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对交流发电机或调节器做任何测试前,应检查蓄电池,查看电路是否有故障,绝缘是否良好,接头是否松动或腐蚀,搭铁是否完好。
3、检查交流发电机传动皮带的松紧度是否合适,确保皮带有足够张紧力,防止有负荷时打滑。
4、在对接头做任何测试前,应将点火开关断开,防止损坏充电系统。 5、检查发电量,电瓶极柱注意及时保养,汽车长时间不开,要四至五天冲一次电。
六、机油数量和质量的检查
6.1检查机油的数量
曲轴箱内机油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汽车在使用中应经常进行检查。其检查方法是:把机油标尺拔下来,用布把机油标尺上的油迹擦拭干净,再把机油标尺插回去,然后再慢慢地拔出来,检查机油标尺上的油迹,如果油迹位于F和L标记之间,则机油量合适。如果油迹十分接近或低于L标记,应尽快添加机油。
6.2 检查机油质量
6.2.1 机油在使用中变质的原因
1、高温影响 :润滑油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中,会氧化失效,出现变黑、变稠的现象。
2、 混入杂质:主要来源于空气中的尘埃、积碳、金属磨粒、渗漏物(燃油、水等)、润滑氧化物以及燃料燃烧产生的物质等。
3、 添加剂失效:一些润滑油因为其中的添加剂失效或用完而性能下降。例如润滑油中的抗磨剂用完,会使抗磨性下降。
4、 黏度指数增进剂失效 :因为其有机物分子长链断裂,不再具有增粘作用。
5、 基础油失效:基础油是添加剂的载体,基础油失效则添加剂不会发挥作用。
6.2.2 检查并鉴别机油的质量
其检查方法是:
1、颜色检查。机油颜色与全新的机油颜色愈接近,就表示油质愈好;反之,就愈差,就愈要抓紧时间换机油了。
2、搓捻检查。取出油底壳中的少许机油,放在手指上搓捻。搓捻时,如有
第 16 页 共 27 页
粘稠感觉,并有拉丝现象,说明机油未变质,仍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应更换。
3、油尺检查。抽出机油标尺对着光亮处观察刻度线是否清晰,当透过油尺上的机油看不清刻线时,则说明机油过脏,需立即更换。
4、倾倒检查。取油底壳中的少量机油注入一容器内,然后从容器中慢慢倒出,观察油流的光泽和黏度。若油流能保持细长且均匀,说明机油内没有胶质及杂质,还可以使用一段时间,否则应更换。
6.3 机油的更换
机油工作一段时间后,受高温和漏入机油中废气的影响,会氧化、变稀,导致油膜强度降低,润滑性能下降,为此应定期更换机油,更换机油的时机一般为7500~12000km。
更换机油的步骤与方法:
1、起动发动机,待发动机温度升至正常工作温度后,将发动机熄火,趁热将废机油放净(包括机油滤清器和散热器内的机油)。
2、按机油和柴油1∶1的比例配制清洗油,将清洗油加至规定的油面高度。起动发动机,中速运转5~10min,趁热将清洗油放净,必要时进行两次清洗。
3、更换或清洗机油滤芯,一次性滤清器必须更换。
4、安装机油滤清器时,应将滤清器灌满清洁的机油,外面的密封圈上应涂抹一层机油,以确保起动初期油道内机油的数量,防止起动性磨损。
5、选择适当牌号的机油加入。
6、更换机油后应检查机油量,定要加到规定液面高度。 6.4 机油泵的检查 对转子式机油泵的检查
其检查方法是:
1、分解机油泵。转子式机油泵分解时,应先拆去机油滤网和油泵盖,拆去外转子,拆掉减压阀组件,使内转子从泵壳上脱离。
2、清洗。对各零件进行清洗。
3、零件检查。清洗后对零件进行检查,看是否磨损或损伤,并检查减压阀组件是否运动灵活。
4、间隙检查。①用量规检查外转子与内转子的间隙,标准值为0.07~0.12mm,极限值为0.2mm,如超过极限值应更换成套转子。②用量规检查外转子与壳体间的间隙,标准值为0.10~0.15mm,极限值为0.2mm,如超过极限值,应更换成套转子。③用量规检查转子平面与机油泵壳平面间隙,标准值为0.03~0.07mm,极限值为0.15mm,如果超过极限值,应更换成套转子。
5、组装。各零部件检查合格后进行组装。转子安装时应对准安装记号,并使安装记号朝向泵体。
第 17 页 共 27 页
