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零陵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终考试试卷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终学业能力诊断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流水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右图所示日、月、地相对位置对应的农历日期最可能是 A.初三B.十一C.十九D.廿六

2.下表数据显示的是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其中,自转线速度 最接近的两地是 甲 乙 丙 丁 14 白昼时间(小时) 10 11.5 12 A.甲、乙B.丙、丁 C.甲、丁D.乙、丙

3.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2017年12月24日再次喷发,该火山位于

A.两个大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B.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 C.两个大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D.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4.赤日炎炎似火烧,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伏旱天气的真实写照。造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A.热带低压B.暖性高压C.暖锋 D.气旋

5.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北京借助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冬季

A.缓解干旱现象B.增强热岛效应 C.减轻霜冻危害D.吹散大气雾霾 7.南水北调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降水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地下径流

8.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A.长江东流B.海水倒灌C.台风登陆D.黄河凌汛 9.世界各大流域的径流资源相差很大,径流资源最丰富的是

A.长江流域B.尼罗河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D.密西西比河流域

10.冬季,中高纬度的亚欧大陆西岸比东岸温暖湿润,与这一现象形成有关的洋流是 A.西风漂流B.日本暖流C.北太平洋暖流D.北大西洋暖流 11.下列洋流中,能对大陆东部沿海地区产生降温减湿作用的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B.千岛寒流C.西澳大利亚寒流D.秘鲁寒流

1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宽度是从领海最远点起算,不超过 A.12海里 B.188海里C.200海里 D.212海里

1 / 5

13.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吉林 辽宁 山西 陕西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390.0 363.2 143.5 441.9 耕地面积(万公顷) 393.9 346.7 369.3 353.3 A.吉林 B.辽宁C.山西 D.陕西

14.一个区域的光照资源与纬度、气候和地形等因素有 关。我国光照资源最少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5.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地域差异明显。据右图判断下 列四地中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16.“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这些均说明自然资源具有 A.综合性 B.有限性C.广泛性D.不均匀性 17.右表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4年间我国人口 2005年 2014年 发展的突出现象是 20.3 16.5 0-14岁(%) A.老龄化日趋严重B.人口死亡率降低 72.0 73.4 15-64岁(%) C.劳动力日益紧缺D.人口呈负增长 10.1 65岁及以上(%) 7.7 18.西欧、北美东部、东亚、南亚是世界人口 13.0756 13.6782 总人口(亿) 稠密区,这些地区的共同自然特征是 ①地处低纬②沿海沿河

(岁) ③海拔较高④降水较为充沛 85男性 女性 A.①③B.②④ 75-7

65-6

C.①④ D.②③

55-5

19.右图为某国某年人口金字塔图。由图可见 45-4

35-3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

25-2

A.劳动人口比重趋于下降 15-1

5-9 B.女性人口数量超过男性

8006004002000 200400600800C.不会出现新的生育高峰

人口(万)

D.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减弱

20.下列是我国四个城市2016年的人口年龄构成图。图中能反映“后备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城市是

A.甲市B.乙市C.丙市D.丁市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读“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20分)

2 / 5

2012年,有一支考察团由西向东完成“穿越内蒙古高原”的考察,领略了内蒙古高原自然风光,目睹了其经济发展成就。

21.考察团从甲地出发,这里满目沙漠、戈壁。判断甲地处于哪一自然带?(2分) 温带荒漠带(2分)

22.考察团一路向东,当到达乙地时,周围景观发生了变化。据图判断考察团在乙地所看到的典型植被属于哪一自然带?(2分) 温带草原带(2分)

23.考察团由甲地到乙地沿途所见自然景观变化,表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说明其原因。(4分)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分异规律(2分),其原因是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1分),携带大量水汽向大陆输送,而甲、乙两地距海远近不同,距海近的乙地获得水汽远多于甲地(1分),因此导致两地处于不同的自然带。

24.考察团继续向东,到达丙地时,发现一片茫茫沙地。该沙地的出现符合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是什么?(4分) 非地带性分异现象(2分),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沙地东南侧受到东北-西南走向山脉阻挡(1分),暖湿的夏季风难以进入(1分)。

25.据图判断甲地哪两种清洁能源较为丰富?从自然地理角度分别分析其原因。(8分) 太阳能(2分),干旱少雨,大气透明度好,光照资源丰富(2分)。 风能(2分),靠近冬季风发源地,地形平坦,植被稀少(任答对一点即可,2分)。

3 / 5

(二)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26.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分析引起该次地震的原因?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4分)

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板块(1分)与亚欧板块(1分)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甲村震中距较小(或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2分)。 27.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气候: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地形地势: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土壤: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滑坡(任答3点,每点2分)。

28.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4分)

预防类: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加强预报,及时预警;制定防震减灾的应急方案等。治理类:加固山体,防止滑坡;及时救援等(任答2点,每点2分)。 29.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6分)

丙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2分);该地冬夏季节的偏南风,将印度洋水汽输入,在丙处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2分),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2分)。

4 / 5

(三)中亚处于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是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读图回答问题。(20分) 哈萨克斯坦

锡 里 里 尔 乌

阿 兹

河 土 别

海 克 海 姆 库 斯 吉尔吉斯斯坦 曼

河 坦

塔吉克斯坦 丘陵 山脉 高原

河流 国界 湖泊 河流 湖泊 城市

图2 中亚地区地理简图 图1 中亚河流分布示意图

30.从河流补给、类型、流量、汛期等方面,归纳该地区多数河流的主要特点。(6分) 河流补给为高山冰雪融水为主(2分),夏季降雨为辅。大多为内流河;流量小,有断流现象;汛期主要在夏季(任答对两点即可,每点2分)。

31.中亚诸国中,吉尔吉斯斯坦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纳锡尔河与阿姆河的上游(源地)(2分);由于地形为高原山地,又位于西风带(1分),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在其朝西北向的迎风坡面形成一定的降水(1分)。

32.归纳中亚地区城市分布的特征,并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或多数分布于河流沿岸地区)(2分)。这是因为该地区绝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2分)。同时,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布局(2分)。

33.中亚诸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多条油气管道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说明该能源工程对中亚诸国及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4分) 对中亚诸国发展的意义:将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的第二产业发展(任答一点,2分)。

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任答一点,2分)。

5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上海零陵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终考试试卷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上海零陵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终考试试卷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0575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