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平法知识问答(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当原位标注负弯矩筋时,已经包含了梁上部的贯通纵筋在内,这一点在图纸上常常发生混淆,设计者最容易糊涂,施工者千万马虎不得,有疑问时,直接去问设计师最好,或者宁可多用钢筋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免除后患。

锚固搭接

见101-1第35页右上角图,此构造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证支座内受力纵筋的净距不小于25mm,从而保证纵筋在支座内有一定的握裹力,这一点很重要,通常不按此法施工而是直接在支座内搭接是错误的,应该加以改正。

至于那个1:12斜度,是否可以考虑不打弯,直接插入,因为那个弯度太小,不易弯准,当角度弯不准时反倒影响了质量,如果不打弯,干活可就省事多了,此事也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如果支座两边纵筋直径相同,最好是直接通过,不在支座内设接头,想设接头时,最好是把接头设在净跨度中的三分之一与四分之一之间的区段处隔一搭一,美国建筑结构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

弯折弧度

实践证明,钢筋设计弯钩,往往事与愿违,本来是想增加锚固坚固的程度,其结果是在陡弯处,钢筋内部结构已被破坏,陡弯处的内部出现了看不见的裂纹,成为了新的薄弱点,当钢筋受到极限应力时,最容易在弯点断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强调采用弯折半径4d;6d;8d,而不是弯折直径,确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轻视。

在纵向受力钢筋端头的弯钩成型时,在钢筋弯曲机上切不可加挡板,而且中心卡桩要用粗一些的,中心卡桩用直径35mm以上的,宁可让其弯度大些。

但是,箍筋的角就成为新的问题了,普通箍筋倒是没的说,只是加密箍筋,是起受剪作用的,角度弯的不陡,会缩小纵向钢筋在构件中的截面尺寸,角度弯的过陡,也存在上述的破坏作用,解决的办法,只有牺牲保护层,把箍筋做得大一些。此事也有待于探讨。

陈青来教授对一些问题的回复

(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平法发明人)

CDF(陈达飞,山西自动化研究所,陈青来一般性的的问题都是由他代回答) 1、2004-11-6 15:51:16原提问

在集中标注处为4根25螺纹,原注位为8根25螺纹在计算时集中标注的4根钢筋是否也为单跨锚固计算,如果是的话后面详图和前面的说明是否矛盾. 陈青来教授回答:梁下部钢筋通常不采用集中标注,如果采用,则先注上部通长钢筋,在―;‖

号后接注下部通长钢筋。如果集中标注了梁下部通长钢筋,又在原位标注,则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取代集中标注的同类筋)。

陈达飞先生回答: 1、―原提问‖有一个问题:集中标注的―4根25螺纹‖为下部通长钢筋,是否也是按―单跨‖在中间支座锚固?

2、人们通常有一个看法,即: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钢筋是贯穿通过中间支座,而原位标注的下部钢筋是在中间支座锚固。这样的认识对不对?

3、如果相邻跨的同一规格的下部钢筋都在中间支座锚固的话,这必然会增加支座的钢筋密度,对结构是不利的,这也违背了―能通则通‖的原则;但如果采用一根钢筋贯穿通过中间支座,又受到钢筋定尺长度的局限,这时,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在什么位置连接为好呢?(这个问题是施工实际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平法梁‖实际应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敬请青来教授解答。 2、请教关于KL的搭接2004-10-31 12:33:52

在图集54页图示中,某一跨梁的Ln/3中分别有两个搭接LlE,请问这二个搭接是那根钢筋的接头啊,而在注:可在跨中Ln/3范围内采用一次搭接,又有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为150。

请各位大师傅帮我说明解释一下,非常感谢。

陈达飞先生回复: 1、03G101-1图集第集54页图示中,―某一跨梁的Ln/3中分别有两个搭接LlE‖,是当上部通长筋的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不同的时候,上部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的连接。