6、试压。安装后将机油泵的吸油口浸入干净的机油中,使用螺丝旋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泵轴,直到机油从出油口处溢出,然后按住出油口,此时转动机油泵,转动阻力应明显增加为正常。反之则为压力不足,应更换成套转子。 6.5机油滤清器(或滤芯)的更换
机油滤清器是用来去除机油中的金属碎屑和各种杂质,以免它们进入润滑系统,磨损机件。机油滤清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滤芯上会聚集许多油泥和金属碎屑,造成滤清器堵塞,阻碍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此时,应更换机油滤清器(或滤芯)。
更换方法:
1、将油盆放到发动机油底壳的放油螺栓处,卸下放油螺塞,放掉机油。 2、当油底壳放油螺孔旧机油放净时,用滤清器扳手卸下滤清器。 3、取一个同样的新滤清器(或滤芯),先在滤芯的“O”形圈上涂抹一层机油,用手将滤清器拧到拧不动为止。不要用滤清器扳手拧紧,以防损坏“O”形圈,造成漏油。
4、起动发动机,在怠速的情况下,观察滤清器有无泄漏。如有泄漏,应拆检油封胶圈,排除漏油现象。
七、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保养与维护
7.1 空气滤清器的保养与维护
现代汽车多采用纸质空气滤清器。纸质滤芯滤清效率高,灰尘的透过率仅有(0.1~0.4)%。使用纸质空气滤清器能减轻气缸和活塞的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空气滤清器使用4000~8000Km应进行除尘,通常在使用2000~25000Km时应更换滤芯和密封圈。
滤清器在维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清洁和更换滤芯。在使用中应按汽车维护规定经常清洁空气滤清器集尘室和滤芯,以免滤芯上粘附灰尘过多而增大进气阻力,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耗油量。按厂家规定的更换周期更换滤芯,如滤芯破损应及时更更换,一般5000km应清洁一次滤芯;20000km应更换滤芯。
(2)正确安装。 检查维护时,滤芯上的密封垫必须确实安装在原位,以防止空气不经滤清器进入气缸,橡胶密封垫圈易脱落、老化变形,空气易从密封垫缝隙流过,把大量灰尘带进气缸。如密封垫老化变形、断裂,应更换新品。纸滤芯抗压能力低,不能装得过紧,否则易把纸滤芯压坏,影响滤清效果。
第 18 页 共 27 页
(3)滤芯的选择。一般可从外包装和外观上识别优质与劣质滤芯,也可在安装后检验,如装上新滤芯后,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超标,不装滤芯时排放的一氧化碳达标,表示该滤芯透气性差是不合格的滤芯。
(4)纸质滤芯的特点及清洁方法。这种滤芯采用微孔滤纸,表面经过树脂处理,在发动机工作时,滤芯周围会粘附着一层灰尘,清洁时不能用水或油,以防止油水浸染滤芯。常用的清洁方法有两种:一是轻拍法,即将滤芯从壳中取出,轻轻拍打纸滤芯端面,使灰尘脱落。但不得敲打滤芯外表面,防止损坏滤纸,降低滤清效果。二是吹洗法,即用压缩空气从滤芯内部向外吹,将灰尘吹净。但压缩空气压力不得超过294~600kPa,以防止损坏滤芯。
7.2 节气门体的保养与维护
每3~4万公里清洗一次节气门或怠速稳定阀。 电喷汽油发动机使用一定的里程后在节气门或怠速稳定阀处的表面会积累很多油泥,出现怠速不稳,特别是在打开空调、前照灯时更加明显,严重的时候行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熄火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动机的曲轴箱内废气(含有油质)都要经过节气门或怠速稳定阀后才能进入进气歧管,然后进去气缸被燃烧掉;同时,经过空气滤清器后,空气中仍然含有少量的细微颗粒物(以尘土为主),这部分的颗粒物在经过节气门或怠速稳定阀时,极易和曲轴箱来的废气中的蒸气结合,附着在节气门或怠速稳定阀的表面,随着发动机的工作时间越长,积累得脏物越来越多,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直接影响到怠速,导致怠速不稳,同时也会增加油耗。 除了出现怠速不稳时需要清洗接节气门或怠速稳定阀外,未出现故障前也可以同正常维护一样,采取定期清洗,如果所在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尘土较多,建议每20000km清洗一次;使用环境比较清洁的地区,可以每30000~40000km清洗一次。
