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检测项目 号 18 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偏差 19 直尖轨固定端支距 20 曲尖轨固定端支距 21 直尖轨跟端支距 22 直尖轨跟端直股轨距 23 曲尖轨跟端曲股轨距 24 尖轨跟端直股轨距 25 尖轨跟端曲股轨距 26 可动心轨辙叉趾端开口距 27 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 ±0.5 ±1 ±1 ±1 ±1 ±1 ±1 ±1 ±1 ±1 偏差要求(mm) 特性 分类 B B B B B B B C C B A B A B B C B C 缝隙 0.3mm,全长(心轨尖端前28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直) 缝隙≤0.2 29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直) 缝隙≤0.5 30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曲) 缝隙≤0.2 31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曲) 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短心轨密32 贴 33 叉跟尖轨其余部位与短心轨密贴 34 心轨牵引点处轨底与台板间缝隙 35 心轨轨底与其余台板缝隙 缝隙≤0.5 缝隙≤0.5 缝隙≤0.5,不得连续出现缝隙≤0.2 缝隙≤0.5 36 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 500至可弯中心后500) 1.0mm,不允许抗线 B 37 长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38 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 15 -
≤0.5 ≤0.5 C C 序检测项目 号 39 叉跟尖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心轨实际尖端至直股翼轨趾端的距40 离 41 可动心轨尖端前1m轨距 42 可动心轨可弯中心后500mm轨距 43 护轨轮缘槽宽度 44 查照间隔 45 可动心轨跟端开口距 导曲线部分轨距(尖轨跟端至导曲46 线终点或辙叉趾端总长的1/4、1/2、±1 3/4共3处) 47 辙叉跟端轨距 48 辙叉趾端轨距 49 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 ±1 ±1 ±2 0 特性 偏差要求(mm) 分类 ≤0.5 +4 C B ±1 ±1 ?1?0.5 C C B A C ≥1391 ±1 C B B B B C C C C 50 可动心轨辙叉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 ±1 51 道岔全长 52 岔枕铺设相对于直股的垂直度 4mm,其余10mm 53 岔枕位置偏差 54 标记正确齐全
±3 ±10 牵引点两侧和心轨部分
附2:350km/h客运专线道岔检测项点表
道岔组装基本检验项点
- 16 -
特序号 检测项目 偏差要求(mm) 性 分类 1 道岔铺设水平、高低 水平≤2,导曲线不得有反超高高低用10m弦量≤2 目视成直线,用10m弦量≤1 ±1 ±1 ±1 缝隙≤0.2 缝隙≤0.8 机加工段0.2mm/1m,全长1 缝隙≤0.5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缝隙≤0.2 缝隙≤0.8 缝隙≤0.5 ±0.5mm C C B A A A B A C A A B C A 2 道岔方向 3 4 5 6 7 8 9 道岔始端轨距 尖轨尖端轨距 直线尖轨轨头切削起点处轨距 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 直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 直尖轨工作边直线度 直尖轨与曲基本轨间顶铁间隙 10 直尖轨轨底应与滑床台 11 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 12 曲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贴 13 曲尖轨与基本轨间顶铁缝隙 18号道岔直基本轨与曲线尖轨组装后,14 在曲线尖轨0、5、20、35断面相对基本轨的降低值 18号道岔曲基本轨与直线尖轨组装后,15 在直线尖轨0、3、15、35断面相对基本轨的降低值 16 基本轨、尖轨组装后,降低值起点处两轨轨顶面高低差 ±0.5mm A ±0.5mm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65 ±0.5 ±1 ±1 A B A B B B 17 曲尖轨轨底与滑床台 18 转辙器部分最小轮缘槽 19 尖轨限位器两侧缝隙偏差 20 直尖轨固定端支距 21 曲尖轨固定端支距 - 17 -
特序号 检测项目 偏差要求(mm) 性 分类 22 直尖轨跟端支距 23 直尖轨跟端直股轨距 24 曲线尖轨顶铁处支距 25 导曲线支距 26 曲尖轨跟端曲股轨距 27 尖轨跟端直股轨距 28 尖轨跟端曲股轨距 29 可动心轨辙叉趾端开口距 30 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 31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直) 32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直) 33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处密贴(曲) 34 其余部位心轨与翼轨密贴(曲) 35 36 37 18号道岔心轨组装后,在心轨0、22、40断面相对翼轨的降低值 心轨、翼轨组装后,降低值起点处两轨轨顶面高低差 在可动心轨辙叉牵引点处翼轨轨头外侧与翼轨轨肢侧相对距离尺寸允许偏差 ±1 ±1 ±1 ±1 ±1 ±1 ±1 ±1 ±1 缝隙≤0.2 缝隙≤0.8 缝隙≤0.5 缝隙≤1 ±0.5mm ±0.5mm ±1.0mm。 缝隙≤0.5 缝隙≤1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缝隙<1.0,不得连续出现缝隙 0.3mm,全长(心轨尖端前42 心轨直股工作边直线度 43 长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500至可弯中心后500) 1.0mm,不允许抗线 ≤0.5 C B B B C C B B C C B A B A B A A B B C A B 38 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短心轨密贴 39 叉跟尖轨其余部位与短心轨密贴 40 直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缝隙 41 侧向开通心轨轨底与台板缝隙 - 18 -
特序号 检测项目 偏差要求(mm) 性 分类 44 短心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45 叉跟尖轨轨腰与顶铁的缝隙 46 心轨实际尖端至直股翼轨趾端的距离 47 可动心轨尖端前1m轨距 48 可动心轨可弯中心后500mm轨距 50 护轨轮缘槽宽度 51 查照间隔 52 可动心轨跟端开口距 导曲线部分轨距(尖轨跟端至导曲线终53 点或辙叉趾端总长的1/4、1/2、3/4共3处) 54 辙叉跟端轨距 55 辙叉趾端轨距 56 尖轨各牵引点处开口值 57 可动心轨辙叉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 58 道岔全长 59 岔枕铺设相对于直股的垂直度 60 岔枕位置偏差 61 标记正确齐全 ±1 ±1 ±2 ±1 18号道岔±10,大于等于38号道岔±20 牵引点两侧和心轨部分4mm,其余10mm ±3 B B B B C C C C ±1 C ≤0.5 ≤0.5 +4 0 ±1 ±1 ?0.5≥1391 ±1 ?1C C B C C B A C
第二部分:引进法国技术客运专线道岔
- 19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客运专线道岔制造(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