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平法知识问答(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部钢筋才可连通布置。

● 墙问题(26): 1、《00G101图集》只有一种―暗柱‖,而现在《03G101图集》变成许多种暗柱,请问这在理论上和工程实践上有什么意义? 2、请问―约束XX柱‖和―构造XX柱‖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到―约束XX柱‖?什么时候用到―构造XX柱‖?

3、请问―λv区‖和―λv/2区‖各代表什么意义?其配筋特点有何不同?

4、―配筋特征值λv‖的数值―0.2‖有什么用?还可能取什么数值?

5、―约束XX柱‖有―λv区‖和―λv/2区‖,而―构造XX柱‖只有―Ac‖区,是否这就是它们的区别?―Ac‖区的意义是什么?与―λv区‖有何不同?

6、《00G101图集》的暗柱就是现在的―构造XX柱‖,对吗?

7、G101图集历来使用的是―抗震等级‖而不是―设防烈度‖,而《03G101图集》第18页表中用到―一级(9度)‖和―一级(7、8度)‖?请问―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有什么联系?(比如说,一级抗震等级对应哪些设防烈度?二三四级抗震等级又分别对应哪些设防烈度?) ■ 答墙问题(26):

1、新规范GB50010—2002与89规范在剪力墙规定上的主要区别,一是在整体上提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概念,二是在部分上明确了―暗柱、端柱、翼墙、转角墙‖(见GB50010—2002第195页第11.7.15条和第196页第11.7.16条)。03G101-1的规定,主要与新规范规定相对应,同时引导设计师正确理解和应用新概念以及为施工提供标准构造。 2~5、由于大学教科书也在修编,以及全国结构界仍在消化规范提出的新概念(可能还有不同观点),如果提问者对此尚未初步接触,答复及理解这几个问题均比较困难,故请提问者参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的有关章节和后面的条文说明。 6、不完全是。

7、在同样的设防烈度下,由于结构的高度、结构体系不同,其抗震等级亦不同。就是同一座采用框剪结构体系的建筑,其框架柱与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也可能不同。规范对混凝土结构地震作用分析以及构造规定,都是按抗震等级划分的。国家标准设计必须与国家规范保持一致。

● 梁问题(5):框架梁钢筋锚固在边支座0.45LAE+弯钩15D,可否减少弯钩长度增加直锚长度来替代?

■ 答梁问题(5):不允许这样处理。详细情况请看―陈教授答复(二)‖中的―答梁问题(2)‖。

● 梁问题(6):(1) 《03G101-1图集》第19页 《剪力墙梁表》LL2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负数。如:第3层的LL2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1.200 , 即该梁的梁顶面标高比第3层楼面标高还要低1.2m ,也就是说,整个梁的物理位置都在―第3层‖的下一层(即第2层上)。既然如此,干脆把该梁定义在―第2层‖算了(此时梁顶标高为正数),何必把它定义在―第3层‖呢?

(2) 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同一表格的LL3梁上,该梁的―梁顶相对标高高差‖为 0 (表格中为―空白‖),这意味着该梁顶标高与―第3层‖的楼面标高一样,即该梁整个在三层的楼面以下,应该是属于―第2层‖的。

(3) 在―洞口标注‖上也有―负标高‖的问题。同一页的―图3.2.6a‖上,LL3 的YD1洞口标高为 -0.700(3层),该洞 D=200 ,也就是说整个圆洞都在―3层‖的下一层(2层)上,既然如此,何必在―第3层‖上进行标注呢?

以上提出这些―负标高‖问题,主要影响到―分层做工程预算‖。因为在分层预算时,是以本

楼层楼面标高到上一层楼面标高之间,作为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因此,上述的(1)、(2)、(3)都不是―第3层‖的工程量计算对象。不少预算员都对上述的―负标高‖难以理解。所以,我认为,上述(1)、(3)的―负标高‖可以放到下一楼层以―正标高‖进行标注。 上述意见妥否?或许有些道理没考虑到?特此请教。 ■ 答梁问题(6):这个问题看似不大,实际并非小问题。 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与结构师的协同工作,但在―层的‖定义上,建筑与结构恰好差了一层。建筑所指的―某‖层,实际是结构计算模型的―某减一‖层。例如:一座45层的楼房,建筑从第37层起收缩平面形成塔楼,此时,结构分析时其结构转换层是第36层而不是第37层(关于这一点要引起结构师的注意,搞错的情况并不少见)。 建筑设计的某层平面图,是从该层窗户位置向俯视的水平剖面图。例如:建筑学专业有首层建筑平面布置图,而结构专业通常为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亦为俯视图),且结构意义上属于第一层的梁(与第一层的柱刚接形成第一层框架且承受二层平面荷载的梁)在基础平面(俯视)图上是看不到的,实际设计时也不在该图上表达。