2、―注:可在跨中Ln/3范围内采用一次搭接‖,是指上部通长筋的直径与支座负筋直径相同的时候,由于―定尺长度‖的关系,上部通长筋可以在跨中Ln/3范围内一次性连接。 3、―架立筋的搭接为150‖,是指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搭接。

注意,上述的―连接‖,不一定是―搭接‖,相反地,如果能用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时,最好不用搭接。(架立筋的连接一般采用搭接) 3、梁式筏基中的(底标高相同)筏基底网底层钢筋在其上同方向的JZL下还设置底网配筋否?2004-10-26 19:56:44

陈达飞先生回复:1、梁式筏基中的(底标高相同):我把它称为―正筏板‖基础。

2、在―正筏板‖基础中,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底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垂直的板筋),放在基础主梁JZL下部纵筋的下面。这就是―正筏板‖基础的第一层钢筋。 3、―正筏板‖基础的第二层钢筋是:基础主梁JZL下部纵筋和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平行的板筋)。后者在基础主梁JZL两侧50mm处开始布置。也就是说,在基础主梁JZL的内部不设置―筏板的下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即:与基础主梁JZL方向平行的板筋)‖。

4、请教剪力墙箍筋加密问题2004-11-5 14:05:52

请问抗震剪力墙纵向钢筋的箍筋加密范围如何确定?是否可以按照03G101—1的40 页计算?

续复抗震剪力墙柱(暗柱)的纵向钢筋的箍筋加密范围。03G101—1的40页说的是 KZ和QZ。 抗震剪力墙柱(暗柱)的纵向钢筋不一样。剪力墙柱(暗柱)里面的端柱和小墙支和KZ的纵筋是一样的,按照03G101—1的40页去做。

5、请教陈总,关于柱根的判断,如下图所示的判断是否正确?2004-11-4 12:53:26

请教陈总,关于柱根的判断,如下图所示的判断是否正确?无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的顶面,有基础梁的柱根系指基础梁的顶面,有地下室的柱根系指地下室基础底板顶面和地下室顶板的顶面。

陈教授回复:对.、地下室内的柱归入\基础结构\箍筋宜全高加密

6、请青来教授解答梁腰筋的设置问题2004-11-12 16:57:43

1、 一直有不少人问梁腰筋(构造钢筋和抗扭钢筋)的设置问题:是不是―要么不设置,要设置就至少是两道‖?

2、 现在03G101-1图集第62-64页是要求―小于等于450设置‖腰筋,又要求腰筋―间距小于等于200‖,则只能是―至少是两道‖了。 3、 有没有―只设置一道腰筋‖的情形?

4、 梁的侧面构造钢筋是不是不须经过计算,而只根据梁截面高度来决定其根数的?

5、 我最近看到一份图纸,梁高为600,只设置―G2φ12‖——即每侧一道构造钢筋。对不对? 6、 还是那份图纸,另一个梁,梁高为900,却设置―G14φ12‖——即每侧七道构造钢筋。是不是太密了?对不对?

7、 该图纸在另一个梁上设置抗扭钢筋的时候,梁高也是900,却设置―N14φ12‖——即每侧七道抗扭钢筋,直径和上条所述的构造钢筋(只是锚固长度多一点儿)。对不对?

8、 还有,―φ12‖当抗扭钢筋,直径是不是太小了一点,换成直径大一点的钢筋(根数少些),好不好?

陈青来教授回复:1、G101-1中的规定取自GB50010-2002《混规》10.2.16,这个规定值得再研究,尤其是规范中用词为―应‖字更值得再考虑,其中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根本不适用于宽扁梁。但是,由于2000新规范刚推出,宜先让实践和时间作出评判。 2、问题有误:是―大于‖而不是―小于‖。按规定是―不配则已,配则两道‖。

3、有。工程师有权决定仅配一道,规范对间距的规定用词为―宜‖。

4、要经过计算,规范规定:―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有效截面面积的0.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5、无对错之分,按设计即可。

6、工程师系根据梁所受扭矩配置,因不知其实际扭矩,所以不好评判。 7、同上条。

8、要根据实际梁的高宽比综合考虑,采用小直径钢筋并非不妥。―柱筋宜粗,梁筋宜细‖。 7、请青来教授解答梁下部钢筋连接的普遍性问题2004-11-10 8:57:13

1、有的施工人员有这样的施工习惯:梁下部钢筋一律按―单跨‖在中间支座锚固。这种做法对吗?

