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美国对中亚战略的理论参照(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为荣,比如纳扎尔巴耶夫、巴基耶夫等领导人并不强调伊斯兰教的主体地位,而是希望将伊斯兰教、东正教、佛教及其他本土宗教并列而行、和平相处,“文明冲突”状态正是他们排斥也极力防范的。因为这些国家领导人深知,避免“文明冲突”往往就能避免民族种族冲突,避免国家内耗和分裂。

三、“博弈论”蕴含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交替

博弈过程本身就是此消彼长的转换过程。一些美国学者比较推崇的 博弈论中,包含着博弈主体之间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动态与静态的相互转换。博弈论有助于研究美国、俄罗斯、欧盟、北约、日本等域外大国或国际组织在中亚的相互关系,可以相对全面地描述美国与其它大国在中亚的互动,不失为一种比较契合中亚地区国际关系实际的理论。

3.1博弈论的基本观点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纽曼和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奥斯摩根斯坦使博弈论真正成为一种理论学说并将其运用于社会科学学科。他们在1944年出版的《博奔论和经济行为》一书中,将博弈论从两方竞争扩展至两个以上游戏者的竞 赛,并将其用于经济和贸易的竞争活动之中。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治科学家开始用博弈论来研究国际政治中的结盟行为、冲突局势和司法行为。比较著名的托马斯·谢林称博弈论是“关于策略对策的理论,与凭技巧取胜的竞赛或靠碰运气取胜的游戏不同”。[44]

西方很早就有关于中亚的“大博弈”概念。19世纪下半叶英国与沙俄在中亚展开了一场“大博弈”。冷战后,美国参与并掀起新一轮“大博弈”,如发起“大中亚计划”、“大南亚理念”等。“大博弈”与几位传奇式人物有关。第一位是英军上校阿瑟(ArthurConnolly)。他一直混 迹于印度商队,在阿富汗和中

亚一带从事间谍活动,1842年被布哈拉汗王捕获并被斩首于布哈拉城广场。他在《自英国经俄罗斯、波斯、阿富汗至北印度的旅行》一书中首次提出“大博弈”概念,形容当时英俄在欧亚腹地的殖民争夺。1839年,英军由印度北上发动阿富汗战争,而俄军由奥伦堡南下进攻希瓦。这场“大博弈”历经半个多世纪,英俄最终在阿姆河与帕米尔一线划定了各自的殖民领地。第二位是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迪亚德·基普林(RudyardKipling)。他出生于印度孟买,在英国受教育,1901年创作了一部关于中亚的惊险 小说《KIM》,主题就是“大博弈”,“大博弈”得以广泛流传。第三位是当代英国记者彼得·霍普科克(PeterHopkirk)。他还是有关欧亚腹地探险问题的多产作家。20世纪90年代他相继出版了两本畅销书《大博弈:帝国在中亚的争斗》、《寻觅KIM:探索基普林的大博弈》。这三个英国人,从不同角度将19世纪英俄在欧亚腹地的“大博弈”介绍给世人,而国际关系学和地缘政治学中就有了“大博弈”这一学术专语。[45]

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带有博弈特征。冷战时期美国高度重视该理论,它虽然充满冷战思维但至今应用于大国关系处理。该理论具有地 缘政治色彩但不完全是地缘政治学说,其中包含博弈论成分。基辛格认为,均势是指某种国际力量战略格局的客观存在,是指国际关系中各种力量之间的一种均衡状态,即指“没有一国处于优势或能向其他国家发号施令的状态”。这里所说的力量,通常是指军事力量,但亦可以指世界政治中的其他力量。均势可以分为总体均势和局部均势。在中亚,美国希望在与俄罗斯的均势较量中占据优势,进一步蚕食俄罗斯的后院并挤压其战略空间。当然,这一目标在不同的美国政府时期并不一致,小布什政府最为明显,奥巴马政府受制于反恐困境和经济困难,明显弱化在中亚与俄罗斯的争夺,客观上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 3.2美国与俄罗斯等大国力量在中亚的博弈特征

冷战结束之后至今,美俄各自出于维护和谋取现实战略利益需要,尤其是美国遏制俄罗斯的冷战思维依然浓厚,较长时期内美俄在中亚形成零和状态的竞争关系。但“9·11”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决定支持美国的反恐战争,是因为俄罗斯深刻认识到阿富汗局势对中亚及俄国家安全的危害。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一是中亚国家反恐态度积极,希望借此获得美国的安全保证和经济支持,俄如强行反对只会引起中亚国家反感,俄的实力也不足以阻止美国军事力量进入中亚;二是俄也想通过此举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经济上的帮助,同时换取美国对俄在车臣问题上的支持。[46]因此俄总理普京主动向美国示好,如准许美军使用俄领空、在中亚设立临时性军事基地等。可以说,美俄当时在中亚存在的利益交汇点就是反恐,维持地区安全,防止宗教极端势力泛滥,并通过维持地区稳定和发展。[47]美俄关系一度呈现某种“非零和”状态。

