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东铜公司五号矿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估报告(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矿体深部开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报主管部门审批。

二、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水文

评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热多雨水,蒸发量小于降雨量。根据东乡县气象局近1978~2005年气象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7.9?左右,一月平均气温最低;7、8月平均气温达29.5?,最高气温41?(7月份),年平均降雨量1770.9mm,最大年降雨量(1998年)达2600.9mm,最大日降雨量242.6mm,4~7月份为丰水期,9~12月至翌年1月份为枯水期。年蒸发量1306~1583mm,年平均蒸发量1486.3mm,全年无霜期约280~290天。

评估区地表水系一般发育无大的地表河流,仅有几条小溪,中部有较多水塘,西北部有多个水库。其中在矿区中部有竹峡小溪自北向南流径,其通常流量估计约4~15L/s,常年流水,最低侵蚀基准面在35~44m之间。

2.2 地形地貌

评估区为低山与山前平地地貌,地势大致北西高南东低呈北东向展布,最高海拔标高224m,矿区一带为波状起伏的低岗地带及小面积河谷阶地,地面标高为51~60m,向外围东南部过渡为平原,标高45~52m,北西山地地形坡度为15~28°左右,最大坡度为35°,山坡沟谷和缓,近南北向和北西——南东向,呈树枝发育,无长年性流水,仅在雨季形成暂时性地表流水。山坡植被较发育,以低矮灌木为主,局部有人造林(松、杉林)。矿山还在生产中,工程施工区及尾

6

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矿体深部开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矿、废石区局部有泥土裸露,有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

2.3 地层、岩浆岩与矿体

矿区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铜多金属矿富集区的南部,属临川金山岭—东乡小璜铜金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带内见有炉骨岭、店前、稽访、龙宜、小璜等数处铜矿点,矿化点及物化探异常。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

2.3.1地层

本区总体为单斜构造,由NW向SE地层分布由老到新,倾向SE,倾角30~40°。由于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和火成岩的侵入影响,地层分布略显凌乱。矿区地层(表2-1)自老至新有:元古界前震旦系双桥山群(Ptsh)、石炭系下统华山岭组(Clh)、梓山组(C1z)、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白垩系上统南雄群(K2n)及第四系(Q2-4)。其中:梓山组分为两段:下段(C1z1),上段(C1z2);壶天群分为两个亚群:下亚群(C2-31ht),上亚群(C2-32ht)。现分述如下:

1、元古界前震旦系双桥山群(Ptsh):

出露于矿区之北部的北缘,呈NE—SW向展布。由一套浅变质的黄褐色、灰绿色、浅灰色千枚岩,千枚状粉砂岩,粉砂质千枚岩间夹变质砂岩,局部见斑点状千枚岩等组成。厚度不详。属地槽型复理石建造,并构成本区的基底。

2、石炭系(C)

为本区主要矿化地层,呈NE——SW走向分布于矿区的中部。与双桥山群呈不整合接触,局部因构造作用而呈断层接触。厚度约298~

7

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矿体深部开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426m。各组(段)层位发育较全,倾向SE,倾角约35°。 (1)华山岭组(Clh)

以具红色岩层的河流相沉积细粒碎屑岩为特征,主要为粗细碎屑岩夹砂质页岩,厚度32~77m。

下部:灰白色薄层状石英砂岩,夹紫红色粘土岩、粉砂岩。其下部和顶部各具一层砾岩。底部由东向西,岩性由粘土岩、粉砂岩渐变为石英砂岩、砾岩组合。厚度8~22m。

中部:紫红色、猪肝色粘土岩,粉砂岩、紫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粘土岩具斑块状构造,细砂岩局部含砾石,粉砂岩中偶产植物化石;由东往西厚度增大,渐变为砂岩、砾岩组合。厚度15~25m。

上部: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及紫红色薄层状中细粒砂岩夹薄层紫红色、灰白色粘土岩、粉砂岩。细砂岩具斜交层理。其中部、底部各具一层砾岩。其顶部由东向西厚度增大,渐变为砂岩,砾岩组合。厚度9~30m。

(2)梓山组(C1z)厚度78~130m。

下段(C1z1):为河床、河漫、湖沼相沉积,厚度33~55m。 下部自下往上为:灰白色厚-中厚层状砂砾岩夹薄层细砂岩;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粉砂岩及粘土岩;深灰色薄层粉砂岩夹炭质泥岩或薄煤层,砂砾岩含粗电气石。厚度变化大,由东往西炭质减少,渐变为砂岩、砾岩组合。厚度15~25m。

上部自下往上为:灰白色厚层状含砾砂岩,砾岩,灰白色薄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及粘土岩互层,向上渐变为粘土岩夹炭质泥岩或薄煤

8

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矿体深部开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层,具菱铁矿、黄铁矿结核。岩性自下而上逐渐变细。由东向西厚度减小,炭质及化石渐少。厚度18~30m。

上段(C1z2)为河湖相、滨海、浅海相沉积,厚度45~75m。 下部为灰白色薄层状泥质细砂岩,粉砂岩与灰黑色、灰色粘土岩、砂质泥岩互层,顶部夹炭质泥岩或煤层。具菱铁矿,黄铁矿结核,其底部细砂岩中含电气石,并含砾石,其上含泥质。由东往西煤及炭质泥岩渐变为粘土岩。厚度20~35m。

上部为钙质胶结的细砂岩,向上为绿色细砂岩、粘土岩互层。顶部紫红色薄层粘土岩、粉砂岩、泥灰岩、局部具鲕状构造,厚度25~40m。含炭菱铁矿结核发育,黄铁矿结核中的黄铁矿呈粉末状、条带状。铜、硫矿体主要赋存于富含钙质、有机质的岩层中,即该段的中上部——上部。

(3)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为浅海相碳酸盐建造。 下亚群(C2-31ht)为滨海——浅海相沉积的钙质中碎屑岩,厚度22~53m。与下伏梓山组呈假整合接触。

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状碳酸盐物质胶结的中粒石英砂岩夹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及浅灰色薄层粘土岩1~2层。底部常为含砾粗砂岩,顶部在矿区中段具薄层粘土岩,西部具一层灰白色白云岩。厚度7~18m。

上部为灰绿色、紫红色薄层状泥灰岩、粘土岩,钙质砂岩夹透镜状灰岩、硅质灰岩、粉砂岩。I、Ⅶ号铜硫矿体的一部分和钨、铁矿体赋存于该亚群中。

9

江铜集团东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号矿体深部开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上亚群(C2-32ht)为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

主要为灰绿色、灰色夹微红色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溶洞发育,东部较西部更为发育。厚度大于166m。钨、铁矿体局部赋存于本亚群底部。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东铜公司五号矿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估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东铜公司五号矿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估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6237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