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1.按实验前设计、计算之阻、容(Rn、Cn、Ri、Ci),设定DS304、DS305两个单元的参数,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2.增大给定并恒定至U*n1=U*nm=+10V、n=nnom;稳定后,调节负载电阻RG,在0 ~ Idm 之间分别读取电流 Id 和转速 n 五组数据录于表2-1;置负载电阻RG至最大,减小给定并恒定于U*n2<U*n1(约1/2U*n1为宜),调节负载电阻RG,在0 ~ Idm 之间分别读取电流 Id 和转速 n 五组数据录于表2-1。
表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静特性实验数据
U*n(V) U*n1= Id0 Id(A) n(r/min) Idm= Id0 U*n2= Idm= 3.减小给定电压 U *n 至 0,电机停止后,切除主电路。
4.根据表2-1 数据分别绘制高、低速两条静特性n = f(Id)于图2-2。 5.分析双闭环系统静特性的特点,并与实验一“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及其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结论。
图2-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①高速 ②低速 (四)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时的起动过渡过程
1.先置给定U*n=U*nm=+10V,再置阶跃开关S2于下方(⊥端)。保持 ASR、ACR 为 PI 调节器,参数同前。负载电阻RG调至最大,并分断负载开关SG,使机组接近空载。检查无误后闭合主电路。
2.由阶跃开关S2进行高速、空载、突加给定时的过渡过程实验,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电流Id和转速n的过渡过程曲线,反复变更 RC 阻容箱的阻容值,直至满意,并认真临模最满意的一组曲线于图2-3。
3.阶跃开关S2拨向下方,待电机停转后,将转速给定设定为 1/2 U *n 。
2 14 2
DS — II 型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台 2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南
实验二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重新阶跃起动进行低速、空载、突加给定时的过渡过程实验,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电流Id和转速n的过渡过程曲线。
4.阶跃开关S2拨向下方,电机停止后闭合负载开关SG;阶跃起动电机到额定转速直至稳定运行后,调节负载电阻,使电枢电流Id = Idnom;尔后重复步骤 2、3 ,完成带载突加给定起动时的过渡过程实验,并通过双踪示波器观察电流Id和转速n的过渡过程,并认真临模高速时的一组曲线于图2-3。
图2-3 突加给定起动的过渡过程曲线 ①空载 ②带载 5.分析比较图2-3讨论空载和带载起动过渡过程的异同。
6.通过右上面板的微机接口电路(D0U4),接好微机系统,演示、存储、打印相应过渡过程曲线,供撰写实验报告和分析、研究系统动态性能。(未配置微机时可采用“存储示波器” ,或将此项内容省略。)
7.阶跃开关S2拨向下方。待电机停转后,切除主电路,分断负载开关SG。 (五)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负载时的抗扰性研究
1.接好双踪示波器准备观察电流Id和转速n的过渡过程曲线;闭合主电路,阶跃起动到给定转速直至稳定运行。
2.反复分、合(适当保持时间间隔)负载开关SG,由双踪示波器观察突加和突卸负载时的电流和转速的过渡过程曲线并临模于图2-4。
3.分析、讨论图2-4的过渡过程曲线,得出正确结论。
4*.通过右上面板的微机接口电路(D0U4),接好微机系统,演示、存储、打印相应过渡过程曲线,供撰写实验报告和分析、研究系统动态性能。(未配置微机时可采用“存储示波器” ,或将此项内容省略。)
5.本实验台还可利用D303单元的微分开关SM(拨向下方),实现转速微分负反馈。微分负反馈的RC参数已按常规配置,若欲调整,必须从挂箱(DS301)内部D304单元的印制板中变更,不尽完美。
2 15 2
DS — II 型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台 2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南
实验二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图2-4 突加和突卸负载时的过渡过程曲线
6.实验完毕,将阶跃开关S2拨向下方,待电机停转后,依次切除主电路、控制电路和空开Q。
六、思考题
1.电流环对于系统的静态和动态各有什么作用?
2.转速和电流闭环各自对负载扰动和电网电压波动有否调节能力? 3.电流内环采用直流电动机不加励磁的方法整定,应注意什么? 4.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条件下,若将电流反馈系数β 减小一倍,系统的转速n和电枢电流I d 各有何变化?为什么?
5.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在稳定运行的状态下,其电流反馈或转速反馈线突然断开,系统各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 16 2
DS — II 型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台 2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南
实验六 转速开环的电压源型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实验三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了解“电平变换器” 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中的作用。
2.熟悉、了解“逻辑控制器”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3.熟悉、了解“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特性。 4.分析、研究“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正、反向切换原理及其切换过程。
二、实验内容
1.“转矩极性”检测和“零电流”电平转换单元的实验研究。 2.“逻辑控制器”的组成及其逻辑电平的测试。
3.“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正、反向切换过程的分析、研究。 4.“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中,推“β” 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1.综合实验台主体(主控箱)及其主控电路、转速变换(BS)、交直流电流变换(Bi、BC)等单元以及负载变阻箱(RLD)、平波电抗器、无源数显阻容箱(RC)等。
2.直流可逆调速挂箱(DS101)—— D101、D102单元 。
3.给定及调节器挂箱(DS301)—— D301、D304、D305、D306单元 。 4.专用控制单元挂箱(DS302)—— D311、D312单元 5.直流电动机、发电机机组
6.慢扫描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测试仪器
7.微机及打印机(存储、演示、打印实验波形,可无,但相应内容省略)。
四、实验电路的组成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只是在“自然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极性鉴别与逻辑控制DLC(D312)”单元。其基本特点是通过该单元的“电平变换器DIP”将“转矩极性”和“零电流”两个模拟信号输入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输出,利用“逻辑控制器LCR” ,对正、反两组触发单元GTI、GTII 的“开通”或“封锁” ,按逻辑要求进行控制。采用“数字逻辑控制”使系统主电路在任何时刻、任何状态、任何条件下只有一组整流
2 17 2
DS — II 型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台 2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南
实验六 转速开环的电压源型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装置工作。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环流的通路,以确保可逆系统不存在任何环流。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主要有“逻辑控制”和“逻辑选触控制”两种基本类型。“逻辑控制”的系统采用两个电流调节器,而“逻辑选触控制”的系统只须一个电流调节器,是前者的改进形式。两类系统的组成框图分别如图7-1、图7-2所示,采用“逻辑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接线电路如附图1-7A所示,采用“逻辑选触控制”的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接线电路如附图1-7B所示。在实际应用中,“逻辑选触控制”的系统,通常只需一套“触发单元” ,由模拟开关选择触发。本实验台已配置了两套触发单
图7-1 逻辑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图7-2 逻辑选触无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2 18 2
DS — II 型电气控制系统综合实验台 2 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指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运动控制实验指导书(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