搞建筑设计,建筑学专业是―龙头‖,结构师有必要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师保持一致,以使建筑师与结构师对话方便。因此,某层结构平面布置图应当与该层的建筑平面布置图相一致。在层的定义上与建筑学专业保持一致后,结构所说的某层梁,就是指承受该层平面荷载的梁(站在该层上,这些梁普遍在―脚下‖而非在―头顶之上‖)。

为将结构平面的―参照系‖确定下来,03G101-1对―结构层楼面标高‖做出了明确规定(详见第1.0.8条),并对―梁顶面标高高差‖也做出明确规定(详见第3.2.5条三款和第4.2.3条六款)。 以上规定已经受了全国十几万项工程实践的检验,结构设计与施工未发生普遍性问题,但对施工预算员则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完美的(哲学意义上的美都是带有缺陷的美),这也许正是―平法‖的缺陷之一。

● 墙问题(13):问:03G101-1第47页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在有端柱时,直锚长度小于Lae时,要求端部弯折15d,当剪力墙钢筋较大时,例:25,弯折长达375mm,施工很不方便,此处可否采用机械锚固,锚固长度可折减为0.7Lae,直锚即可满足要求。 ■ 答墙问题(13):可以采用机械锚固,但有两个条件:1、不适用于墙面与端柱的一个侧面一平的该侧墙面的水平筋;2、水平筋要伸至端柱对边后再做机械锚固头(如果伸至对边≥laE或≥la,则可不设弯钩与机械锚固头)。

● 墙问题(14):问:水平筋在丁字、拐角的做法,哪种符合要求?(见图1、2) ■ 答墙问题(14):两种做法,左边的符合要求。左边的做法能够保证混凝土对钢筋比较好的―握裹‖,这对于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 墙问题(15):剪力墙暗梁主筋遇暗柱时的锚固计算起点? ■ 答墙问题(15):暗梁与暗柱或端柱相连接,暗梁主筋锚固起点应当从暗柱或端柱的边缘算起。

● 综合问题(4):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个人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 答综合问题(4):请注意规范用语―不应小于‖的意义。大学教科书中是―=‖概念,而工程规范和规程是―≥‖的概念,因此,可以伸至支座中心位置。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正常情况下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当为抗震设计时,通常板不

作为耗能构件,因而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分配,仍然按非抗震设计,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亦受压;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便其伸入支座长度为5d,通常也是安全的。执行规范规定时,应特别注意―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 ● 综合问题(1):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 答综合问题(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 综合问题(2): 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 ■ 答综

评分 回帖 引用 删除 5楼[楼主] 碧海青天 [吧主] 荣誉:0 经验:361

● 墙问题(16):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中锚固长度满足要求时能否采用直锚,不做15d弯钩? ■ 答墙问题(16):按03G101-1规定,在端柱中可以,但在暗柱中不可以。 本问题的实质是―剪力墙水平筋是否允许与暗柱箍筋搭接‖的问题。暗柱并不是剪力墙墙身的支座,其本身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如果允许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箍筋搭接,需要有两个条件:1、暗柱箍筋配置是否考虑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2、将暗柱箍筋配置量除去自身主要功能所需部分外,其余量是否―不小于‖剪力墙水平受剪钢筋配置量?

关于条件1:剪力墙水平钢筋的功能是当横向地震作用产生时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受剪强度,且其配置量系按总墙肢长度考虑,并未扣除暗柱长度;剪力墙暗柱箍筋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剪力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混凝土设计规范》关于暗柱箍筋的配置规定与计算公式中,并未包括或未明确包括其受剪要求,因此,如果设计工程师为专门考虑的话,条件1不成立。关于条件2:由于条件1的模糊性,因此,无法对条件2做定量描述。

由上所述,当两个条件都不确定时,不可轻易地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普遍允许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按搭接考虑,但具体工程的设计者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03G101-1中的规定进行变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应当有这个权力。

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行规范要求在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可长达1/4墙肢长度,两头加起来达到墙肢长度的一半,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的相关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最迟到下一次修版时将有所改变。

● 墙问题(17):图集中要求拉筋必须同时拉住(暗柱)主筋和箍筋,如果因此在施工中造

只看此人

2007.09.17 22:37

成拉筋露筋现象时能否改为只拉住主筋?

