或低点
a=2800-1000x2=800元 或 a=2000-600x2=800元 成本模型为y=800+2x
从案例分析所得,维修费用中固定部分为800元,变动部分为2x (2)y=800+2x=800+2x1100=3000元
例题3:某家电公司是一家生产小型冰箱的企业,该公司近5各月的产销量及成本水平如下: 项目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产量(台) 125 100 150 180 200 总成本(元) 137500 120000 157500 175000 194000 求:如果8月份预计产销量为220件,才用高低点法预测8月份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保留整数) 解:高点(200,194000) 低点(100.120000)
b=(194000-120000)/(200-100)=74000/100=740元/台 将b=740元/台带入代点或低点
a=194000-200x740=46000元 或 a=120000-100x740=46000元 成本模型为y=46000+740x
从案例分析所得,制造费用中固定部分为46000元,变动部分为740x 8月份的总成本=46000+740x220=208800元 单位成本=208800/220=949元/台
2、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化,贡献毛益率不变,价格将怎样变化。
例题:某家具生产企业产销一种桌子,本月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项目 金额(元) 单位售价 100 单位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 40 直接人工 20 变动性制造费用 5 单位贡献毛益 35 求:(1)若某月销售额为80000元时可以保本,则当月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 (2)若直接材料增加32.5%,要维持目前贡献毛益率,则单位售价应提高多少? 解::(1)贡献毛益率=35/100x100%=35% 固定成本总额=80000x35%=28000元
(2)单价=(40x1.325+20+5)/(1-35%)=120元 120-100=20元
单位售价应提高20元,才能维持目前的贡献毛益率。 3、利用公式进行材料及人工成本差异计算 例题1:
成本项目 标准价格 标准用量 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 0.5元/公斤 8公斤/件 4元/公斤 直接材料实际单价0.6元/公斤,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消耗材料2500公斤。 求:(1)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及标准成本及其总差异 (2)计算该企业生产甲产品所耗用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及其总差异。 解:(1)实际成本=0.6x2500=1500元
标准成本=0.5x8x400=1600元 总差异=1500-1600=-100元
(2)价格差异=(0.6-0.5)x2500=250元
数量差异=(2500-8x400)x0.5=-350元 总差异=250+(-350)=-100元
例题2: 成本项目 数量标准 价格标准 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 3小时 5元/小时 15元/件 如上表资料,假设ABC公司2009年1月份生产甲产品100件,世纪公司用量为400小时,实际工资分配率为4元/小时。要求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解:直接人工成本差异=400x4-5x3x100=100元 其中: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4-5)x400=-4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x(400-3x100)=500元
4、用两种成本方法计算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等相关指标。
例题1: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按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费用;(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制造费用=10+5+7+4000/1000=26元 2)期间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600×4+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600-15600-3400=5000元 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制造费用=10+5+7=22元 2)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4000+600×4+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营业利润=营业收入-销货成本-期间费用=40×600-13200-7400=3400元 或贡献毛益总额=40×600-(13200+600×4)=8400元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总额-固定成本总额=8400-(4000+1000)=3400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会计计算题及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