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近年来硫化氢中毒案例(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准备折R—1330的通道板,孙沿着梯子下去取回工具又沿着梯子上反应器并将工具递给于X X。在于X X转身放工具时,孙突然坠回反应器内。于X X立即呼救,在场干活的齐胜公司职工及检修公司作业组施工人员奋力抢救下,将孙X X拖出反应器迅速抬到汽车上,并做人工呼吸,急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事故原因:根据联合调查组的调查及齐鲁石化研究院的模拟实验报告,确定R—3120内硫化氢来源是国产催化剂与水在90℃状态下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导致孙X X中毒,这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孙X X擅自进人反应器也是事故的原因之一。事故反映出该厂在设备内施工管理上存在漏洞。

案例二十四:

1994年12月7日19时30分左右,锦西炼化总厂管网车间瓦斯罐岗位三名当班人员对瓦斯脱水罐容一1进行脱水时,没有站在阀跟前监视液面,而去操作室做交接班准备工作。19时35分,酸性气体沿马葫芦和泵房地漏大量溢出,他们3人在关阀时,造成硫化氢中毒,另有一名女实习员在操作室内也造成中毒,这4人被赶来的同志救出现场送往医院。其中一人在泵房内受毒气侵害时间较长,于22时40分因抢救无效死亡,其余3人于当晚脱离危险。直接经济损失5.0213万元。

事故原因:操作人员在脱水作业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不加监视对瓦斯脱水罐容—1进行脱水,致使大量硫化氢气体窜出,酿成了这次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十五:

1994年11月17日,巴陵石化长岭炼油化工总厂原油车间七垅罐区,石油学校技校实习生王X X一人在罐区巡检并对702#、708#罐检尺。在对708#罐(5000m3,当时正在收焦油,油尺1.52m,油量353t)检尺时,由于当时下小雨,该实习生视力不好,在检尺口看油尺时,被从罐内冒出的含硫化氢气体熏倒。22时05分,当班操作工(该实习生的师傅)见其仍未回来,即叫上附近加氢制氢车间的1名工人一起去找,发现该实习生倒在708#罐检尺口处。在现场对其进行了急救,后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十六:

1993年9月28日15时,华北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物理站射孔一队用90型射孔枪对赵48井油层进行射孔。15时10分引爆射孔弹,投射子弹77颗,射发成功率100%。在开始上提电缆时,井口发生外溢,而且外溢量逐渐增大,溢出的水中有气泡。当电缆全部从井中提出后,作业20队副队长李录立即带领当班的5名作业工人抢装事先备好的总闸门,穿上了总闸门的8条大螺栓并拧紧了对角的4条,关闭了总闸门。在准备关闭套管闸门时,因有硫化氢气体随同压井液、轻质油及天然气一同喷出,站在井口南侧的作业工李安盈同志中毒昏迷,其他作业人员迅速将李抬离井口至上风头40米左右,随即又返回井口准备继续抢关套管闸门。终因喷出的硫化氢浓度逐渐加大,强烈的气流使人无法接近套管闸门,当班工人不得不从井口撤离。赵48井井喷事故造成赵县各子乡宋城村的6人死亡,中等中毒24人,

轻度中毒反应44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左右。

案例二十七:

1993年3月31日16时,独山子炼油厂焦化车间因泵房外2米处的下水井(深2.3米)不畅通,车间工艺一班班长安排2名工人去疏通。他们下到井里,感到井下瓦斯气味(含硫化氢)很大,立即上来,并劝告班长不能下去,要下去也必须戴防毒面具。班长不听劝告,未采用任何安全措施,只身一人下到井里。刚开始干活,便因硫化氢中毒晕倒在井下。在抢救过程中,人们又不戴防毒面具、未采用任何安全措施,用绳子拴人下井救人。几个人都支持不住或昏迷,未能将班长救出。此时,除焦班班长赶到现场,立即把绳子绑在腰间到井下。下井后,刚把工艺班长拉起,自己也昏迷过去,倒在井下。井上面的人立即将绳子往上拉,因绳子系的太宽松,绳扣从腰间、肩部滑落,除焦班班长又掉人井内。16时20分,车间人员用铁钩将两人捞出。由于中毒过重,经医院多方抢救无效,除焦班班长于当日2l时30分死亡,工艺班长于次日11时死亡。