■ 答墙问题(17):首先明确―拉筋‖与―单肢箍‖的概念。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而单肢箍仅要求拉住纵向钢筋。标准设计也要遵守国家规范要求,规范明确规定在剪力墙暗柱中设置拉筋。

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钢筋―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应属正常现象。

评分 回帖 引用 删除 6楼[楼主] 碧海青天 [吧主] 荣誉:0 经验:361

● 墙问题(18):03G101-1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够时,做法为直锚0.4Lae,弯锚15d,此时弯折长度较长,此处可否采用03G329-1做法,即在保证直锚大于0.4Lae的条件下,弯折长度为Lae-直锚长度。

■ 答墙问题(18):这样做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尚未见相应的试验数据。

如果设计者选用了03G329-1,可以这样做。03G101-1是否进行调整,拟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

● 墙问题(19):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柱边?(在水平方向柱子长度远大于lae时) ■ 答墙问题(19):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剪力墙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另外请参考―答墙问题(16)‖。

● 墙问题(20):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的关系如何? ■ 答墙问题(20):连梁LL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直径相同且在同一高度时,能通则通,否则各做各。

● 墙问题(21):门洞高度范围的独立暗柱要否设置水平筋? ■ 答墙问题(21):不设置,因为独立暗柱全高范围已设箍筋。

● 墙问题(22):在P48页左上角―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中,标注了―墙柱或墙身‖,是不是说墙柱顶部纵向钢筋构造也是锚入屋面板或楼板LaE(La)?若是如此,那么在同页注中第一条:―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该如何解释?抗震情况下,端柱.小墙肢顶部纵向钢筋是该按P37.38页处理还是依据本页顶部构造?

■ 答墙问题(22): 墙柱有多种(见03G101-1第12页),48页―注‖将端柱和小墙肢拿出来另说系描述其特殊性。端柱通常与框梁相连,但小墙肢未必,将两者放到一起规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抗震情况下,端柱或小墙肢顶部与框架粮相连时,应按37、38处理;顶部无框架梁时,应按48页处理(构造顶部已注明了―屋面板或楼板‖)。

只看此人

2007.09.17 22:38

● 梁问题(7):在03G101第29页中第4.5.1条中\当梁的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为0.1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可是在00G101中第23页,却规定的统一取为0.05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请问陈总这两个取值一哪个为准,是03G101修改了以前的数据?还是印刷上的错误? ■ 答梁问题(7):以03G101-1为准。应当注意,结构设计师在采用该措施时,一定要细致地分析。

钢筋的截断点无论定在何位置,都是一个―参照点‖。结构设计师要从该参照点往跨内推算出:1、该点距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的距离;2、该点距抵抗弯矩图上―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长度‖的距离。两个距离推出后取较长者,并以此决定截断几根钢筋。因此,截断点位置距离支座边缘的多少,均不会影响梁的安全度。

00G101提出该项措施,处于以下考虑:1、当梁的正弯矩配筋较多时,例如配置两排甚至三排正弯矩钢筋,没有必要全部锚入支座;2、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内的钢筋―安排‖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把不必要的钢筋也锚入节点,十分拥挤,严重影响节点的刚度;3、把不需要锚入节点的钢筋在节点外截断,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由以上思路出发,似乎只要将不需要的钢筋从节点外断开就可以达到目的,于是确定了截断点距支座边缘1/20净跨值。但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在0.05ln位置截断一部分钢筋,距离支座很近,可能会影响伸入支座的钢筋的受剪销栓作用,如果距离大约一个梁的高度,即1/10净跨值,对受剪销栓作用的影响就很小了。应该说,03G101-1的规定在概念上更趋于合理。

当然,究竟截断几根钢筋,既要符合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受力要求。现在的问题是,规范对此并未―直接‖做出明确的规定。应该理解的是,规范不会去―包打天下‖,也不可能做到―包打天下‖,结构方方面面问题的处理,还要依据结构基本理论、概念设计和经验。前面所述―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和―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位置再加上―适宜的长度‖就需要结构设计师细致地分析而后决定。

评分 回帖 引用 删除 7楼[楼主] 碧海青天 [吧主] 荣誉:0 经验:361

● 梁问题(8):请教陈总,在03G101-1中,楼层框架梁纵筋构造分一二级结构抗震等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两种构造,我对照半天,硬是没看出一二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构造有什么区别,请陈总指教。若是没区别,何不合并?像屋面框架梁一样。

■ 答梁问题(8):二者的确没有区别,可能会在下一次修版时合并。

03G101-1修编初稿和中稿的一、二级抗震等级与三、四级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将35页右上角的构造规定用于一、二抗震等级(以后再过渡到所有抗震等级甚至非抗震等级)。后经校对、审核、评审与再思考后,感到时机尚未成熟,需要再做一些前期工作来创造彻底改变这种传统做法的条件。现阶段先把该构造放到35页的共用构造中,观察一下我国结构施工界对其反应。03G101-1定稿保留这个样子,考虑到一是不影响使用,二是为修版保留可能需要的空间(通常新规范体系最初需经若干次修定才会稳定下来,规范一改,国家标准

只看此人

2007.09.17 22:3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平法知识问答(8)在线全文阅读。

平法知识问答(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217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