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60-156)×3=172(下)。
【例3】从11到20十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再加上2000,等于从( )到( )这十个连续自然数相加的和。
【分析与解】我们容易算出:11+12+13+……+20=155,155+2000=2155。 要想知道2155是从( )到( )的十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只要知道其中最小的数或最大的数是多少就行了。我们可以用“削平”或“补齐”(也就是“移多补少”)的技巧来解。设这十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小的为a1,它后面的9个连续自然数依次为a2,a3,a4,??a8,a9,a10。这9个数比a1分别大1,2,3,……8,9。如果把这些9个数的和减去,那么原来的十个数都和a1相等了,这就是“削平”,如图5-1:
由于a1+a2+a3+……+a10=2155,可知“削平”以后,有 10×a1=2155-(1+2+3+4+……+9) 即10a1=2110 a1=211 从而可求出: a10=a1+9 =211+9 =220
“移多补少”一般用于解“平均数应用题”,它的优点是简单灵活,便于心算。
【例4】某工厂一周内生产机器的台数统计表如图5-2,请你把星期三、星期四的产量算出来。
【分析与解】由“平均每天生产79台”可知,把六天中日产量超于79台的“移出”一部分(多出的一部分),“补到”日产量不足79台的几天后,每天都是79台。可以这样移:
星期一的89台中移出10台,使星期一为79台(多10台);
星期六的85台中移出6台,其中5台给星期二,使星期二、星期六都是79台(还多1台);
星期五的81台中移出2台,使星期五也是79台。 现在,星期一、二、五、六都是79台,多出的是: 10+1+2=13(台)
补给星期三和星期四。
可以肯定星期四原有78台,如果是68或比68少,那么,一共多的13台不够;如果是88台或更多,那么,平均日产量就超过79台。这样,星期四需要补1台。星期三需要补 13-1=12(台)
21
星期三原有 79-12=67(台)
【例5】有6个木工和一个漆工完成了一套家具生产任务。每个木工各得200元,漆工的工资比7个工人的平均工资多30元。漆工得了多少元钱?
【分析与解】根据“移多补少”的原则,漆工比平均工资高出的30元,分别补给6个木工以后,6个木工的平均工资恰好应该是7个人的平均工资: 30÷6=5(元)
从而,7个人的平均工资应是: 200+5=205(元) 漆工的工资是: 205+30=235(元) 【思考题】
1.在迎新年的寿星联欢会上,有16位老寿星围坐在一起,他们的年龄恰好是16个连续自然数,而且30年后他们的年龄之和又恰好是1992。其中最老的寿星是多少岁?
[提示:模仿例3的思路。]
2.在三场击球游戏中,阿丽丝的分数分别是139、143、144,为了使四场得分的平均分数为145,第四场阿丽丝应得多少分?[提示:由前三场的得分都比平均分低,需补足145,想“应补的分数+平均分=第四场得分”这个关系。]
3.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8个面包,平均分着吃,甲拿出5个面包的钱,乙付了3个面包的钱,丙没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4角钱,问甲应收回多少钱?(以分为单位)
[提示:由“丙应该拿4角钱”可知,8个面包共值40×3=120(分),每个面包值120÷8=15(分),每人应拿出15×3=45(分);又由一共买了8个面包(不够9个)“三个人平均分吃”可知,每人所吃的面包不到3个。这样丙拿出的4角钱中既有甲的,又有丙的。] 6 等量代换
小朋友们一定都知道曹冲(曹操的小儿子)称大象的故事吧。曹冲用一条船,让大象先上船,看船被河水水面淹没到什么位置,然后刻上记号。把大象赶上岸,再把这条船装上石块,当船被水面淹没到记号的位置时,就可以判断:船上的石块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为什么大象的重量可以换成一船石块的重量呢?因为两次船下沉后被水面所淹没的深度一样,只有当大象与一船石头一样重(重量相等)时,才会淹没得一样深。
“曹冲称象”不是瞎称的,而是运用了“等量代换”的思考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
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例1】百货商店运来300双球鞋,分别装在2个木箱、6个纸箱里。如果2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想一想: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球鞋?
