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完整版含答案(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 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2.对“刁难、耍赖”这两个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3 )。 (1)由此可见“我”是个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孩子。 (2)说明我是个淘气、天真、可爱的孩子。

(3)说明了我的淘气,也看出姥姥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

3.用“ ”画出文中对“喜鹊登枝”的描写,再用成语形容这幅剪纸:栩栩如生

4.“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姥姥经常剪纸

技艺娴熟

(二)

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 蹦跳 )的兔子,( 奔跑 )的兔子,( 睡觉 )的兔子;拉车的老牛,( 耕地 )的老牛……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 活泼 )的兔子与( 敦厚 )的老牛充满了好感。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2、文中的破折号和省略号各是什么作用。(2分) 解释说明;表示列举的省略

3、从这些牛兔图中,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21

我和姥姥之间的爱

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 ? 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1.这段话主要写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

2.从“工夫不大”可以看出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 ,从“形象生动”“无可挑剔”知道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了,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艺 ,由此可以看出姥姥 剪纸技艺的高超 。

3.“刁难”的本义是故意使人为难,在文中指“我”故意变着花样为难姥姥 ; “挑剔”的本义是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 ,在文中指 姥姥的剪纸完美,无可挑剔 ;

“耍赖”的本义是使用无赖手段,在文中指 “我”的淘气与顽皮 ; “调皮蛋”的本义是对调皮孩子的昵称,在文中指 “我”很调皮。 4.用“ ”画出文中对“喜鹊登枝”的描写,再用两个成语形容这幅剪纸:

惟妙惟肖 巧夺天工 (活灵活现)

22

从“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_姥姥的勤劳,姥姥剪纸技艺的精湛,并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_,还能让你想到哪一句俗语:_拳不离手,曲不离口_。

5.你是如何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这句话的?

_答:我的理解是:姥姥的手十分灵巧,使用剪刀时得心应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姥姥的手比作眼睛,用剪刀比作她两根延长的手指,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娴熟。

6.“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这句话是说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所以“手都有准头了”,“这准头”来自长期的剪纸实践,长年累月的练习使姥姥技艺娴熟,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肯花时间,肯花功夫,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13、牛郎织女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 蓑)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bāo bō)下来留着,碰到紧要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话没说完就死了。 (2)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话的意思。 老牛死前对牛郎叮嘱 (2分

(3《牛郎织女》、 白蛇传 、梁山和祝英台 和 孟姜女 ,被称为我国四大民间故事。

⑸读完了全文,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二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

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得多了,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1.文中“隔河相望”的情景让人想到了一个成语:近在咫尺, 远在天边,两人只能是 望穿秋水 。

2.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作为 七夕 节。传说是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3.喜鹊真的能搭桥吗?人们为什么要为故事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尾?

喜鹊不能搭桥,人们安排这样的结尾是因为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破坏美好生活的王母娘娘的憎恨。

4.《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的那样: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14.安塞腰鼓(片段)

但是,看!

一捶起来就( 发狠了 ),( 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主即变得亢奋了。 1.填写括号中缺少的词语。

24

2.请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冰冷)—(燥热) (困倦)—(亢奋)

3. “但是,看!”感叹号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句末的感叹号提示读者,引人注目。 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排比 、 比喻 的修辞手法,句中把急促的鼓点 比作骤雨 ,把飞扬的流苏 比作 旋风 ,把 蹦跳的脚步 比作乱蛙 ,把闪射的瞳仁 比作火花 ,把强健的风姿 比作 斗虎。这样写得好处是 形象地写出了鼓点的急促,后生们动作之疾,脚步之雄,目光之亮,风姿之健。 5.画曲线的句子写出了安塞腰鼓怎样的特点?

答: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激昂的特点。 6.阳光本来是静态的,文中为什么说它“变得飞溅了”?

答:阳光本是静态的,但阳光下那舞动的身影,挥动的手臂,蹦跳的脚步让人眼花缭乱,阳光也似乎被舞动得四处飞溅了,这句话写出了打腰鼓时那热烈、奔放、灵动的场面。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 名贯古今 ,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 倾洒 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念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 风情万种 的柳树了;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像的 艰苦卓绝 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完整版含答案(5)在线全文阅读。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内阅读完整版含答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46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