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应将溜坍、剥蚀及冲刷物清除,坑凹处回填夯实。铺筑混凝土空心砖时施工顺序应自下而上进行。
为保证质量和外观整齐,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坡度和厚度挂线。 4.7.5.撒播草籽、种树、喷播植草
草籽、树种应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并适于当地成活率高的多年草种。批量种子应进行抽检,检验项目包括种子净度、种子发芽试验、种子活力测定等。
施工前应清理坡面、整平,松散部位应夯实,然后洒水润湿坡面。 大面积的喷播工程应先进行试播,以得到合理的种子、肥料、农药、保水剂和营养土等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制成喷投物料,喷投物料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喷到预定的坡面上切忌浆材沿坡面流动。
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精细的养护管理,包括覆盖、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养生期不少于30天。对漏喷、草籽发芽成活过稀部位要进行补种或喷补,成活率应达90%。养生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
4.8.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和路界内地表水排除,包括边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盲沟和截水沟等。
各种水沟边坡必须平整、稳定,严禁贴坡。纵坡应按图纸施工,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阻水现象,并应按图纸所示将水引入排水系统。
各种水沟浆砌片石工程应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
各种水沟的位臵、断面、尺寸、坡度、标高均应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
5.质量标准、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成立以分部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分部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各作业班组设专职质检员。组建精干高效的试验和测量队伍,由项目经理部统一试验室,配备必要的检测、试验仪器设备,从原材料控制开始,实施施工全过程测量和试验控制。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
36
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三检制分别实施检测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框架见图
5.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分部经理:王杰分部总工:何晓东分部副经理:代恒祥施工技术安全质量机械设备物资管理基底处理技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司机安全教育施工队长安全教育车辆状况检查组织定期安全检查特殊工种持证上岗车辆状况检查组织定期安全检查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5.2.浆体喷射搅拌桩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5.2.1.浆体喷射搅拌桩质量标准
浆体喷射搅拌桩质量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数量 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水泥和外加剂 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批号的固化剂和外加剂,每500t为一批,当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散装) 37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抽样检查 浆液的拌制 符合施工图要求 每根桩施工过程中抽样检验2次 全部检查 观察并用浆液比重计检测浆液密度 观测、现场清点 测量钻杆长度,并在施工中检布桩数量、形式 符合施工图要求 符合施工图要求不小于9.0m 长度 每根桩检验 验是否达到深度标志。检查施工记录 搅拌桩完工后28d,在每根检测桩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完完整性、均匀性、桩身无侧限抗压强度 满足施工图要求部小于2.0mpa 总数的2‰,且不少于3根 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的照片,取不同深度的3个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取芯后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 单桩承载力 满足施工图要求 总桩数的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 荷载试验
浆体喷射搅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 验 项 目 允许偏差 50mm 1%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 验 方 法 1 桩位(纵横向) 2 桩身垂直度 按成桩总数10%经纬仪或钢尺丈量 抽样检验,且每检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开挖50-100cm后,钢尺丈量 3 桩体有效直径 不小于设计值 验批不少于5根 5.2.2.质量控制措施与检验
严格按配比施工,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拌制浆液的灌数、固化剂与外掺剂的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应有专人记录。
施工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尺量等方法检查桩的布臵范围、数量和形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水泥浆的配合比通过比重计定期或部定期的检测;施工中应检查机头提升速度,水泥浆和注入量,桩的长度及标高等
(1)施工前先打试桩,从而确定施工的各项参数,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等,确定机械需配备的人员。在试桩成桩28天后,做抽芯检测和单桩载力,最后确定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方案。
(2)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根据质量工程要求召
38
开质量专题会,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机具及不合格或失效的水泥。
(3)控制旋喷的压力和提升及旋转速度,确保加固范围内每米深度的喷浆饱满。
(4)用比重秤或比重计来检查拌制的水泥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技术人员应经常检查每延米用浆量和水泥用量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钻到终孔深度后,技术人员应及时检查验收孔深及孔斜率,以确保以上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6)随时检查施工记录,对照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对不合格的桩,视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
(7)抽选一定数量的桩进行浅部开挖,检查桩体的成桩质量,量测桩径、桩距等指标,并钻芯取样进行强度试验。
5.3基床以下路基填筑质量验收标准
5.3.1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参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项目 地基系数K30(Mpa/m) 孔隙率n(﹪) 压实系数K 压实标准 细粒土、粉砂、改良土 ≥80 — ≥0.90
5.3.2基床以下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及检查方法
序号 项 目 1 2 3 4 中线至 边缘距离 宽 度 横 坡 平整度 允许偏差 〒50m 不小于设计值 〒0.5% 不大于15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检验方法 尺 量 尺 量 坡度尺量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5m直尺量测 10处 39
5.4.路基基床底层填筑质量及控制措施 (1)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项目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Mpa) 孔隙率n(﹪) 压实系数K 压实标准 改良细粒土 ≥110 ≥40 — ≥0.95 砂类土及细砾土 ≥130 ≥40 <28 — 碎石类及粗砾土 ≥150 ≥40 <28 —
(2)基床底层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及检查方法
序号 1 项 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尺 量 尺 量 坡度尺量 2.5m直尺量测 水准仪 中线至路肩 边缘距离 2 宽 度 3 横 坡 4 5 平 整 度 厚 度 +5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0mm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 不大于15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10点 〒3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点
(3)施工控制措施
碾压时含水量控制:混合料出厂时和碾压前用数显密度湿度仪快速检测含水量,不合格的则采取调整措施。高温季节摊铺后表层失水过快,用喷雾器适量洒水,以便于压实。
平整度厚度坡度控制:碾压结束后,用6m直尺检查平整度;测量小组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跟踪检测层面标高,计算出坡度和厚度。
边角地带及缺陷处人工修整:在边角地带,采用人工摊铺,手扶振动冲击夯压实。厚度、标高、平整度、横坡不合要求时,在终压成型前及时修整。
整修养生:路基成形,达到规范要求的,在下层完成经检验质量合格后,若不能立即铺筑上层的或暴露于表层的改良土必须保湿养生,采用洒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沪杭线正线路基施工方案(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