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013?重庆)如图,已知抛物线y=x+bx+c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5,0),另一个交点为A,且与y轴交于点C(0,5).
(1)求直线BC与抛物线的解析式; 5分
(2)若点M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M作MN∥y轴交直线BC于点N,求MN最大值;5分 (3)在(2)的条件下,MN取得最大值时,若点P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图象上任意一点,以B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CBPQ,设平行四边形CBPQ的面积为S1,△ABN的面积为S2,且S1=6S2,求点P的坐标. 6分
2
6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中考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13?贵阳)3的倒数是( ) 3 A.﹣3 B. 考点: 倒数. 分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进行答题. 解答: 解:设3的倒数是a,则3a=1, C. ﹣ D. 解得,a=. 故选D. 点评: 主要考查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2013?湛江)如图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考点: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分析: 细心观察图中几何体中正方体摆放的位置,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判定则可. 解答: 解:从物体左面看,是左边2个正方形,右边1个正方形.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解答时学生易将三种视图混淆而错误的选其它选项. 3.(2013?安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37万正确的是( ) 56 5A. .37×104 B. C. D.5 .37×107 5.37×10 5.37×10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 解:将537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37×106.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4.(2013?安顺)下列各数中,3.14159, A.1个
,0.131131113…,﹣π,
C. 3个
7
,,无理数的个数有( ) D. 4个 B. 2个
考点: 无理数.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由此可得出无理数的个数. 解答: 解:由定义可知无理数有:0.131131113…,﹣π,共两个.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 5.(2012?南京)12的负的平方根介于( ) A.﹣5与﹣4之间 B. ﹣4与﹣3之间 C. ﹣3与﹣2之间 D. ﹣2与﹣1之间 考点: 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由题意得,<<, 故﹣<﹣<﹣,介于﹣4与﹣3之间.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注意“夹逼法”的运用. 6.(2008?聊城)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2A. B. =4 C. D. ÷=3 +4=6 =﹣3 考点: 实数的运算. 分析: A、根据合并二次根式的法则即可判定; B、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即可判定; C、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即可判定; D、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即可判定. 解答: 解:A、2+4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 B、=2,故选项错误; C、÷=3,故选项正确; D、=3,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法则与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一样的.在进行根式的运算时要先化简再计算可使计算简便. 7.(2007?无锡)下面四个图案中,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 ) A.B. C. D. 考点: 旋转对称图形. 分析: 根据旋转图形的定义可知. 解答: 解:A、B、C不是旋转对称图形;D、是旋转对称图形.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8
8.(2013?玉林)已知一组从小到大的数据:0,4,x,10的中位数是5,则x=( ) 5 6 7 8 A.B. C. D. 考点: 中位数. 分析: 根据中位数是5,得出(4+x)÷2=5,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 解:一组从小到大的数据:0,4,x,10的中位数是5, 则(4+x)÷2=5, x=6;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一道基础题. 9.如图,已知AB∥CD,∠1=∠2,∠E=50°,则∠F=( )
40° 50° 60° 70° A.B. C. D.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ABC=∠BCD,由∠1=∠2得∠EBC=∠BCF,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EB∥CF,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解. 解答: 解:∵AB∥CD, ∴∠ABC=∠BCD, ∵∠1=∠2, ∴∠EBC=∠BCF, ∴EB∥CF, ∴∠F=∠E=50°.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2013?长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
点A的对应点在直线y=x上一点,则点B与其对应点B′间的距离为( )
A. 3 B. 4 C. 5 D.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根据平移的性质知BB′=AA′.由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以求得点A′的坐标,所以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以求得线段AA′的长度,即BB′的长度. 9
解答: 解:如图,连接AA′、BB′. ∵点A的坐标为(0,3),△OAB沿x轴向右平移后得到△O′A′B′, ∴点A′的纵坐标是3. 又∵点A的对应点在直线y=x上一点, ∴3=x,解得x=4. ∴点A′的坐标是(4,3), ∴AA′=4. ∴根据平移的性质知BB′=AA′=4.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BB′=AA′是解题的关键. 11.(2004?荆州)如图,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AC=BD;②∠DAC=∠BCA;③∠ABD=∠CDB;④∠ADB=∠CBD,其中能使AD∥BC的条件是(
①② ③④ ②④ ①③④ A.B. C. D.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 欲证AC∥BD,在图中发现AC、BD被一直线所截,故可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补充条件. 解答: 解:①AC=BD,不能判断两直线平行,故错误; ②∠DAC=∠BC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正确; ③∠ABD和∠CDB是直线AB、CD被B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故可得AB∥CD,故错误; ④∠ADB=∠CBD,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D∥BC,故正确. 故选C. 点评: 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 12.(2012?鸡西)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 )
1 A.﹣1.5 B. C. ﹣1.5或2 D. ﹣0.5或﹣1.5 考点: 分式方程的解.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 去分母得出方程①(2m+x)x﹣x(x﹣3)=2(x﹣3),分为两种情况:①根据方程无解得出x=0或x=3,分别把x=0或x=3代入方程①,求出m;②求出当2m+1=0时,方程也无解,即可得出答案.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中考模拟卷(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