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善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的思路和对策(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4-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要重点核查能带来收入或证明申请家庭有一定收入能力的财产。财产核查的目的在于推断申请者生活状况,因此一方面应当允许申请者拥有一定数量的维持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的财产,另一方面,不能仅凭财产核查的结果来认定低保对象,而应当综合考虑申请者维持日常生活的刚性支出情况。

(三)完善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对家庭收入评估核定的基本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申报家庭经济状况。按照“谁申请,谁提供收入和财产状况信息”的原则,加大经济状况申报环节在低保审批中的分量,凡不提供财产状况者不予受理;同时,按照“谁出具证明、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提供虚假信息、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或申请者,根据情节轻重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提高申报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性。

2.入户调查。乡镇政府要会同村居干部、群众代表核查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已经纳入保障范围的低保对象,要根据对象的年龄、身体状况,可设臵相对较长的核查周期(如每年集中核查一次),同时,建立村社低保自然减员信息报告制度;对一般保障对象(如家中有劳动力人口)采取频次较高的核查周期(如每季度集中核查一次),使入户调查真正成为完善低保对象退出机制的基本手段。

3.调查走访。除了入户调查之外,调查走访也应当成为经济状况核查的重要辅助手段。乡镇审核和县市区级民政部门应当通过走访村组干部、其他村民的方式,了解核实申请对象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情况,提高入户调查信息的准确性。

4.信函求证。对不便走访的单位或人员,应当通过发信函的方式取得有关证明材料。但应探索这种方式的有效性,通过正式公文或规范化的方式,确保信函求证有着落有回音。

5.民主评议。在低保民主评议过程中,应当确保参与人员的代表性、运作模式公开有效,避免暗箱操作;组织民主评议应由定性评议低保申请家庭困难程度向定量评估其家庭收入情况转变,逐步提高民主评议的量化程度。

6.信息比对。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信息比对平台,民政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税务、金融、证券等部门建立联系,通过计算机联网,及时了解掌握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四)规范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流程。

根据目前各地开展情况,县以下应当明确的核查责任、方式和流程如下:

1.村居级评估。在乡镇主导下,依托村民委员会建立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评估小组,评估小组一般由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参加。评估小组按照县级民政部门制定的经济状况核查方法和收入认定测算方法,对申请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统

计、测算,并对入户询问、调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评估意见,并将评估认定的方法、责任人以及评估认定结果在村居张榜公布,同时主动接受质询。

2.乡镇调查。应当在乡镇层面建立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委员会,人员由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民政助理、驻村干部等有关人员组成,委员会的职能是根据村级上报的评估情况,进行综合复评,同时应当组织入户调查,并在当地村居召开民主评议会议,公布申请对象经济状况和收入调查认定的方法、评估认定结果,经民主评议确定低保救助金额,评议结果在村居张榜公布。

3.县(市、区)民政局评审。县(市、区)民政局应当通过建立专业评估机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主要根据乡镇上报的复评情况,特别对申请对象和群众反映的问题,专业人员的上门调查、资料比对,严格按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审核评估,之后做出审批结论,并将审批结果张榜公布。

4.反馈应急。农村低保作为一项涉及群众利益、事关政府公信力的制度,形成公平合理的审批和保障结果是一个反馈式服务的过程,对于服务过程中的群众意见、社会监督乃至行政复议需要建立必要的反馈机制。

五、政策建议

(一)科学配置基层政府职责,增强乡镇(街道)工作力量和工作条件。

当务之急是适当扩充县区政府的职责,一方面加强行政系统的政策制定和审批责任;另一方面,应当设立负责经济状况核查和信息比对的专门机构,或者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确保县级层面工作力量的完整性;同时,必须完善乡镇(街道)低保办事机构,在保证乡镇除一名民政助理员外,必须保证配备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专职低保工作人员,或由人社部门配备相应公益性岗位,协助经济状况核对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增强乡镇(街道)工作力量,为政策执行提供必要保障。

(二)制订出台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规范性文件。 在调研论证基础上,细化衔接相关法规政策,从民政部层面制订《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实施办法(试行)》,对申请低保经济状况核查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收入测算依据和公式、家庭财产核算的范围、财产核定标准做出指导性规定,明确省、市、县(区)民政部门、乡镇(街道)的基本职责、工作流程等内容。指导省级民政部门结合各地实际,修订和出台省级层面的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实施细则,细化收入测算和财产核定的量化操作办法和具体公式。部级层面的规范性文件应强调农村低保要落实量化补差的制度设计,并侧重对收入和财产的测算、评估的依据、办法和流程以及不同层级责任划分做出原则性规定;省级层面的规范性文件侧重于操作实施,有条件的可以从省级层面制定各项财产、收入的量化测算指标和测算公式。

(三)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状况申报制度。

农村低保作为一项选择性救助制度,应当在法律上确立“有请才应”、“有求才救”的规范性程序。农村低保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的有效实施,一方面需要依靠行政机制自上而下强力推行,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强化实施经济状况申报制度,凡申请农村低保的家庭,必须以家庭经济状况的公开为条件,如实申报家庭经济状况,主动出具相关收入和家庭财产证明,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核查。民政部门要通过合理设计报表,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状况申报制度,明确申报收入和财产的内容、类型,各种收入和财产合法证明材料的来源、有效性,明确收入和财产的认定标准,对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在低保政策宣传中还应当加大对经济状况申报程序的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强低保申请者对自觉申报经济状况的认同感和配合程度。

(四)探索开展第三方评估。

由第三方执行,一方面可以减轻基层政府的负担,使基层民政部门专司政策落实、经费安排和对象审核职责;另一方面,由第三方机构承担收入核查工作,可以避免行政复议问题的产生,从而使经济状况核查保持独立性。

1.建立低收入认定指导中心,并委托其承担家庭收入核查工作。目前地市一级已经建立了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负责救助申请家庭的收入认定工作,今后应当将此类机构向县一级延伸,使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有专业的部门承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完善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的思路和对策(3)在线全文阅读。

完善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的思路和对策(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9745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