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新增加了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源。因此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数相对“十一五”规划目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28
第四章 “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主要任务
一、总量控制与减排
“十二五”期间总量减排因子为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总量控制范围包括城镇生活、工业和畜禽养殖部分的农业源。
根据计算,2010年COD排放量基数以6.11万吨/年计(含畜禽养殖业部分的农业源),氨氮的排放量基数以0.84万吨/年计(含畜禽养殖业及部分的农业源);SO2排放量基数以6.10万吨/年计,NOx排放量基数以9.64万吨/年计(含交通运输行业)。
根据新增量测算和减排潜力分析,规划到2015年COD排放量可控制在5.40万吨/年,削减11.7%(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12.78%);氨氮的排放量可控制在0.73万吨/年,削减12.9%(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13.0%);SO2排放量可控制在5.34万吨/年,削减12.44%;NOx排放量可控制在7.99万吨/年,削减17.10%。
(一)水污染物减排
1、产业布局调整。“十二五”期间,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将扬州制药有限公司和江苏扬州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家企业搬迁,实施“退城进园”计划。高邮市对6家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相关法规的企业实施关闭。通过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可削
29
减COD 1393.3吨,NH3-N 109.61吨。有8家企业通过新建、改建其污染治理设施,共削减COD 47吨/年,NH3-N 6吨/年。
2、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新增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原有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再生水处理等,共可新增削减工业污染物COD 4677.20吨/年,NH3-N 306.42吨/年,削减生活污染物COD 12627.49吨/年,NH3-N 1516.02吨/年。
3、农业面源治理。“十二五”期间,规划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建设清粪方式、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污水处理工程、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等治污设施,共削减削减COD 29834.1吨/年,NH3-N 691.93吨/年。
(二)大气污染物减排
1、电力行业。“十二五”期间,扬州市全面系统梳理各电厂的综合脱硫效率、设计煤种与实际煤种的差异,结合达标情况,分别对辖区内的7家发电厂实施脱硫设施改造工程。通过旁路铅封和完善在线监测等措施,可削减SO2 12158.51吨/年。并对该7家电厂新建脱硝设施,共削减氮氧化物18088.47吨/年。扬州华电和东北热电厂的部分机组因产能落后而被淘汰,总共可削减SO2 1633.92吨/年,氮氧化物2910.43吨/年。
2、非电力行业。“十二五”期间,非电力行业污染治理工程主要是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和淘汰落后产能大气污染减排工程。对部分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削减SO2 3893.1吨/年,削减氮氧化物
30
2700.15吨/年。
3、机动车污染治理。“十二五”期间,机动车污染治理主要采取提高油品质量,机动车油品质量由国Ⅲ标准提高到国Ⅳ标准。根据供应国Ⅳ油品的机动车数量和国Ⅲ、国Ⅳ标准的排污系数差值,经计算,共可削减氮氧化物1251.27吨/年。
二、环境污染防治 (一)水环境保护
到2015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达标率90%;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大于85%;农村地表水综合达标率大于80%。到2012年,全市各城区河流消除劣Ⅴ类水。
淮河流域主要水质控制断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在达到水环境功能标准的同时,执行国家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
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39座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其中:江都市5座,高邮市11座,宝应县13座,仪征市2座,市区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875万吨/日。
“十二五”期间,适时启动六圩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设,规划建设荣信污水处理厂二期、青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清源污水处理厂二期、江都沿江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仙荷污水处理厂二
31
期等11座污水处理设施,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7.25万吨/日。详见表4-3。
“十二五”期间,适时启动汤汪污水处理厂、扬州创利皮革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六圩污水处理厂一期及宝应仙荷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增加深度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改为一级A。
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扬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 扬府办发[2011]160号(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