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重要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利用的地球表面陆地部分及在一定幅度的空间中的自然物。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⑴土地类型多种多样;⑵绝对数量大;⑶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地
二、自然资源的性质
1、自然资源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可利用的社会属性 2、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和多样性
3、自然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不平衡性 4、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
5、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
第二节 社区资源的分布与变化对社区的影响 一、社区资源的特点
1、矿厂资源的分布与变化对社区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分布对社区形成的影响
因矿产资源衰竭对矿业社区的影响及不利因素 2、矿业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把握矿业生命周期,促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发展 转变依托自然资源求发展的思维定式
加强矿业城市发展的区际联系,提高城市外向度
以企业为结构调整的主体,提高企业和矿业的经济效益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资源利用变化的影响 1、城市土地高效率的使用及影响 城市土地使用后,越变越精密
快速城市化的结果使得郊区的土地利用率更高 2、农村社区农田变为工业区的影响 增加乡村社区居民就业的机会
对乡村社区环境及发展有不利影响:对农作物的污染及其他伤害;破坏生活环境 第三节 社区环境因素的性质与构成
社区环境是指社区所辖的地域周围的境况,分为广义的社区环境和狭义的社区环境 一、社区环境的性质与构成
可以按照相对位置、与中心城区的距离、所在环境的性质等划分为不同的社区 二、社区位置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城镇的四种类型:商业城镇、交通镇、旅游镇、卫星镇 1、社区相关方位的影响
不同方位的社区表示其所属的区域位置不同,也代表其他自然条件的不同 2、与城市距离的影响
根据与主要城市距离的远近,可分为:中心社区、卫星城区、近郊社区及偏远乡村社区等 社区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所受中心城市支配、控制及影响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三、气温对社区的影响
气温一方面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另一方面还通过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而间接影响 1、气温对社区自然景观和区位结构的影响 2、气温对于社会文化模式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3、气温对于社会组织的影响
气温宜于居住的地方容易形成密集的社区 气温对于学校组织与制度的影响极大 气温对于社区的文化层面也有广泛的影响 4、气温对于住、行的影响
社区中的建筑式样与材料受气温的影响比较明显 社区居民的出行方面也会受到气温的影响 5、气温对人情绪和态度的影响 四、地势与地形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1、地理位置(空间位置、区位位置)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2、地形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3、地貌类型对社区的形成与分布的影响 五、雨量与风性对社区的影响 1、雨、水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水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的生命之源 水是农业的命脉
雨、水对社区产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社区的空间布局也要考虑水位状况 2、风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社区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受风的影响巨大,尤其是乡村社区居民的农、鱼、盐民的生产活动所受影响最大
城市建筑也要考虑风的因素 “狭管风”问题
第四节 社区环境的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与社区生态
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
社区生态平衡是指在社区较小的范围内,社区成员如何合理布局产业,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达到社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社区生态平衡的破坏
1、人类对生物圈的破坏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大规模的把自然生态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严重干扰与损坏了生物圈的正常运转 大量取用生物圈的各种资源
向生物圈中超量输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废物 2、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农业生长的气候条件在日益变化 生态的破坏引起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的破坏使农业生态链受到损害,影响农业收成 三、实现社区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实现生态平衡要求两种态度: 尊重自然的态度
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态度 2、保持生态平衡的途径:
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采取由生物、工程和耕作技术组成的综合性措施;将合理的政策制度化
第五 社区规划与生态平衡
一、社区规划的内涵
社区规划也称为社区计划或者社区设计,是以社区为单位制定的规划,又称社区发展规划。 社区规划的内容:社区现状分析、社区发展目标、社区发展要素、社区发展条件 社区规划基本上分为两个层面:全社区的总规划、各部门规划 二、社区规划与生态平衡
(一)合理的社区规划在于社区居民与社区资源的和谐 社区居民与社区资源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居民对社区资源的影响和作用;社区资源对社区居民的影响与反作用
(二)合理规划在于社区居民与社区建筑的和谐 强调社区整体规划 设计生态建筑
充分考虑社区的周边环境
第七章 社区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现代社区与传统社区所不同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现代社区中具有相当复杂的组织体系
兴安社区组织机构:党支部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
社区组织机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党支部。其中党支部下设书记1名、党务干事1名、兼职支委2名、共有党员159名,党小组6个;社区办公室下设专职干部5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党务干事1名、专职委员1名,另设兼职委员2名,其他工作人员4名。社区现设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社区市民学校、社区体育健身活动中心、社区老年体育健身活动中心、社区捐助接收站等服务机构。
一、组织的基本要素与定义 (一)组织的基本要素 1.组织特定的目标 2.组织有稳定的人员 3.组织有特定的结构
4.组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5.组织有一定的物质设施 (二)组织的定义
组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群体 二、组织的功能 1.内部功能
是指一个组织对其内部成员个人和群体所发挥的作用 2.外部功能
指一个组织的存在及其活动可能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能为外部社会所作的贡献。 ⑴提供社会所需的产品 ⑵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
一、现代组织结构的基本特点
韦伯将现代组织内部结构的特点概括为“科层制”组织结构
在科层体制下,组织行为不再是由个人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而是某种角色之间互动的结果。 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会受到其扮演角色的影响或制约
科层组织还体现了分权与集权的关系 二、组织的分类
1.按正规化程度分,组织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的特征:(1)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存在稳定的秩序,人员流动性小,权责结构清晰。(2)专业化分工。 (3)对不同观念层次的协调。 (4)拥有法定的领导权威。(5)建立了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体系。(6)职位的可取代性。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没有共同的组织目标。 2)没有明确的组织制度和规定 。(3)成员和形式不稳定
2、组织的功能和活动内容,组织可以分:经济组织、政治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娱乐休闲组织
3、按组织的基本性质划分,可以把组织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4、按组织的基本目标,可以把组织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组合 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 以营利为目标 国有企业 私人或集体企业 不以营利为目标 国家及政府行政机构,以及政府的社会服务机构 非营利机构
一、社区党组织 1.社区党组织的定义
是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在社区之中成立的、以全体党员为组织对象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 2.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3.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对象和工作职责 管理对象
街道党工委的职责
居民区党支部的主要职责
二、社区的政府派出机构 1、街道办事处的历史回顾 2、街道办事处的组织结构 ⑴指导协调类机构 ⑵办事机构
⑶与街道党工委的区别
3、街道办事处的职责与职能 4、我国街道办事处的现状 5、我国街道办事处的发展趋势 三、居民委员会
1、居民委员会的定义
居民委员会是指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由全体居民或者代表选举产生的具体承担社区公共事务管理、监督、运行的群众性自治组织。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历史回顾 3、居民委员会改制与制度建设 改制的核心和特征是选举 4、居民委员会的组织结构
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5~9人组成 5、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和任务 四、社区中介组织
1、社区中介组织的含义和分类
含义: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的,介于社区主体组织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
分类:一是活动类,其特点是以休闲或文化娱乐为主;二是权益类,其目的在于合法权益的表达和维护;三是服务类,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2、社区中介组织的特征:
民间性、自主性、志愿性、群众性 五、其他组织 1、物业管理公司 2、业主委员会 3、社区志愿者组织 4、社区自治组织: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 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社区居委会下设的工作委员会 居民小组
门栋长、义务关照员 一、什么事社区管理 1、社区管理的基本概念 所谓社区管理,是指政府和社区组织依据相关的法律对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实施管理。
广义的社区管理是整个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既包括社区组织和居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也包括政府对社区的管理
狭义的社区管理是指社区组织对其社区居民的公共行为和社区内部公共事务的管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整理《社区概论》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