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
图11-12 大国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3)政策效果
①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在固定汇率下,如图11-13(a)所示,LM2、IS2与BP曲线相交于C点,在C点达到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产出增加而利率上升。而小国利率不变,同样会有挤出效应。财政扩张政策导致的产出增加幅度要小于小国开放经济。如图11-13(b)所示,如果是浮动汇率,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在B点达到内部均衡,国际收支顺差,使名义汇率上升导致净出口减少,IS曲线逐步向左移动,回到原来,经济重新回到内外均衡点A点。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下是无效的。
图11-13 大国开放经济的财政扩张
②货币政策
如图11-14所示,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LM曲线向右移动。在固定汇率下,如图11-14(a)所示,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1曲线移到LM2,在B点实现内部均衡。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名义汇率面临下降压力。央行需要抛售外币,购入本币,LM曲线逐步向上移动,回到原来的位置A点,经济重新达到内外均衡。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是无效的。 如果是浮动汇率,如图11-14(b)所示,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LM曲线右移。国际收支逆差,本币汇率下降,净出口增加。于是,IS向右移动,在C点达到内外均衡,利率由r1上升到r2。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扩大总需求,而且与小国比较,作用更大。但是,由于利率
水平上升,产生了挤出效应,可见浮动汇率对于净出口的刺激作用大大超过小国,名义汇率要有更大的贬值,才能抵消挤出效应,并且超过小国净出口增加的幅度。
图11-14 大国开放经济的货币扩张
总体而言,从大国开放经济与小国开放经济的关系看,一国对世界金融市场是否有影响和政策有效与否并无绝对实质性关联,关键在于汇率制度和相应的政策选择。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而发达国家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笔记(第1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