2、也有的人有一个看法,即: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钢筋是贯穿通过中间支座,而原位标注的下部钢筋是在中间支座锚固。这样的认识对不对?

3、如果相邻跨的同一规格的下部钢筋都在中间支座锚固的话,这必然会增加支座的钢筋密度,对结构是不利的,这也违背了―能通则通‖的原则;但如果采用一根钢筋贯穿通过中间支座,又受到钢筋定尺长度的局限,这时,抗震框架梁的下部纵筋在什么位置连接为好呢?(这个问题是施工实际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也是―平法梁‖实际应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上述这些问题,敬请青来教授解答。 陈青来教授回复:1、对。

2、前错后对。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筋与原位标注的构造相同。

3、―能通则通‖通常指支座上部钢筋。下部钢筋的问题不在于锚入支座,而是一方直锚固,另一方要―翘起‖锚固(见35页)。由于施工习惯并不科学,所以改革要逐步实现,在04G101-4中就提出了宜采用―非接触‖搭接的概念,就是逐步改变已经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施工习惯。

8请教陈教授:框梁在暗柱端的锚固!2004-11-13 11:02:00

框架梁主筋18,锚固长度30D。端支座为框柱和暗柱,框柱端锚固为0.45LAE+15D,暗柱

端锚固是进去一个锚固长度还是到柱纵筋边+15D ,还是到柱纵筋边即可(因为直锚满足锚固长度,且)0.45LAE。请指教!谢谢!

陈青来教授回复:锚入暗柱必须伸至外侧柱纵筋内侧再弯钩15d,不与直锚长度挂钩。请仔细看图中相应规定。

9、 7*7的箍筋这样组合合理吗?施工中允许这样组合吗?

陈青来教授回复:在环箍筋的任何部位,箍筋局部重叠最多为两根.图示做法局部重叠超过两根,将导致夹在中间的箍筋得不到混凝土的全面握裹,且人为造成多条缝隙.

10、框架柱中,如果出现―拉勾‖这种形式的拉勾,要不要同时勾住箍筋和主筋(汤仁海)2004-11-12 17:47:07

我是钢筋工,我认为这个也属于箍筋的一种,应该不用勾住箍筋 吧,呵呵 ,我的QQ是329298446

陈青来教授回复:要同时钩住箍筋。不仅柱,而且剪力墙边缘构件都应这样做

11梁的锚固按规范不够长怎么办呀?这个问题问好久了,请陈教授给个意见吧,施工中太多这种事了(汤仁海)2004-11-17 20:40:31

框架梁锚入剪力墙,25的筋,墙只的200宽,无论我想什么办法都没法按要求做,怎么办呀,陈教授说过,差多少再弯过去多少是不行的,就是行的话,如果我的梁不够高还是不好做,这个问题我问好多人,在论坛上也问过了,就是没有好办法,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呀 陈达飞先生回复:1、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许多以剪力墙作为支座的梁纵筋的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要求。

以前有人问过这样的问题:

KL和L的受拉钢筋在剪力墙的锚固长度如何计算? qlchen 回复: (2003-8-26 18:02:57)

与锚入框架柱相同。墙的厚度较小时,需要将梁的受拉筋调细。

2、标准图集不是万能的。标准图集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本工程的设计师应该解答(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工程施工来说,最权威的、或最后的技术决定权在于工程的设计师。 3、陈教授曾经说过,框架梁伸入剪力墙就成了―边框梁‖。

