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文,我认为这是一篇对社区社会组织进行了深刻研究的综述,文章条理清晰,内容紧凑,层层递进,其中以深圳市宝安区举例,更有力地阐述了为何要在我国培育发展城市社区社会组织,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及基础。
以下我对本文提出了一部分个人的建议及补充,并在文中进行了添加,请老师审查:
1、一项下的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总体情况下添加了社会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
2、添加了第二项,国外社区社会组织的现状。
3、第四项困难与问题中的第四点中添加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足,以及第五点活动资金不足。
4、第五项展望与建议中第三点人才方面添加了对志愿者的管理和培养管理人才;体制方面添加了规范治理构架;第四点中添加了建立网络沟通平台和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第五点中添加了建立健康产业网指导,搭建社区社会组织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添加了第六点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5、对结语进行了部分的删减。
6、对文章的格式方面进行了部分的调整。
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的实践探索研究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摘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社区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一个重要载体。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对完善基层自治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实践为基础,研究分析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的合理发展之路,为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提供实践与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探索研究
社区社会组织又称为“社区民间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要的民间自发组织。在社区内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和驻区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开展活动的,不在社区内发起成立的,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的其他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是本文所研究对象。
一、我国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总体状况 (一)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背景
2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是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的萌芽发展阶段。1991年国家提出社区建设的思路,强调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实现社区自治。这阶段社区社会组织处于萌芽状态,主要是社区居民根据兴趣成立的一些文体娱乐队伍,数量不多,不登记,也不成规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的引导发展阶段。90年代中后期,全国掀起社区建设热潮,政府开始对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独立性有所增强,数量有所增多,作用有所提高。
21世纪初至今的扶持发展阶段。2005年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地开始积极探索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办法,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加快,其作用也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意义及功能作用
根据社区社会组织产生的意义,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服务功能。承接社区服务,提高生活质量。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提供社区服务,即可帮政府减压,又可弥补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有利于增强社区服务功能,进而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2、协调功能。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和谐。社区社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为双方提供了沟通的平台,社区社会组织能及时地把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以理性的方式向政府传达
3
或释放出来,使政府能够更快更好地收集信息,调整政策,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3、凝聚功能。增进社区互动,增强社区认同。社区社会组织在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与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又能使居民通过参与社区社会组织,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融合。
4、自律功能。培育基层民主,促进共建共享。随着社区社会组织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居民能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不断提高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理念和水平,激发和调动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积极性,推进社区民主自治进程。
(三)社区社会组织的分类
社区社会组织按功能、所涉及的领域、表现形式等内容,大致分为四大类:
1、服务(事务)类。主要是承接政府或社区内的一些公共服务事项和事务性工作,如计生协会、老年星光之家,青少年四点半乐园、妇女权益保护咨询等。
2、公益慈善类。主要通过自助互助的方式,无偿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如慈善超市、居民互助社、帮困协会等。
3、文化体育类。主要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如书画社、艺术团、体育协会等。
4、社区维权类。主要是组织社区相关居民维护合法权益,如个体劳动协会、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等。
(四)社区社会组织的特点
4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组成部分,除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服务性、自治性等社会组织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基层性。社区社会组织产生于社区、服务于社区、活动于社区,由本社区的居民或机构组成,主要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或社区建设的部分需求。
2、本土性。社区社会组织了解社区及社区的人和事,根植于社区,开展活动精力专注于社区,所以在社区的联谊交流、公益服务、矛盾化解、社区治理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半义工性。社区社会组织的成员对所居住的社区有感情,情理上有责任和义务来搞好家园建设,服务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益,所以开展活动或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甚至不计报酬。
4、松散性。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较低,会员入会也比较自由,加入资格就是本社区居民,加入条件就是本人兴趣,所以活动不像一般社会组织那样严格,要求也有所不同,以自娱自乐、自我服务为主。
(五)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
从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社区社会组织是我国城市社会基层民主的一种制度选择,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
1、街居制-国家行政全能主义治理
街居制是指由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构成的我国城市基层 社会的行政建制,大致存在于建国之后、“社区制”形成之前。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实践探索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