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02#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二、测量工程
测量放线作为先导工序,应贯穿于各个环节,它是保证工程位置准确、主体结构外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是使主体结构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 1、 人员及仪器配置
根据工程特点,项目测量组由1名测量工程师和3名测量员工组成。配备激光经纬仪1台,水准仪2台,50m钢尺4把,全站仪一台。所用测量仪器必须经法定计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才可使用,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测量精确度,测量机具见下表。
序号 名称 1 2 3 4 5
2、 施测依据
建施总平面图中提供的本工程坐标;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坐标。 3、 工程控制点的设置
本工程属于多层建筑,占地面积较大,单层面积较大,用激光经纬仪测放出轴线控制线。在基础施工测量中采用外控法,由基坑周围已建立的轴线控桩直接引测;地上部分采用内控法,在首层每楼设置测控点。将控桩点引测进楼。控制点的布设按照《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网测角的方法与基准点联测,距离采用标准钢尺丈量,然后按自由网平差手段进行平差处理,确定改正数,归化后的点应重新进行检测,检测必须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控制点设置在一层楼板预埋钢板100mm×100mm×10mm上,在预埋钢板上划十字线,并在交点打洋冲眼,作好永久性标志,设500mm×500mm钢盖板保护,以便重复使用。首层以上各层在测控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设置预留洞200×200mm(激光束及锤球的通孔),并在留孔四周砌设高50mm的阻水圈,层层引测。 4、 轴线点的竖向传递
1)地上结构放线直接依据设在一层楼板上的平面控制网,其它楼层平面放线,根据规范要求,应从一层楼板控制网引测到各层,平面控制点的传递采用内控传递、外控监测,投点仪选用天顶仪。在控制点上方架设仪器,严密对中、整平,在控制点上方,在需要传递控制点的楼面预留孔处水平设置一块有机玻璃做成的光靶,光靶严格固定。仪器从0°、90°、180°、270°四个方向向光靶投点,用0.2mm的笔定出这4个点。若4点重合则传递无误差;若4点不重合,则找出4点对角线的交点作为传递上来的控制点。所有控制点传递完成后,则形成该楼面平面控制网。对该平面控制网进行角度观测
- 16 - 16
单位 台 台 台 把 把 数量 1 1 2 4 10 用途 使用部位 全站仪 经纬仪 水准仪 50m钢卷尺 小卷尺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02#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2″级激光经纬仪二测回)及边长量距(精度l/5000)。由观测成果作经典自由网平差,根据平差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若边长较差ΔS≤±2.0mm,角度较差Δβ≤±12″,则说明4点精度达标,只记录不作归化;若边长较差±2.0mm≤ΔS≤3.0mm,角度较差±12″≤Δβ≤±24″,则说明4点精度不够,必须归化;若边长较差ΔS>±3.1mm,Δβ>±24″,则说明投点精度不够,必须重新投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
2)每次向上传递投点时,必须3点以上,本工程根据施工段设置测控点,测控点必须构成几何图形,根据平面控制网控制点的布设,无论施工哪一段,都可根据其中的3个点确定位置,找出点与点之间的边角几何关系进行闭合校核。
3)楼面控制点引测完毕,把各相关的投影点相连即基准线,并将这些基准线平移至楼面各轴线。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和细部线。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施测完后,进行自检,合格后由专职人员复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复检。 5、 标高的传递
要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先要进行高程控制网点的联测,检查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确认无误后引测标高。
1) 标高基准点的测设必须正确,同一层不少于3点,以便于互相校核,每点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其平均值作为平面施工中标高基准点。
2) 根据基坑情况,在坑内设置标桩,将高程引测到标桩上,用红“△”标出,并标明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供施工时用。
3) 在首层南北两侧,采用10cm×10cm钢板制作,用钢针刻划出“十”字线作为基准点,为高程引测提供依据,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设计预留洞200mm×200mm(锤球的通孔),严禁覆盖,并严防杂物从洞口坠落。
4) 各层标高的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线,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也可位于中间层,加设标高基准点,以此向上传递。
5) 标高基准点每层不少于3个,用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注上标记,并要设在同一个水平标高上。
6、施工时的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
1)按设计要求,本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止进行观测。 2)本建筑物施工时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观测精度如下表:
沉降观测精度参考表 表9-1
标高中误差 等级 (mm) 二等 ±0.5 (mm) ±0.3 - 17 - 相邻高差中误差 观测方法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 线闭合差(mm) 二等水准测量 0.6n1/2(n为测站数) 17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02#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3)沉降观测点设置:在楼平面八角及每边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
4)当浇筑基础垫层混凝土时,在垫层平面位置埋设临时观测点,待稳固后及时进行观测。 5)待基础结构施工完工后将原临时观测点移至该底板上埋设,并及时进行观测。
6)直到±0.000时按平面布置位置埋设永久性观测点,每施工—层,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7)工程竣工后,第—年测四次,第二年测二次,第三年后每年测一次,直至下沉稳定为止,一般为五年。