案例二十八:

1992年12月8日,甘肃省某县工程一队在兰州炼油化工总厂两套催化裂化装置南面的含硫污水管道的主干线,进行人工挖掘工作。7人下到沟内,从东头277#下水井边开始一字向西排列作业。9时40分,最东面的3人倒下,接着另2名民工也被熏倒,施工人员见此情况立即下到沟内救人,也倒下。职工配戴防护面具将6名民工抬到管沟上面,经现场和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施工队违反厂下水井管理有关规定。为了掏水和排水方便,将下水井盖打开,在井的西北方向又打掉一个长约1米的V型缺口。由于含硫污水的排放不均衡,从V字形缺口处外溢的硫化氢沉积蔓延至施工人员处,造成中毒事故发生。

案例二十九:

1992年6月27日,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炼油一厂两套催化裂化车间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岗位一名学岗操作员巡检。17时55分,当班班长发现她未返回操作室,立即出去寻找。当上到二层平台时,见她已倒在容—405丙烯罐旁边。容—405液面计放空阀仍在往外排液态烃,平台上全是烃气体。当班长急忙去关液面计放空阀时,阀未关好即昏迷倒下。其他人赶来关好放空阀门,并将两人抬下平台。学岗操作员经抢救无效死亡,班长脱险。事故原因:学岗人员进厂时间短,单独去装置检查又违反操作规定从容—405液面计放空脱水,造成液态烃携带的H2S气体大量溢出,加上经验不足,处于下风向致使窒息中毒。

案例三十:

1992年6月25日,扬子石化公司烯烃厂乙烯车间技术组对OA—203塔进行检修后,检查发现釜底有部分残渣需要清理。14时,车间派人进入塔内进行清理。18时30分,塔内留有两人在塔底清理残渣,1人在釜外监护。18时40分,一股浓烈难闻的气味在塔内涌现,塔底2人均感不对头,其中1人赶快爬到人孔处获救,另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在救人过程中,先后有4人带着氧气呼吸器进塔救人,但由于塔内窄小,行动不便,加上此时塔内已经通人仪表风,4人均摘

掉了氧气呼吸器面罩,致使4人轻度中毒。

事故原因:(1)塔内残渣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氯化碳等有毒气体,清理时搅动引起挥发,造成人员伤害。(2)原来塔内除了4个人孔可以通风外,与塔相连的4根管线全部敞开,使塔内空气畅通;检修到了扫尾阶段,所有与塔相连的管线已焊接好,致使塔内空气不能形成充分对流,挥发的物质容易堆积。(3)检修后期,职工思想麻痹,对塔内通风条件变化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特殊安全保证措施。

案例三十一:

1991年11月17日,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脱制硫车间气柜大班火炬岗位操作员,接班后独自去现场,并进行二催化至火炬气液分离罐容—4脱水检查。因未配戴防毒面具(岗位上备有MP4型防硫化氢的滤药罐的防毒面具)被硫化氢(脱水排出的瓦斯气中含硫化氢浓度高达1400—2000毫克/立方米)熏倒在距脱水点1.5米处。前来寻找的另一名职工发现后,虽经现场人工呼吸和送医院抢救均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岗位操作员去火炬气液分离罐容—4脱水检查,知道是从事有毒物质作业,却不佩戴防毒面具,有章不循,违章作业;容—4底脱水管线工艺设计不合理,排水阀后的1.5米管线上就有3个弯头,常因杂物堵塞。拆、装十分频繁,甚至拆开后未及时恢复,而长时间就地排放,留下事故隐患。

案例三十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近年来硫化氢中毒案例(4)在线全文阅读。

近年来硫化氢中毒案例(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8017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