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渗透方法,学会学习
高一物理“台阶”形成的另一个因素是高一新生思维方式与学习要求的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9]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给学生时要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学习方法好,会学得法;学习品质好,好学得力;学习战略好,学优得策。
(1)重视物理课本的阅读
要求读课本能找出新知识和重点所在;读图能明白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展示的物理过程;读表能厘清表内各物理量、数据之间的联系,逐步养成读书自学的良好习惯。
(2)体验物理规律的形成
物理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应该掌握物理概念的来龙去脉。像力学中“位移”概念的学习,学生就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引入“位移”,它和初中讲的“路程”有什么异同和关联?“位移”如何定义、如何运算?并在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位移”概念。学习中要抓住物理知识的主干,学会理解后再扩展。
(3)突出物理方法的学习
指导学生利用理想化方法建立模型。如将绳理想化为轻且不可伸长的模型,则可推理得出“绳中张力一定处处相等”。由于学生对这些不同模型绳的物理图景不清楚,在遇到绳类问题就出现解题思路混乱。因此,教师在讲解习题时,一定要将这方面的问题讲清楚,强调审题之后头脑中对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物理模型和图景,挖出隐含条件,抓住解题关键。
(4)指导物理解题的方法
高中物理题叙述一般较长,学生读题时,往往会前读后忘,总觉得题目条件不够,无从下手。教师应指导学生不是先有思路才动笔,而是先动笔逐步投石问路。因此,一边详读题目,一边画示意图,在图上标明研究对象,分析物理过程,确定已知量、待知量。敢于动笔列式求解,通过试探比较。只有这样,正确思路才可形成。
针对高一物理教学,教师只要在充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生理、心理特征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措施,分阶段、分层次地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就能顺利引导学生跨越“台阶”,消除心理障碍,调动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选择物理等级考,确立职业志向,在物理教学中收到良好成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物理教学渗透思考策略研究论文(共3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