【分析与解】我们根据“2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球鞋一样多”,把木箱换成
22
纸箱,也就是说,把300双球鞋全部用纸箱装,不用木箱装。根据已知条件,2个木箱里的球鞋刚好装满4个纸箱,再加上原来已装好的6个纸箱,一共是10个纸箱。这样,题目就变为“把300双球鞋平均装在10个纸箱里,平均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可以求出每个纸箱装多少双球鞋。也就能求出一个木箱装多少双球鞋。 300÷(2×2+6) =300÷10 =30(双) 30×2=60(双)
答:每个纸箱里装30双球鞋,每个木箱里装60双球鞋。
想一想:如果把纸箱换成木箱,假如300双球鞋全部用木箱装,应该怎样解答?
【例2】如图6-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求出最大的长方形的周长。
【分析与解】因为中间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边相等,所以DF=FE=BE=BD①长方形ABDC的周长为7×2=14(厘米),长方形EHGF的周长为5×2=10(厘米),又因为最大的长方形AHGC的周长等于: AB+AC+CD+DF+FG+GH+EH+BE ②
根据①式对②式进行等量代换,就得到所求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正好等于长方形ABDC的周长加上长方形EHGF的周长。 所以,图6-1中最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7×2+5×2=24(厘米)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列成各种等量关系式:
鱼头重量=鱼尾重量+鱼身重量×1/2…………………① 鱼身重量=鱼头重量+鱼尾重量………………………②
鱼重量=鱼头重量+鱼身重量+鱼尾重量 将①式代入②式得:
23
【例4】甲乙两数之差是16.65,如果将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与甲数相等,求甲、乙两数。
【分析与解】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一个数就扩大10倍。乙数扩大10倍后才与甲数相等,可见甲数是乙数的10倍。 把题目中的条件简写成这样的两个关系式:
甲数-乙数=16.65……………………………………① 乙数×10=甲数………………………………………② 由②式可知用“乙数×10”可代换甲数,所以①式可变成: 乙数×10-乙数=16.65, 乙数×(10-1)=16.65。
由此,我们可得出这道题的解答方法: 乙数:16.65÷(10-1)=1.85, 甲数:1.85×10=18.5。
如果把题目要求的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那么用代换法消去未知量的过程就一目了然了。
【例5】用两台水泵抽水,小水泵抽6小时,大水泵抽8小时,一共抽水312立方米。小水泵5小时的抽水量等于大水泵2小时的抽水量,两种水泵每小时各抽水多少立方米?
【分析与解】设小水泵每小时的抽水量为X立方米,大水泵每小时的抽水量为Y立方米。根据题意,有
把①式改写成
6X+4×2Y=312……………………………………… ③ 把②式中的“2Y”用“5X”代换,③式可写成 26 X=312
解方程,得 X=12
由X=12 可知 5X=60,用它代换“2Y”可得 2Y=60 Y=30
这就是说,小水泵每小时抽水12立方米,大水泵每小时抽水30立方米。 【例6】图 6-2中,正方形面积是50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4
【分析与解】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必须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和扇形的面积,然后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扇形的面积求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已知道,扇形的面积还不知道。要求出扇形面积必须知道扇形的半径,而扇形的半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从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边长,小学阶段没有学过,怎么办呢?如果把计算扇形面积的公式“S=πr2÷4”认真观察、思考一下,就不难发现这里的r2恰好是正方形边长的平方,就等于正方形的面积50平方厘米。所以,计算扇形面积只要用“50”代换算式中的r2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求出半径r的长度。因此,这道题可列式解答如下: 50-3.14×50÷4 =50-39.25
=10.75(平方厘米) 【思考题】
1.在图6-3中,梯形的下底是6厘米,高3厘米,DF=2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提示:连接F、B,那么△BCE的面积与△BFE面积相等。]
2.在图6-4中,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厘米,S2=S4。求长方形AO1O2B的面积。
[提示:长方形AO1O2B是由S1、S2、S3、S4四个部分组成的,S长方形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学报十年精选题解题方法(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