但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打破了俄在中亚长期的军事优势,是美国对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重大突破,地区地缘政治态势发生重大改 变。虽然一段时期内美俄互相有所让步,如俄罗斯同美国签署《削减进攻型战略力量条约》,实际上默认了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和发展国家反导系统;对美国在外高加索派驻军队保持容忍态度;主动放弃在冷战时期建立的针对美国的古巴监听站和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等。布什政府认识到,是国际恐怖主义而非俄罗斯是美国的最大现实安全威胁,美国在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维护欧亚稳定等方面仍需要俄的支持。因此美国对俄在反恐中的配合给以了适当回报:宣布不视俄为敌人和战略威胁;同意接纳俄为八国集团正式成员,承认俄为市场 经济国家;适度改变了“9·11”事件之前一方面承认车臣问题是俄内政,同时又企图插手车臣问题的做法。[48]

但美国并未从根本上调整对俄政策。美国涉足阿富汗和中亚并在军事上初步稳住阵脚之后,意图在安全、政治价值、经济等方面继续蚕食和控制中亚,从

2005年初起这一态势明朗化,令普京感到失望和不满,从而引发俄的强烈抵制,美俄竞争几乎重归“零和状态”。美国专家分析,美国对中亚政策的幕后驱动力就是谋求霸权和独占利益,这与俄的幕后考虑是一样的。[49]这种垄断政策有助于扩大美国在中亚的长期地缘利益,阻止该地区出现一个挑战美国的欧亚帝国。但俄罗斯一直以来对美国在中亚的存在保持警惕。俄罗斯一直关注美国是否威胁其关键利益。[50]俄怀疑美国设立军事基地的企图。尽管俄发表声明支持美国反恐,但仍希望把美国排除在地区之外以免其无限期存在下去,为此俄带头行动并获得中国和伊朗支持。[51]有鉴于此,克林顿和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在中亚的首要目标是支持地区国家维护领土完整、主权独立、国家安全、扩大自由,以平衡俄罗斯等国的控制企图。综合考察美俄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战略和双方战略重点,俄美在中亚大体处于势均力敌的状况,那种认为“俄罗斯在中亚已失去影响力”、“美国已经主导了中亚地区事务”的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欧盟、北约、日本与美国的战略利益共同点大于差异性,四方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面多,竞争性弱。迄今为止,中亚国家充分利用与大国的多边博弈积极开展平衡外交,有选择地获得了其想要的经贸、援助、安全合作利益。

3.3对奥巴马就任以来美俄在中亚博弈的总体评价

尽管奥巴马年轻精力充沛,毕竟在他之前美国积累的外交难题实在太多。尽管中亚还不是首要考虑,但可以肯定,美国不会撤离中亚,将在合适的时候对中亚采取大动作。2009年美国明显扩大了同中亚国家的交往,同哈萨克斯坦、土库曼、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都达成了实质性合作协议。俄罗斯在目前形势下,无法像美国一样向中亚的能源市场投入巨资;中亚国家在选择能源合作伙伴时,技术因素同样是其考虑到重点,但在能源领域,俄罗斯在许多关键技术方面已经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俄罗斯和美国在中亚的能源争夺日趋激烈,双方都有实

质举动。世界其他对中亚能源感兴趣的国家和集团也加入其中,推动中亚争夺战更显轰轰烈烈。[52]

俄罗斯、美国、北约、欧盟、日本、印度等大国或重要多边组织都在中亚积极活动,但他们 的相互关系保持适度。俄罗斯力图展现强势但有些后劲不足,美欧凭借多年经营以及综合实力仍在取得进展。中亚国家权衡其他国家和域外因素,从大国平衡外交中谋取利益显得越来越游刃有余。这些域外因素包括北约、俄罗斯、中国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美国在吉尔吉斯和阿富汗的军事基地,俄罗斯在塔吉克—阿富汗边境的驻军等。[53]中亚国家利用多元外交减轻了域外主要大国争夺带来的压力和风险,防止他们利用安全援助在中亚为所欲为,防止任何一个域外势力控制地区性安全进程。由于中亚国家实行能源出口多元 化,域外大国要想获取利益或成为有影响力的地区角色,必须付出更高投资。[54]

大国在中亚的竞争保持适度并存在一定协调。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利益也可能与俄罗斯、伊朗和中国发生冲突,这就可能导致妥协、折衷或僵局等不同结果。比如美国与伊朗关系紧张,可能影响中亚国家与伊朗的能源合作意向,美国-伊朗修好或许有助于减少伊朗对美国投资中亚的敌视态度。[55]在可预见的将来,俄美关系尽管会发生一定波动,但其“战略伙伴关系”仍然能够维持,双方关系不会回到冷战时期。俄美矛盾是在“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进行的,在中亚的争夺也是在“反恐”的合法外衣下进行的。“合作与争斗并行”、“斗而不破”是双方关系的主流。[56]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尤其注意这一点。

2009年以来,美俄一直避免关系太僵持,在战略层面一直保持接触并呈现竞争性缓和态势。2009年2月,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第45届慕尼黑国际安全论坛上,希望“重启”美俄关系,俄表示将采取一切措施与美国合作。双方在稳定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美国对中亚战略的理论参照(4)在线全文阅读。

美国对中亚战略的理论参照(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3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