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方心理学史2 - 图文(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能准确、充分的认识现实,并与现实保持良好的关系;能接纳自然、他人和自我;自发、直率和自然;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有独立和独处的需要;自主;有反复欣赏生活的能力,并对周围的事物具有持续的新鲜感;有高峰体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入、良好的关系;民主的性格解构;能对方法和结果进行辨别,有明确的伦理道德标准;善意的、富有哲理的幽默感;富有创造性;很强的独立性。但他们常有憨直、挥霍或轻率的行为习惯;易烦恼、激动、刚愎自用;还残存着一些浅薄的虚荣、自夸;有时也会表现出冷酷无情)

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自我实现不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阐释,而是在任何时刻、程序上实现一个人的潜能的过程。 3、高峰体验 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它是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确证的时刻。

马斯洛认为,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具有最高程度的认同,最接近其真实的自我。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验的重要途径 4、存在性认知

马斯洛认为在产生高峰体验时,个体会用全部身心感知到一个超乎寻常的世界,这种认知能力就是存在性认知。

存在性认知是目的性认知、终极性认知,是一种超越 5、马斯洛的价值理论

用自我实现者的人性、能力和价值观组成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体系,作为指导、控制和改善人类生活的一种标志或模型,促进社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6、评价

(1)把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健康人的心理探讨方面做出了接触贡献 (2)强调人的高层次需要和内在价值的人格学说,在心理学史上有重大意义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关于人类潜能及其发挥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 (5)在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上做了开拓性工作 局限:

(1)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把自我实现的人置于乌托邦之中 (2)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马斯洛是个人中心轮者

(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不具备普遍性

★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述评

1、与马斯洛的人性观相联系,认为个体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人性是善的。它符合大多数人的现实情况,合理性使其在很多领域有重要作用

2、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研究对象只有极少数的优秀人士,不具备普遍性

3、其研究方法是先有自我实现的观点,再去了解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具体方法包括了传记研究、访谈和调查问卷,这不符合常规 4、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指出了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也指出了自我实现的道路和途径,为人们的生活指明了道路和意义,比较好的解释了理性、非理性的双重作用

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1、罗杰斯的人性观

人的本性富有建设性,人性的核心是自我保存与社会性,文化的影响采食造成恶行的主要因素。

2、罗杰斯的自我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是自我经验的产物,是从环境中分化出来的产物,是一种主观经验的“同化”机制,它决定着个体是否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及接受什么样的影响。 区分了实际经验中的自我和期望中的自我 3、罗杰斯的心理治疗观 非指导性治疗 来访者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治疗 罗杰斯心理治疗观的治疗目标属于人格成长目标,具体表现为减少内在冲突、增强自我整合与自尊、对生活方式感到满意及变成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

逻辑死重视来访者与治疗者之间“心理气氛”的建立。治疗条件包括:意义性联系(强调对方存在的意义)、来访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治疗者与来访者保持一致,双方都是真诚的、来访者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同情性理解、来访者必须知觉到治疗者的同情性理解、真诚与积极关注。

相对于治疗技术,罗杰斯更看重治疗者的态度及治疗气氛。同情式倾听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4、评价:

(1)罗杰斯的自我观,及对健康人格的勾勒,都对心理学,尤其是对自我心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罗杰斯首创“来访者中心”疗法,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理论与方法,称为当代最有代表性的心理治疗理论之一

(3)在教育方面,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成为二战以来最具影响的三大教育学说之一

(4)但罗杰斯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的方法论之上的,只强调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忽视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制约性。他注重的不是客体环境中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个体认为正在发生什么,是唯心主义观点。 五、罗洛·梅的存在分析理论 罗洛·梅把存在和对存在的分析视为心理治疗和人生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他的存在分析观。 1、存在与存在感 罗洛·梅认为现代人患有心理疾病不是由于性本能受到压抑,而是感到丧失了人生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治疗者的任务是要发现通往病人内心世界的钥匙,理解和阐明其个体存在的结构,即发现存在感。

罗洛·梅提出了发现存在感的几条原则:自由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在个体的生活中不论有多少决定力量起作用,人仍然具有进行选择的创造能力,仍然能在时空限制和遗传、环境的约束下自由的塑造自己的存在);自由的个体是充分个体化的;自由的个体是社会整合的;宗教道德感是保证个体存在,促使人格不断变化完善的动力因素;创造性生活的特点是健康的自我表现。

2、存在的本体论特点: 自我核心(一个人不同于别人的独特存在)、自我肯定(保持自我核心的勇气)、参与(保持与他人、自然、世界交往和联系)、觉知(一种愿望和感觉的体验,身体欲望和需要的体验,其独特形式是自我意识)、焦虑(对可能丧失其存在的一种担心或痛苦的情情绪体验)

3、焦虑理论

焦虑时人的价值观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 4、人格理论

注重心理健康与存在的关系,试图揭示人在运用其自由和责任来实现自己的存在时的基本人格特点,突出了自由、创造性、勇气、权利、爱、意志和力量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自我的主动性 5、评价:

(1)促进了存在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 (2)推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3)扩展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4)深化了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 局限:

(1)错误的哲学基础(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2)浓厚的宗教色彩 (3)非科学性的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三大学派的比较: 学派 研究对象 方法及其对人的研究 人性(性善性恶、乐观or悲观) 无善无恶,悲观(无自主) 性恶论,悲观(弗洛伊德)、乐观(荣格、阿德勒) 行善论,乐观 对心理学研究结果的解释(决定论or非决定论) S—R的决定论 决定论(泛性论、本能论) 非决定论 行为动物行为 主义 精神精神病患者分析 的无意识动机 人本正常人的无主义 意识经验

客观实证,静态研究 主观经验,静态研究 折中融合,兼收并蓄,整体研究动态研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方心理学史2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西方心理学史2 - 图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48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