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第一份;其二曰:艮岳之美妙,?真天造地设,神谋鬼化,非人力所能为者。?意思是,这玩意儿简直就不是人所能干的。 对于蔡京的园林建筑艺术才能,宋徽宗很是满意,曾赋诗一首以赞许:?琼瑶错落密成林,桧竹交加午有阴。恩许尘凡时纵步,不知深在五云深。?
(21)
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凡事都有是与非两个方面的两面观。蔡京创新搞园林式宫廷美化建设,有其?是?的方面,也有其?非?的方面。
在当时,蔡京的宫廷园林建设乃是一种超时代的建筑美化思想,他没有考虑到,园林式的宫廷美化建设乃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其中牵涉面之广非他所能料到的,并不像他学书法那样只是一种个人操作的行为,一旦施行起来,其浩大的工程将要动用多少人力和花费多少物力!即使他当时想要以多么廉洁的心态来施行此事,可是几经底层人的变形执行和中饱私囊,扰民、劳民和伤民的事情必定发生。后来的事情进展果然如此。这是蔡京创新搞园林式宫廷美化建设的?非?的一个方面。
蔡京以其?姿媚??飘逸??藻丽?的艺术美学思想赋于园林式的宫廷建设,这一行为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人类有一种爱美的本性?(罗曼〃罗兰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园林建筑在西欧最早的时间是十六世纪,那时西班牙宫殿群才始建;德国无忧宫是由腓特烈二世亲自绘制的园林建筑方案建造于1744
到1748年间;波兰有名的德累斯顿茨温格尔宫和城外易北河沿岸宫殿与宅邸也只是建造于十八世纪;法国的波茨坦王宫宫殿也是建于十八世纪,其宫殿外碧水环绕的园林式行宫到十九世纪才得以完成。
(22)
由此看来,西欧各国的最早园林建设竟落后于蔡
京时代足足有五个世纪之多,可以说,蔡京在园林式宫廷的创新建设方面完全是遥遥领先于西欧各国的。而且,蔡京的?丰亨豫大?之说中所蕴含的?悦逸安乐?之意,竟然成了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园艺师和园林设计家彼得〃约瑟夫〃莱内的一个愿望:?我要让来到园林的人感到身心快乐,忘却一切烦恼。?(23) 所以说,蔡京在园林建筑这一方面的创新应当给予肯定,这是蔡京?是?的一个方面。
蔡京的执政和治政才能
从现有史料上看,宋徽宗当上皇帝时,蔡京已经享有了相当广泛的声望。反对他的人固然不少,支持他的却也大有人在。当他第一次成为徽宗皇帝的宰相时,为数不少的臣民热切地期待着,希望他能辅佐皇帝,领导这个国家走向兴盛。《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131《蔡京事迹》中称:?京起于逐臣,一旦得志,天下拭目所为。?也就是说,朝野上下寄希望于他有所作为。从这一侧面可以清楚知道,蔡京的执政能力已经受到时人的承认。特别是起居郎邓洵武以特殊的方式向徽宗皇帝推荐蔡京,更说明蔡京的能力和才能足以能承担起国家的重任:
邓洵武先对皇帝说:?陛下是神宗先帝的儿子,现在的宰
相韩忠彦是韩琦的儿子。当年先帝创制新法以利天下苍生,韩琦曾经百般反对;如今忠彦做了宰相,废止了先帝的法度,这就表明,忠彦能够继承父志,陛下却做不到。?
接着邓洵武又说:?陛下如果想要继承父兄之志,现在的朝中没有人能帮助您。?
