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5. 下列各项属于人类历史上典型的社会革命的类型的有( ABC ) 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 C.无产阶级推翻反动资产阶级的革命 D.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新技术革命
36.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ABC) A.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B.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C.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D.革命会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37. 关于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也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
B.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
C.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措施
D.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38. 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的深刻影响有(ACD)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B.社会革命促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 C.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D.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变革
3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们的大学教育就应该大力发展自然科学,扩大理科规模,减少文科教育。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ABD)
A.认为自然科学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比人文社会科学更为重要的作用 B.认为社会科学人文教育不是科学
C.认为衡量科学技术作用双重性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D.忽视了人文社会科学也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40. 英国科技哲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中说过,“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的恶果的惟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技术的伊甸园”。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ACD)
A.认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全球问题” B.认为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认为科学技术导致了“全球问题” D.对科学技术发展全盘否定
41. 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BC) 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42.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 ABCD )
A.工人阶级 B.广大农民
C.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 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43.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有(ABC) A.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创造历史的活动不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44. 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有(ABCD)
A.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 B.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C.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45.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过的结果,表明(ABCD) A.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B.每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C.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D.在考察个人的历史作用时,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 46.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B )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 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47.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CD)
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48.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 ) 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49. 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CD)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50.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BD)
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
三、判断题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对) 2.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就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错误) 3.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错误) 4. 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对)
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错误)
6.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错误)
7.“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正确) 8. 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所以,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对)
9.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在于人与自然的矛盾。(错)
10.生产方式是人类从自然界谋得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对)
11.生产方式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错) 12.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正确) 13.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正确)
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正确) 15.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对) 16.生产力反映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生产关系则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
17.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正确)
18.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对)
19.经济基础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错误) 20.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错误) 21.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错误) 22.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关。(对) 23.政体决定国体。(错误)
2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错误) 25.社会上层建筑就是社会政治结构。(错)
26.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正确)
27.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对) 28.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错) 29.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错) 30.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错误) 31.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错误)
32.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直接要素,是第一生产力。(对) 33.“全球问题”只能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错误) 34.“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错) 35.人民群众即劳动群众。(错误)
36.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对)
37.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错误)
3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错误)
3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人民群众可以进行任意活动。(错) 40.在人们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