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其他三种桉树,且比其他三种更耐低温。
CK 河红桉
DH.32 U一6 广林9
5
0
—5
—10
—1S
.20 处理温度(℃)
图4-7不同处理温度条件下桉树叶片叶绿素初始光能转化效率的变化 Fig.4-7The change of on the maximal efficiency of PSIIphotochernisITy妊0F0 in
chlorophyll at
the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 level
9 S 河红桉
8 S 7 5
DH.32
U—6 广林9
6 一‰,
5 S
S 4 S a( 1
2
3 4 5 6 处理时间(d)
图4—8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桉树叶片叶绿素初始光能转化效率的变化 Fig.4-8 The change ofon the maximal efficiency ofPSII photochemistry(Fv/Fm)in chlorophyll athe different time t
level 从图4.8中可以看出,低温处理过程中,河红桉的FJF,下降的程度比其他三种 对照组幅度要小,并且平缓,说明河红桉受低温持续时间的影响要小于其他三种桉树。 (3)低温胁迫对桉树叶片非循环光合电子传递速率的影响。①PSII为实际光化学 效率。在凡之后,用一适量的引起光合活性的光化光(PFD=600 umol?m之?s-1)对叶片 照射进行光适应,使处于氧化态PSII中心的受体QA部分被还原,得到稳态荧光Ft,
再用饱和光(PFD>3000um01。m?2?5-1)激发,得到光适应条件下的最大荧光‰7)。。 OPSII是在光照条件下开放的PSII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的效率,更能实际、准确的反 映实时的叶片光合效率。
玑n
河红桉
n仇0 n
DH.32
U击 n n 广林9
n弘弱弘驼n鸪拍M砼0.2 0.18 0.16 0.14 0.12 0.1 a( S 0 一S —10
.15
-20 处理温度(℃)
Fi94-9 The change 图4-9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桉树叶片叶绿素实际光转化效率的变化 ofactualefficiency of PSlI photochemistry yield in chloroon the different low temperaphyll ture
level O.38 0.36 O.34 桉
2 O.32 0.3 0.28 9 0.26 0.24 O.22 0.2 0.18 0.16 0.14 0.12 0.1
CK l Z 3 4 5 6 处理时问(d) 图4-10不同时间处理条件下桉树叶片叶绿素实际光转化效率的变化 Fi94—10Thechangeofactual efficiencyofPSIIphotochemistryyieldin chlorophyll onthedifferenttimelevel 从图4-9中可以看出,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各品种桉树的II值变化幅度较大, 总体来说,河红桉的OPSII值下降平缓,而其余三种有显著的下降趋势。从图4.10 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低温处理时间下,四种桉树的q)PSII值均有下降,但河红桉的 OPSII值下降幅度较其他三种小且平缓。
(4)低温胁迫到桉树不同品种叶片光化学猝灭动态变化的影响
0.55
Fi94?ll0.5 0.4S 0.4
035 最0.3
0.25 0.2 0.1S 0.1 处理温度(℃) 图4一”不同处理温度处理条件下桉树叶片叶绿素光化学猝灭值的变化 The change ofthe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伍eient(qp)on the different low temperature level
0.5S
0.S
0.4S
0.4
毒0.35 0.3 0.2S 0.2
0.15
Fi94?12处理时间(d) 图4-I 2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叶绿素光化学猝灭值的变化 The change ofthe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coefficient(gP)at the diffelevel rent time 卯为光化学猝灭系数。荧光到达R?后,光合酶系统被充分活化,PSII还原侧 的还原态的电子受体QA被充分氧化,引起荧光强度的猝灭,这种猝灭与C02的同化 有关,所以称为光化学猝灭。光化学猝灭反映的是PSII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 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要保持高的光化学猝灭就要使PSII反应中心处于开放状态, 所以光化学猝灭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PSII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光化学猝灭反映 了PSn原初电子受体QA的还原状态,它由QA重新氧化形成。光化学猝灭系数卯愈 大,QA重新氧化形成还原态的QA的量也愈大,从而PSII的电子传递活性愈大。
光化学猝灭值与实际光能转化效率一致。从图4—11中可以看出,河红桉的卯下 降幅度较其他三种小。从图4.12中可以看出,河红桉卯值在第5天时下降明显,而 DH.32与U.6在第4天急剧下降,广林9在处理后的第3天驰值开始急剧下降。说
明河红桉的耐寒能力比其余三种更强。 31
5
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1.1桉树引种驯化
本试验所用的4种桉树引自澳大利亚南部高海拔地区,再经过河南省林业厅种苗 公司2年的抗寒驯化,因此4种桉树具有一定的抗寒适应性。2005年试验观察发现, 4种桉树都能度过合肥地区的严寒,其中河红桉表现最为突出,1年生的河红桉高生 长可达2m以上,地径达4.5cm以上;4年生的河红桉平均树高可达10m以上,平均 地径近7crn。 进一步的试验表明,经过2004年寒害4种的桉树都有一定的保存率,其中河红 桉达到了70%以上。在2008年河红桉在近50年来少见的低温降雪下保存率更是达到 了100%。经过长达4年多的跟踪调查,说明河红桉对合肥地区的生长环境已具备初 步的适应性,可作为下一步合肥及其相近地区桉树引种的重点树种。
5.1.2河红桉扦插繁育
插穗生根首先必须进行根原始体的分化,对插穗中含量不足而且又是生根所必需 的物质进行补充,可以提高插穗的生根能力。很多种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细胞分裂 素、赤霉素和抑制剂(如脱落酸等)乙烯等都影响根的生长,而植物生长激素中对细 胞分化起重要作用的是生长素,它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生根和抑制侧芽的作用。 生长素有时单独作用,有时可与其他激素协同作用。最重要的植物生长素是吲哚乙酸 (IAA),如今人工合成生长素如萘乙酸(NAA)、吲哚丁酸(mA)等在农业和园艺 上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除了以植物生长激素处理作为生根促进处理的主体外,还可 用维生素、糖类、含氮化合物等进行处理,这些物质的补充适用范围虽然有限,但仍 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以糖类、维生素和植物生长激素并用处理较好,在并用处 理中,关于处理顺序,除把糖类混入植物生长激素中进行处理,也可在糖类处理之后 再用植物生长激素处理。对于生根不良的树种,高锰酸钾和硝酸银处理都可促进植物 生根。插条基部刻伤对某些种扦插生根有好处,受伤的组织刺激细胞分裂同时产生根 原基【191。
由本实验结果表4.9中可以看出各因素对河红桉生根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 为B>D>A>C,即IBA>处理时间>NAA>蔗糖。其中B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极显著,D 显著,说明吲哚乙酸对促进河红桉的生根是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激素的处理时间的 长短,而蔗糖处理对桉树生根主要起辅助作用。同时由图4.1可以得到无机盐及生长 因子的最佳组合为A2BIC2D3,即NAA为500ppm;IBA为300ppm;蔗糖为0.4%;
3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桉树在合肥地区的引种栽培与抗寒性研究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