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要求佩有API标志的阀门产品供应商才能有资格参加投标。除API认证之外,通行的阀门行业国际质量认证还包括:ISO认证,美国ASME认证,欧盟CE-PED认证、ATEX认证、TALUFT认证,以及俄罗斯GOST认证等等。
以上质量认证主要是从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设计标准、生产和检验设备配套以及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对阀门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对阀门生产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认证标准,存在较高的进入门槛。
第三节 合格供应商资格
阀门作为重要的系统控制设备,对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几乎所有的国际级最终用户都将其作为关键设备来管理。因此,大多数的国际级最终用户对阀门供应商有着严格的筛选程序,制定了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制度。这些用户通常在企业规模、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售后服务等诸多领域对阀门供应商进行数轮考核,只有通过最终考核的阀门供应商才能取得合格供应商资格。最终用户进行采购时,只选择取得资格的供应商的阀门产品。并且,合格供应商资格也存在不同层次,越高端的阀门产品,其合格供应商资格越难以取得。
以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DutchShellGroup)为例,其制造商审核包括:质保体系审核,技术图样和工艺文件审核,以及产品原型实验认证审核等三个主要步骤。并且批准有严格的产品范围设定,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制造商的产品制造能力,先批准其比较简单的通用阀门,依据制造商的表现,逐步放宽批准范围,每一步骤都有非常详细的程序文件要求,一个阀门制造商至少需要3至5年的审核过程才能正式成为其合格供应商。
第四节 技术壁垒
中高端阀门通常在严苛的压力、温度、腐蚀、放射、有毒等环境中作业,此类阀门在生产工艺、材料技术以及检验技术方面均有非常高的要求。以核电阀为例,核级阀门在前期研发的基础上,还需要在模拟核电站的环境中对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进行充分验证。核电站模拟实验室需要通过普通设备模拟核电站级别的压力、温度等,需要的设备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单次实验费用高。为使阀门产品达到终端客户的质量标准,生产企业需要在人员、技术
23
和研发领域拥有深厚的积累。
第五节 产品安全使用业绩
最终用户除对阀门供应商设置合格供应商资格以外,还会对供应商相关产品以往的安全使用业绩进行考察。在某些特殊领域,例如核电设备、油气管线等领域,最终用户出于产品质量和耐用性方面的考虑,一般对相关产品以往的安全使用业绩做明确要求,通常不会选用没有使用纪录的产品。因此,产品安全使用业绩的要求为新企业、新产品进入市场形成了较高的难度。
第六节 资金壁垒
中高端阀门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和实验室、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精密的检验仪器。因此,进入中高端阀门生产行业,初始和后续投入巨大,对企业的资金实力要求很高。
24
第七章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第一节 有利因素
一、国家产业政策推动阀门行业发展
阀门行业属于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将在较长时期内对行业采取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措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提出,“基础件制造水平得到提高,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关键自动化测控部件填补国内空白,特种原材料实现重点突破”的规划目标。
二、国产化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制定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国产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稳定在70%左右的规划目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重大装备国产化的政策要求先后制订和部署了相关领域重大装备的阀门国产化方案。在“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百万吨乙烯改造工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煤化工、大型船舶、城市污水处理等重大工程装备项目上,装备国产化的政策都得到了有力贯彻,为我国阀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三、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考虑到国内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能源、电力、化工、冶金、造纸、水处理等行业,仍将有包括“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在内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阀门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将会带动国内阀门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
25
四、跨国公司全球采购和阀门行业的产业转移
采购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大的成本领域,采购质量的优劣和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通过全球采购,企业可以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和供应商产品质量的提升,在降低总成本的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如今全球采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取最大利润的重要手段,是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随着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全球阀门行业产业转移的趋势日渐明显。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成本优势,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阀门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而且,国内阀门企业的技术实力不断提高,已经基本能够适应全球多层次阀门应用领域的技术参数要求。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中国列为阀门产品全球采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为国内具有较强实力的阀门企业创造了很大的商机。
五、清洁能源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经逐步成为全球经济的共识。清洁能源将是阀门行业发展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目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和工业化国家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核电和天然气作为一种被全球广泛认可的清洁能源形式,未来将会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期,阀门在清洁能源领域内的应用也将实现快速增长,清洁能源领域的阀门需求将成为未来阀门市场发展的新引擎。
六、生产工艺和材料技术不断成熟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除某些特殊领域外,国内制造商与国外制造商之间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且,随着国内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阀门行业在生产用机床、生产用材料等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不仅使国内阀门行业在产品质量、产品种类等方面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而且降低了国内阀门产品的成本,有助于国内阀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6
第二节 不利因素
一、低端阀门市场竞争激烈
从市场层次上看,国内阀门企业大多处于阀门行业的低端市场。低端市场的阀门产品通用性强,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较低,行业企业众多,行业整体呈现高度竞争态势,市场集中度很低。随着行业新进入者的不断增加,竞争将更为激烈,低端阀门市场的利润水平也将有所下降。
二、销售渠道单一
目前我国阀门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约有 40%的生产能力放空。由于国内阀门行业销售渠道普遍的同质化,产品高度饱和,使得销售成本较高、利润低,缺乏竞争优势。
三、管理水平低下
我国阀门企业机制不活、技术管理水平低、管理人才短缺,很难跟上国际标准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阀门企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加强管理,培养人才以此武装自己,对抗外企,已势在必行。
四、技术含量不高
我国阀门产品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对于高端产品的研发水平不高。差距主要表现在:目前国内阀门行业技术水平只相当于国外90年代初的水平。成套水平低,如目前仅能满足20~30万kW的火电站和45万t/a乙烯装置配套用阀。而60万kW的火电站用阀,70万t/a甚至100万t/a乙烯装置用阀,仍然需大量进口。一些高温高压和耐强腐蚀的产品无法生产,
海洋石油开采使用的阀门要求10~15年不泄漏,我们也基本达不到这种要求。长途管道输送主线还都用的是国外产品,国内产品只能用在支线上。
五、阀门市场尚不成熟
随着中国用户采购行为的日趋理性化,品牌与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独资、合资企业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同时,独资、合资企业又不断通过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方式蚕食着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中国阀门企业的“小门小户”及中国阀门产品的“鱼龙混杂”。
2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民用阀门市场细分研究报告 2012.12.15(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