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类题的思路为:先按运算顺序把整式化简,再把对应字母的值代入求整式的值.
18.(10.0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c=90°,E是Bc的中点,AD∥Bc,AE∥Dc,EF⊥cD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若AB=6,Bc=10,求EF的长.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 (2)根据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证明:(1)∵AD∥Bc,AE∥Dc,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BAc=90°,E是Bc的中点, ∴AE=cE=Bc,
∴四边形AEcD是菱形; (2)过A作AH⊥Bc于点H, ∵∠BAc=90°,AB=6,Bc=10, ∴Ac=, ∵, ∴AH=,
∵点E是Bc的中点,Bc=10,四边形AEcD是菱形, ∴cD=cE=5,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1 / 33
★精品文档★
∵S?AEcD=cE?AH=cD?EF, ∴EF=AH=.
【点评】此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答.
19.(10.00分)某校组织学生去9k外的郊区游玩,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半小时后,其他学生乘公共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己知公共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求自行车的速度和公共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分析】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k/h,则公共汽车的速度为3xk/h,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结合乘公共汽车比骑自行车少用小时,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xk/h,则公共汽车的速度为3xk/h,
根据题意得:﹣=, 解得:x=12,
经检验,x=1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3x=36.
答:自行车的速度是12k/h,公共汽车的速度是36k/h.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2 / 33
★精品文档★
20.(12.00分)某中学1000名学生参加了”环保知识竞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进行统计,并制作了如图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且局部污损,其中“■”表示被污损的数据).请解答下列问题: 成绩分组频数频率 50≤x<6080.16 60≤x<7012a 70≤x<80■0.5 80≤x<9030.06 90≤x<90bc 合计■1
(1)写出a,b,c的值;
(2)请估计这1000名学生中有多少人的竞赛成绩不低于70分;
(3)在选取的样本中,从竞赛成绩是80分以上(含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参加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求所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组的概率.
【分析】(1)利用50≤x<60的频数和频率,根据公式:频率=先计算出样本总人数,再分别计算出a,b,c的值;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3 / 33
★精品文档★
(2)先计算出竞赛分数不低于70分的频率,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计算出1000名学生中竞赛成绩不低于70分的人数;
(3)列树形图或列出表格,得到要求的所有情况和2名同学来自一组的情况,利用求概率公式计算出概率 【解答】解:(1)样本人数为:8÷0.16=50(名) a=12÷50=0.24
70≤x<80的人数为:50×0.5=25(名) b=50﹣8﹣12﹣25﹣3=2(名) c=2÷50=0.04
所以a=0.24,b=2,c=0.04;
(2)在选取的样本中,竞赛分数不低于70分的频率是0.5+0.06+0.04=0.6,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有: 1000×0.6=600(人)
∴这1000名学生中有600人的竞赛成绩不低于70分; (3)成绩是80分以上的同学共有5人,其中第4组有3人,不妨记为甲,乙,丙,第5组有2人,不妨记作A,B 从竞赛成绩是80分以上(含80分)的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同学,情形如树形图所示,共有20种情况:
抽取两名同学在同一组的有:甲乙,甲丙,乙甲,乙丙,丙甲,丙乙,AB,BA共8种情况, ∴抽取的2名同学来自同一组的概率P==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4 / 33
★精品文档★
【点评】本题考查了频数、频率、总数间关系及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形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1.(10.00分)如图,小强想测量楼cD的高度,楼在围墙内,小强只能在围墙外测量,他无法测得观测点到楼底的距离,于是小强在A处仰望楼顶,测得仰角为37°,再往楼的方向前进30米至B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53°(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求楼cD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小强的身高忽略不计).
【分析】设cD=x,根据Ac=Bc﹣AB,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cD=x, 在Rt△AcD中,tan∠A=, ∴Ac=,
同法可得:Bc=, ∵Ac=Bc=AB, ∴﹣=30, 解得x=52.3,
答:楼cD的高度为52.3米.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5 / 3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乌鲁木齐市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