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制初中语文古诗词分册赏析试题 河南 朱晋芳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 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2.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说说两个“笼”好在什么地方。

答:

(十四)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回答问题。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说说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 (十五)默写《夜雨寄北》(李商隐),回答问题。

1.诗中巧用反复的手法,构成绵绵曲折、回环往复的意境,用了两个“ ”和两个“ ”,把诗人思念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出来。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虚写的想像之景,诗人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第二册第六单元

(十六)默写《龟虽寿》(曹操),回答问题。

1.这是一首 ,其中的 都是后人常常用来励志之语。

2. 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6

A、前四句诗人以“神龟”、“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实际上表现出诗人要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虚度一生。 B、“老骥”、“烈士”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决心。

C、“盈缩”、“养怡”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人的寿命有限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D、诗的末两句每章都有,也和全诗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从中看出诗人赋诗的兴致。

(十七)默写《石壕吏》(杜甫)一诗,完成下列各题。

1.这是一首 诗,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 (填一历史名词) 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吏夜捉人”一句暗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全篇围绕“捉人”二字展开。

B、老妇自叙家事,意在使差役同情,从中也可看出当时兵役之苛刻、战争之惨烈。这些话语当是诗人由隔壁听来。

C、诗的末尾两句写了故事的结局,天亮时这家人中只有老翁出来送别了诗人,而其他人还在梦中。

D、这首诗是杜甫“三吏”中的一首,“三吏””和“三别”是他的诗中对民间疾苦抒写最为深刻的。

(十八)默写《相见欢》(李煜),回答问题。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答: (十九)默写《观书有感》(朱熹),回答问题。

7

1.这首诗巧妙运用比喻,用“半亩方塘”比喻 “鉴”写出了方塘的 的特点。“天光云影”比喻 。 2.赏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答: (二十)默写《清平乐》(辛弃疾),回答问题。 1.品析“溪头卧剥莲蓬”中对“卧”字使用的妙处。 答: 2.词中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从中又透露出词人怎样的心境?

答: 3.品味“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一词的妙处。 答: 第三册第五单元

(二十一)默写《使至塞上》(王维),回答问题。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 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 答: (二十二)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说出对它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8

A、首句写景,诗人撷取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做到了情景交融。

B、次句直叙其事,“过五溪”写出了友人贬谪之远、道路之艰难,也体现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C、后两句是抒情。诗人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D、后两句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诗人向苏轼学习借鉴的结果。

(二十三)默写《春望》(杜甫)一诗,回答问题。

1.填空:诗的前四句都统在“ ”中。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 ,再到 ,视象由整体到部分,由浑沌到清晰。后四句由前面的景,写到 ,又描绘出 ,抒发了诗人 感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怀。

2.作者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寄情于物,托感于景的写法,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写出来,并作点赏析。

答: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 4.“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 (二十四)默写《登飞来峰》(王安石),回答问题。

1.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中 “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年制初中语文古诗词分册赏析试题 河南 朱晋芳在线全文阅读。

三年制初中语文古诗词分册赏析试题 河南 朱晋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500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