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在这里要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
且
.
【学情预设: ①若学生从教科书中已经看到指数函数的定义,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要求a 0,且a 1;a 1为什么不行?
②若学生只给出y ax,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一次函数(y kx b,k 0)、
k
反比例函数(y ,k 0)、二次函数(y ax2 bx c,a 0)中的限制条件, 思
x
考指数函数中底数的限制条件。】
【设计意图 :①对指数函数中底数限制条件的讨论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一个函数应注意它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
②讨论出a 0,且a 1,也为下面研究性质时对底数的分类做准备。】 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明确了指数函数的定义,能否写出一两个指数函数?教师也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解析式让学生判断,如y 2 3x,y 32x,y 2x。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只是关注指数是否是变量,而不考虑其它的。】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定义和呈现形式的理解。】 2.指数函数性质
⑴提出两个问题(约3分钟)
①目前研究函数一般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研究指数函数时有明确的目标:函数三个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和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奇偶性)。】
②研究函数(比如今天的指数函数)可以怎么研究?用什么方法、从什么角度研究?
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从具体的函数入手(即底数取一些数值);当然也可以用列表法研究函数,只是今天我们所学的函数用列表法不易得出此函数的性质,可见具体问题要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研究才能事半功倍!还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来思考。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知道图象法不是研究函数的唯一方法,由此引导学生可以从图象和解析式(包括列表)不同的角度对函数进行研究;
②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有机渗透。】
⑵分组活动,合作学习(约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就从图象和解析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指数函数进行研究。 ①让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从解析式的角度入手(不画图)研究指数函数,一组借助电脑通过几何画板的操作从图象的角度入手研究指数函数;
②每一大组再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建议4人一小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高中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全)(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