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子只有到真实的情境中才能认识真实的事物。
我们现在经常提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习,但很少有人关注到情境的真实性和生活性,许多情境是为了创设而创设,失却了创设情境本身的意义所在,这样的创设往往是为了达成教师的目标而脱离了真实的生活。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英语教学活动,为了达成教师想让孩子记住单词的目的,教师将单词中的字母形象化,并匹配一定的事物,然后根据字母的排列顺序对这些事物进行故事情境的创编,于是就有了?小树拼命在跑啊跑啊??大鲨鱼坐车上神气地说?这种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境下学习的孩子,他对事物的认识还是科学的、正确的、真实的吗?正如故事中的鱼一样,孩子出现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合理的,因为教师给他创设的情境并不是真实和科学的,所以教师是关键。
有些老师也许会说,我们不可能给每个教学内容都创设真实的情境。确实,有些内容是无法创设真实情景的,但如果我们关注
到孩子只有到真实情境中才能认识真实的事物,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在选择教材内容时,就考虑到是否来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孩子对其是否有真实的经验积累或情感体验。 3、教师的教并不等同于学生的认识。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青蛙讲的和鱼所理解的牛并不是一回事。其实这种状况同样存在于我们的教学中:教师在前面讲得眉飞色舞,孩子在下面却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其所然。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师没有站对自己的位置。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商场玩,商场里非常热闹,可没一会孩子就哭闹着要离开,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当这位家长蹲下来抱孩子时,他才发现,原来在他眼里看到的琳琅满目的花花世界孩子根本就看不到,孩子看到的只是无数双腿向他走来,他感到害怕。我们要清楚孩子想什么,就要努力站到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要用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完全替代孩子,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孩子。因此我们更要清楚,我们的教并不等于孩子的学,并不是我们教了孩子就必
须理解,必须学会。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误的,孰不知孩子正是在这种试误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的。鱼和牛的故事非常简明但富含哲理,就如孩子的认知过程,看似简单却错综复杂。做为教师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真正把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合格的教师。
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原有经验的起点包括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和奥苏贝尔曾说的一句话一致的:?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第三个问题:教学需要什么? 从?鱼牛?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
建构?是建构主义的四个要素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教学需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学生要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教学也需要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这份耐心,不给学生机会,个别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建构冷嘲热讽,消极的评价使学生闭口不言)(点点)很多时候老师是希望学生提问的,就是学生提不到点子上.所以教师等待的前提应该是教会孩子如何去提问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怎么指导学生建构,学生似懂非懂,教师糊里糊涂,质量能提高吗?!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 教师的作用何在?
教师的作用在于有价值地引导
一方面要看到学生意见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还很有限,且他们的思路和建构方法也需要发展,所以必须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有价值的引导方面。 怎样避免错误的建构?
避免错误的建构,应尽可能让学生到现场,获得直接经验.正像池塘中的小鱼一样,跳出水面,有直接的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的仔细描述.加强教学直观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就是这个道理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至少有四个作用:
有效的情境教学至少有四个作用:(1)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引出学习问题,(3)引出问题解决的思路,(4)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其中一个很好的手段就是创设好的教学情境;情境决不是课堂的装饰品,决不是图个热闹,也不是图个有声有色,而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达到促进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知识的目的;情境是一个实际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情境对解决问题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情境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情境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益.情境的设计,一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品德素养提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