说着,他给皇帝展开了一张图,就是那张著名的?爱莫助之图?。这张图仿效《史记》中的年表,按照宰相、执政、侍从、台谏、郎官、馆阁、学校分为七类,每类又分为左右两栏,左边为变法派,右边为保守派。结果,变法派的左边,人名寥寥无几,从上到下只有五、七人而已。宰相执政一级的,只有执政一人;而保守派的右边,则有密密麻麻的一百多人,宰执公卿满朝文武,?盖举朝无遗焉?。最后,在左边变法派的最上面,用小字密书着一个名字于宰相之下。皇帝细细看去,乃蔡京二字。 邓洵武告诉皇帝:假如皇帝要继承父志,就非用蔡京不可。
(24)
很多史料认为,邓洵武向皇帝推荐蔡京是因为他受到蔡京结交的结果。孟子曰:?事以论其世也?。也就是说,凡事都要观其政治背景。当时的政治背景怎样?自王安石变法之后,历经神宗、哲宗、徽宗三个朝代二十多年革法派与守旧派反反复复的残酷搏杀后,到徽宗并没有什么治国方略,这时他准备再次依靠变法派来整治朝纲,剩下的变法派已廖廖无几了。在皇帝身旁的邓洵武是专门负责记录皇帝大大小小各种各样言论举止的机要
生活记录,他最清楚朝中各派势力,故此邓洵武说:?陛下如果想要继承父兄之志,现在的朝中没有人能帮助您。?他非常清楚蔡京曾经在王安石执政其间积极参与变法,最富于变法的实践,后因受到守旧派的打击与排挤,成了?逐臣?,一旦起用了他,必定能以其变法的经验和能力来竭力整治朝政。
蔡京执政期间,正是国家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人口迅速增长,?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间。?
(25)
国库也日益充裕。朝廷在元丰、元祐库的基础上,增设了崇
宁、大观、宣和等库。举其中一库为例:?大观东库物,有入而无出。只端砚有三千余枚。张滋墨,世谓胜李庭珪,亦无虑十万斤。?(26) 内府储藏的丰富,可见一斑。当时仅京师一地,就有府库92座。金人攻陷汴京,遣使检视内藏府库,共74座,?金银、锦绮、宝货,积累一百七十年,皆充满盈溢。金人役禁军搬三日不绝。?(27)
经济方面——蔡京对东南茶法三次变革
宋仁宗嘉祐年间罢?禁榷法(专卖法)?,改为?通商法?,欧阳修曾指出通商法有一利而有五害。所谓一利是?通商法行民无私贩之罪,岁省刑人甚多?, 五害简单地说,就是使民破产甚至逃亡自杀、贩茶商人数量大减、顿亏国用、茶价高昂、不利沿边入中等等。(24) ?通商法?的最大弊端正如蔡京所说的?祖宗立禁榷法,岁收净利凡三百二十余万贯,而诸州商税七十五万贯有奇,食茶之算不在焉?
(25)
?至祥符中岁收息五百余万
缗,庆历以来法制寝坏,嘉祐初遂罢禁榷,行便商之法,客人园户私相贸易,公私不给,利源寝销,岁入不过八十余万。?(26) 即是相对于北宋初期茶利的大幅下降。因而在崇宁元年,蔡京便毅然废除了通商法,重新实行禁榷法。
崇宁四年,蔡京又对茶法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废除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允许商人与园户直接交易,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达到专卖目的。
政和二年,蔡京再次改革茶法为?合同场法?,即是政府印造和发卖茶引时皆备有合同底簿,京师茶务及各州县合同场依据合同底簿勘验和回收茶引。
蔡京三次茶法变革,使得茶利显著增加。当人们见到了效益,当时就有许多人对蔡京的茶法变革发表了中肯的评价,叶适说:宋财赋之入比唐增倍,熙丰以后又增数倍,?而蔡京变钞法,以后比熙宁又再倍矣。?(27)其中茶利就是重要部分。王应麟也说:?崇宁以后(茶利)岁入至二百万缗,视嘉祐五倍矣,政和元年正月并习引法,臵都茶场,岁收四百余万缗。?(28) 李心传也称政和茶法行后,?岁收息钱至四百余万缗。?(29) 这可谓北宋茶利最高的时期。蔡京指出宋初茶净利除茶税和食茶钱外,达320万贯。政和二年茶利也仅是引息,茶租、茶税不在数内,综合而言,要大于宋初之数,而且蔡京茶法的管理费用要比宋初官买、纲运的体制低得多。众口称利,说明蔡京的治财能力受到众人的认可与钦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谈蔡京(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