8)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并与土建专业技术人员—同分析成果。具体详见《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7、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1)地面控制点布设完后,转角处线采用2”级电子经纬仪DJD2进行复测。各控制线之间距离采用红外测距仪DM-A5检测,经校核无误后进行施测。
2)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3)基础施工(即±0.000以下)采用悬吊钢尺法,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它控制标高点,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4)±0.000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其它细部轴线。
5)±0.000以上高程传递,采用钢尺直接丈量法,若竖直方向有突出部分,不便于拉尺时,也同样采用悬吊钢尺法。每层高度上至少设两个以上水准点,两次导入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否则独立施测两次。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因±0.000以上结构采用竖向与横向一次性砼浇筑施工,在固定的竖向钢筋上抄测结构0.500m控制点,以供结构施工标高控制,且必须校核无误。
6)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小线,特别是柱、砼墙体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7)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它墙体、门窗洞口尺寸。外窗洞口,采用经纬仪投测,以贯通控制线于外立面上,窗洞口标高的各层50线控制且外立面水平弹出贯通控制线,周圈闭合,保证窗口位置正确,上下垂直,左右对称—致。
8)室内装饰面施工时,平面控制仍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依据,标高控制引测建筑50标高线,要求交圈闭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9)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经纬仪投测上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贴砖控制校核。
10)外墙壁饰面施工时,以放样图为依据,以外门窗洞口、四大角上下贯通控制线为准,弹出方
- 18 - 18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02#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格网控制线(方格网大小以饰面石材尺寸而定)。 8、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1)基础工程 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 验槽 引测施工控制轴线桩(定位放线) 降水、护坡桩及土方开挖 基坑标高抄测 土方开挖边坡及标高控制 放槽边线砌保护墙 监理报验 砼垫层标高抄测 2)地上结构施工 监理报验 放基础底边线 底板防水及保护层 底板施工标高控制 地下结构底板上放线 监理报验 地下结构 顶板放线 监理报验 竖向钢筋绑扎 抄测结构50标高点(钢筋上) 模板及砼工程 在固定钢筋上丈量上一层结构50控制标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50控制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3)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9、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为保证误差在允许限差以内,各种控制测量必须按《城市测量规范》执行,操作按规范进行,各项限差必须达到下列要求
(1)控制轴线,轴线间互差 >20m 1/7000(相对误差);
≤20m ±3对于轴线小于±3mm。
(2)各种结构控制线相对于轴线≤±3mm。
- 19 - 19
放二次结构位置线 砌二次结构 抄测建筑50控制标高 其他项目施工 十四冶建设集团云南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02#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3)标高小于±5mm。
(4)垂直度层高≤8mm,全高1/1000且不大于3mm。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1)仪器各项限差符合同级别仪器限差要求。
(2)钢尺量距时,对悬空和倾斜测量应在满足限差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垂曲及倾斜改正。 (3)标高抄测时,采取独立施测两次法,其限差为±3mm,所有抄测应以水准点为后视。 (4)垂直度观测:若采取吊垂球时应在无风的情况下,如有风而不得不采取吊垂球时,可将垂球置于水桶内。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1)用于细部测量的控制点或线必须经过检验。 (2)细部测量坚持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3)有方格网的必须校正对角线。 (4)方向控制尽量使用距离较长的点。 (5)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 4)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改
(1)控制材料的复核措施按二、三的叙述中进行。
(2)细部放样采用不同人员、不同仪器或钢尺进行,条件不允许的可独立施测两次。
(3)外业记录采用统一格式,装订成册,回到内业及时整理并填写有关表格,并由不同人员将原始记录及有关表格进行复核,对于特殊测量要有技术总结和相关说明。
(4)有高差作业或重大项目的要报请相关部门或上级单位复核并认可。 (5)对各层放样轴线间距离等采用红外测距仪校核,达到准确无误。 (6)所有测量资料统一编号,分类装订成册。 5)仪器的使用、保养和维修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怀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现场使用时,司仪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8)测量人员负责检查仪器的使用及保管情况,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9)测量员应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伞。
- 20 -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昆明云锗102号厂房施工组织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