节气门体的清洗步骤如下:
1、将发动机暖机后熄火。拆卸节气门体,检查节气门体表面有无损伤。 2、堵住节气门体旁通道的进气侧,不要让清洗剂进入到旁通道内。 3、把节气门阀体浸泡在清洗剂内5min。 4、起动发动机使发动机怠速状态下运转1min。 5、拆卸空气旁通道口。 6、安装空气管。
7、拆开蓄电池负极搭铁线10s钟后连接。 8、调整转速调整螺钉。
7.3 曲轴箱通风装置的保养与维护
1、定期检查各通气管道,尤其是抽气管的连接是否牢靠,有无漏气或堵塞。 2、检查单向阀是否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尤其察看单向阀是否发卡、漏气
第 19 页 共 27 页
和堵塞),必要时清除积炭,清洗疏通。
3、机油加注筒上的小空气滤清器要定时清洗维护,清除油胶和尘污,不得影响曲轴箱的空气对流。
4、定期维护发动机空气滤清器,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早期故障不易发现,这就需要定期检查维护;同时必须熟悉通风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特征,以保证发动机良好的工作性能。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汽车已经非常普及了,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发动机是汽车的生命主宰,只有发动机正常工作,同时对发动机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汽车才能长久的为我们服务,这样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
5、曲轴箱通风阀(PCV阀)的检查 (1)(从摇臂盖安装侧)的位置插入细棒到PCV阀,前后移动细棒以检查柱塞的移动状况。 (2)如果柱塞未移动,则表示PCV有阻塞,须清洁或更换PCV阀。
7.4 三元催化器的保养与维护
三元催化器是把排气中对大气有害的CO、HC、N的氧化物等废气转化为对大气无害的CO2,水、氮气等物质,从而达到排放法规要求的重要部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否则可能导致催化器过热损坏,净化功能因过负荷而急剧下降,引起环境污染,甚至有引起火灾的危险。 三元催化器堵塞是很普遍的问题,特别是道路拥堵、燃油品质较差的地区。三元催化器堵塞不仅造成车辆油耗增加、动力下降、尾气超标,更严重的能让排气管烧红,造成车辆自燃。 三元催化器堵塞的内外在因素 三元催化器堵塞的内在因素是: 三元催化器载体上贵金属催化剂对硫、磷、一氧化碳、未完全燃烧物、铅、锰等分子有强烈吸附作用,很容易形成成份复杂的化学络合物。 同时贵金属催化剂强烈的氧化催化作用,使吸附的不完全燃烧物更容易氧化、缩聚、聚合形成胶质积炭,造成三元催化器堵塞。
三元催化器堵塞外在因素有:
1、燃油:含硫量高的燃油容易形成化学络合物造成堵塞,使用含铅或含锰抗爆剂、油质差、胶质多的汽油容易堵塞三元催化器。我国已严禁使用有铅汽油,但有些地区仍在违法使用含铅抗爆剂。发达国家已禁止使用含锰抗爆剂的汽油,但我国部分地区仍有使用。乙醇汽油在燃烧室容易形成积炭,同时又对进气系统、燃烧系统胶质积炭有冲洗作用,冲洗下来的胶质积炭很容易堵塞三元催化器。
2、道路:汽车在加速、减速状况下产生不完全燃烧物最多,长期在拥堵道路上行驶容易造成三元催化器堵塞。
3、喷油嘴、进气道免拆清洗养护:清洗过程中冲洗下来大量胶质积炭造成三元催化器堵塞,这也是车辆进行喷油嘴、进气道免拆清洗养护后油耗增加的原因。
第 20 页 共 27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发动机的维护与保养(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