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战略研究论文(共4篇)(9)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科技创新战略不断发展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不断完善发展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引领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决策,我国科技创新发生了整体性、全局性、历史性重大变革。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高水平创新载体全面布局。北京、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快速推进,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完成顶层设计和规划,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取得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新格局,逐步构建起重大创新的策源地。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中央财政支持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化整合,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简化成果转化流程,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积极性。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更加优化。


  科技创新投入产出高速增长,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迅速提升。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快速增长。从投入来看,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接近2000年的20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升到2.12%,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388万人/年,居世界第一。高强度投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2017年,我国高质量论文和自然科学指数均居世界第二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第一,PCT专利居世界第二位。移动支付、网购、网约车、在线教育、移动医疗等新科技、新模式正在让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美好。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5%。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了铁基高温超导、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微子振荡、外尔费米子、暗物质探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一批重要原创成果。在载人航天、空间科学、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高速铁路、第四代核电、新一代无线通信、大型客机、超高压输变电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产业关键技术迅速发展成熟。科研基础条件大幅改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上海光源、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综合极端条件试验装置、子午工程二期等已开工建设,为推动重大科学突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总体能力和治理水平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科技创新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已接近世界第一方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芯片、操作系统、航空发动机、精密仪器与设备、重要药品等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还比较薄弱。部分高端制造业基础工艺比较落后,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基础研究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引领领域发展、开拓学科方向的原创性成果不够多。科技人才队伍的水平和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能改变领域国际格局的战略科学家和能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人才相对不足。


  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硬骨头”有待进一步突破。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同主体的定位有一定的重叠,重复布局、资源分散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资源配置模式有待优化,学术团体、行政决策、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厘清。社会公众和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氛围还不太浓厚。


  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为我们实现变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机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和快速应用将重塑全球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使产业和经济竞争的赛场发生转换。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人工智能、脑科学、基因编辑、新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突破,将使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我们绝不能再重蹈历史上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的覆辙,要加强前瞻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在无人区实现变道超车。


  三、加快构建适应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要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当前,世情、国情深刻变化,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创新驱动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自信,加快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世界科技强国建设需要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着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推动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是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他还强调,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而是要以我为主推动全球创新体系优化,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给我们以深刻启示,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单纯靠市场是买不来的,必须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切实发挥好举国体制作用。政产学研要形成合力,持续协同攻关。要从国家层面超前谋划,前瞻布局重大专项。要努力把市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不断提高对全球创新资源的配置力,掌握未来技术竞争新赛场的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支持不同技术路线、技术架构的研发,培育多类型的优质高效创新生态系统。只有综合施策才能切实解决我国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问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战略研究论文(共4篇)(9)在线全文阅读。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战略研究论文(共4篇)(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gongxue/12245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