又说过,有边框梁就有―端柱‖。——端柱的截面尺寸是较大的 12、请教陈教授柱钢筋连接问题2004-11-5 20:07:23

请教陈教授,

我们这里最近有一工程主体封顶后屋架柱钢筋部分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监理不同意,

但没有找到具体的文字或规范要求竖向受力钢筋不允许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请陈教授这一连接方法是否符合要求, 试件怎么做,

是否按电渣压力焊连接试件做试验呢。

陈青来教授回复:闪光对焊即可用于柱、墙等偏压构件,也可用于梁、板等受弯构件,而电渣压力焊只可用于柱、墙,不可用于梁、板。因此,闪光对焊的质量高于电渣压力焊。 13、柱子的焊接的部位一定要箍筋加密吗?2004-11-3 20:40:04 柱子的焊接的部位一定要箍筋加密吗?

陈青来教授回复:不需要.

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评分 回帖 引用 删除 1楼[楼主] 碧海青天 [吧主] 荣誉:0 经验:361

14

关于柱箍筋间距问题2004-11-11 8:07:02

只看此人 2007.09.17 22:20

请问会员CDF:我们这里有的设计图纸里附说明内箍间距为外箍的2倍,那这是不是和图集矛盾?另问会员CDF,你好,你是谁?你的回复是否具有权威性?等待你的回复,谢谢!!! 陈达飞先生回复:1、在―平法‖标准设计中,―权威‖当然是陈青来教授,因为―平法‖是他创立的。

2、03G101-1图集没有规定内箍间距与外箍间距相同(或者说―大箍套小箍‖中的小箍间距与大箍间距相同),但是在施工中,一般都是按―间距相同‖来处理的。

即使在图集里做出了这样那样的规定,在执行的时候,设计师还是有权改变这些规定的,这里没有什么与标准图集矛盾不矛盾的问题。陈青来教授说过,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3、既然你问到我是谁? 可以通报如下:本人陈达飞,是六十年代的北大学生,本来是学软件的,毕业后,时代驱使我搞了十几年建筑,当过钢筋工、施工员、工长、预算员等等,自学过清华大学土木系和同济大学的一套书籍,尤其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较深认识。近二十年来一直搞工程造价管理系列软件,是山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对03G101-1图集也有较深认识,近两年协会委托我们搞平法实用技术培训。我们搞出了―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主要面对施工、预算、监理等),所以技术上要求全面一些,请教陈青来教授也多一些,也曾和陈教授当面探讨过问题。所以,只要是我掌握的知识,我都准备贡献于人民。欢迎朋友们到我们的网站(www.sxzdh.com)来交流。 15、图集是否有矛盾2004-11-10 10:39:07

图集34页中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50%是为1.4。而剪力墙竖向钢筋及约束边缘等构造却是1.2。请问陈青来教授这是为何?还有框架柱的搭接长度要乘以什么系数? 陈青来教授回复:你很心细,看出了―不一致‖处。剪力墙50%搭接取系数1.2是与《高规》―保持一致‖,柱50%搭接应取系数1.4。

柱搭接系基于―接触搭接‖的试验结果,如果采用―非接触搭接‖时,锚固效果更好,搭接长度可减小,但目前规范还没有做这方面的规定。

再问:陈教授你好,你提出的非接触搭接按理论来说其效果更好,但在实际施工操作中我觉得很难控制,因为其位置是要离开楼板位置。你说呢?

还有就是图集中的―抗震KZ边柱和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中的A作法当直锚长度大于等于锚固长度时伸至柱顶后截断,是否指当直锚长度够时,但还没伸至柱顶(梁很高)这时还是要到柱顶?

对于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和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的名词能否解释一下。(上次听你的讲座时太吵,所以想再麻烦您一下)

陈达飞先生回复:1、―柱外侧纵筋配筋率‖为:柱外侧纵筋(包括两根角筋)的截面积,除以整个柱的截面积所得到的比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平法知识问答(5)在线全文阅读。

平法知识问答(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217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