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扎 网架的宽度、高度 网架的长度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焊接 绑扎 ±20 ±5 ±10 ±10 ±5 ±10 ±20 +20 ±5 +3 ±10 ±5 ±3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尺量两端中间各取最大值 箍筋、构造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移 焊接预埋件 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中心线位移 水平高差 基础 受力筋保护层 梁、柱 墙、板
4.4.5 安全措施
(1)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后,才能上岗;
(2)钢筋加工机械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并接地,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机械转动的外露部分必须设有安全防护罩,在停止工作时应断开电源;
(3)使用钢筋弯曲机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短钢筋时,应有防止钢筋弹出的措施。
(4)粗钢筋切断时,冲切力大,应在切断机口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角钢挡竿,防止钢筋摆动;
(5)在焊机操作棚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在室内进行焊接时,应保持良好环境;
(6)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7)起吊或安装钢筋时,要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距离,在钢筋
林立的场所,雷雨天不准操作和站人;
(8)安装悬空结构钢筋时,必须站在脚手架上操作,不得站在模板上或支撑上安装,并系好安全带;
(9)现场施工的照明电线及混凝土振捣器线路不准直接挂在钢筋上,如确实需要,应在钢筋上架设横担木,把电线挂在横担木上,如采用行灯时,电压不得超过36V;
(10)在高空安装钢筋必须扳弯粗钢筋时,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防止摔下,现场操作人员均应戴安全帽。
4.4.6成品保护
(1)加工成型的钢筋或骨架运至现场后,应分别按结构部位、钢筋编号和规格等整齐堆放,保持钢筋表面清洁,防止被油渍、泥土污染或压弯变形;
(2)钢筋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不得随意抛掷和碰撞,防止钢筋变形;
(3)在板筋绑扎过程中和钢筋绑好后,不得在已绑好的钢筋上行人、堆物,特别是防止踩踏压塌雨篷、挑檐、阳台等悬挑结构的钢筋,以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
(4)楼板等的负筋绑好后,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整修,保持不变形,在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负责整修;
(5)绑扎钢筋时,防止碰动预埋铁件及洞口模板;
(6)模板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时,应避免污染钢筋,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设专人用湿布对墙、柱筋进行及时清理;
(7)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管线埋设物时,应避免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4.5 混凝土工程
4.5.1 混凝土供应
4.5.1.1 原材料
本工程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进度需要,认真编制好预拌混凝土供应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预拌混凝土做出如下要求:
(1)水泥: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冬季施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结构墙体混凝土应采用同一种粉煤灰,同一牌号、同一品种水泥,以保证外观颜色一致;
(2)粗骨料:粒径,级配良,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0%,含泥量按重量不应大于1.0%,且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3)细骨料: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含泥量不得大于3.0%,防水混凝土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4)粉煤灰:粉煤灰等级应不低于Ⅱ级,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宜为18 %;
(5)外加剂:外加剂的掺加应根据施工部位及季节等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4.5.1.2 混凝土运输
预拌混凝土运输必须保证匀速、准时到场,并取样进行坍落度试验,同时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符合要求后由现场专人负责签收。
4.5.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4.5.2.1 施工准备工作
(1)各种施工机具落实到位,对各种机具进行检查,避免施工中出现机器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停工;
(2)搭好临时电源线路,安全防护措施、操作台等;浇筑混凝土时要铺好跳板,跳板支在预先制作好的钢筋支架上,不得直接铺放在钢筋网片上。跳板应具有一定的宽度,待混凝土浇到一定的位置,随浇随撤掉钢筋支架;。
(3)作好工人尤其是机器操作手的班前集中交底工作,使工人做到心中有数。岗位人员落实到位,责任到人;
(4)会同质量检查员对该施工段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给上道工序专业工程师。待整改后报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再进行本道工序的施工;
(5)确定此次浇筑混凝土的值班人员及具体分工。 4.5.2.2 混凝土浇筑
(1)底板混凝土浇筑 主楼筏基底板厚度650mm,分两次浇筑完。裙房筏基底板厚度400mm,一次浇筑完毕。底板采用连续推进、自然流淌、连续施工的方法,浇筑时从西向东施工,以一跨(两纵轴间)为一单元连续施工。浇筑完一个单元大约需3小时,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条件下,浇筑速度适当放慢,控制每小时泵送量为;
(2)墙、柱混凝土浇筑 新浇混凝土与下部混凝土结合处,先在底部填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份相同的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450mm左右,并用尺杆进行严格控制。浇筑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h。门窗洞口两侧应同时振捣,避免洞口形。地下室内外墙体之间,应按是否渗设置拦砼网,先浇筑抗混凝土,再浇普通混凝土,两种不同混凝土禁止混用;
(3)梁、板、楼梯混凝土浇筑 梁、板混凝土同时浇筑,采用随浇随振捣,随刮随抹平。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刮杆刮平,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平,在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抹压,保证混凝土表面,特别是大风、燥热天气浇筑时应加强抹压工作,防止出现塑性与干缩裂缝;
(4)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在浇筑前,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待结构封顶后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确定浇筑时间,采用比原构件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内掺微膨胀剂,认真振捣密实;
(5)施工缝 底板与外墙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上,做平口形式。 墙体垂直施工缝留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范内,采用快易收口网封挡;
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分两次留设,第一次留在顶板底标高以上25mm处,第二次留在顶板顶标高处。墙体在框架梁处按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筋锚固长度
出梁豁。
框架柱施工缝留置在梁底标以上25mm处。
顶板施工缝留置于跨中1/3处,采用快易收口网封挡。
楼梯施工缝高在平台板1/3处,楼梯梁处按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筋锚固长度留出梁豁,采用快易收口网封挡。
后浇带作为自然施工缝。 4.5.2.3 混凝土振捣
振捣时要求不能漏振,也不能过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各个施工部位时责任到人,细化具体部位,做好各个部位的振捣记录。拆模后各个部位的振捣质量反馈给各个振捣手,促使其改进工作,达到提高混凝土振捣质量的目的。
柱、墙、梁混凝土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厚度不得大于振捣棒的长度。混凝土的振捣采用随浇筑随振捣,振捣棒垂直插入混凝土,插入到下层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约50~100mm,以使上下层互相结合;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防止出现分层离析和空洞缺陷。
振捣器的插入点要均匀排列,排列方式采用行列式和交错式两种,由振捣手灵活掌握。插点间距不超过500mm,振捣器距模板应大于20cm;用振捣器振捣时应避免碰振钢筋、模板、吊环及预埋件。在分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浇筑首层混凝土时注意不要将振捣器插到已经浇筑并初凝的混凝土上。
4.5.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表现进行养护,普通混凝土养时间不少于7天,掺缓凝型外加剂和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为14天。后浇带处混凝土养护时间为28天。
常温施工时竖向结构拆模后裹塑料布并浇水养护;水平结构拆模后立即浇水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