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分析化学试卷(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滴定酸度为0.1~1mol/L HNO3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9.已知 ,Fe2+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 是( B ) A. B. C. D.

10.某酸碱滴定pH突跃为7.7~9.7,适宜用的指示剂是( D ) A.苯胺黄(pH变色范围为1.3~3.2) B.甲基橙 C.甲基红 D.酚酞

11、摩尔法的指示剂是( B )。

a. K2Cr2O7 b. K2CrO4 c. Fe3+ d. SCN- 12、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 C )。

a. K2Cr2O7 b. K2CrO4 c. Fe3+ d. SCN-

13、测定FeCl3中Cl含量时,选用( C )指示剂指示终点。 a. K2Cr2O7 b. K2CrO4 c. NH4Fe(SO4)2?12H2O d. NH4SCN

14、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 A )措施。 a. 增加温度 b. 加入络合剂 c. 加入指示剂 d. 减少反应物浓度 15、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将会产生( C )。

a. 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b. 最大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c. 最大吸收峰波长不移动,但峰值降低 d. 最大吸收峰波长不移动,但峰值增大 16、用0.1 mol·L-1 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1的某强酸,其pH值的突跃范围是4.3~9.7,如果用0.01 mol·L-1NaOH溶液滴定0.01 mol·L-1的同一强酸,其终点的pH突跃范围为: 5.3~8.7

17、用0.10mol·L-1NaOH滴定0.10mol·L-1的 pKa=4.0的弱酸,其pH突跃是7.0~9.7,用同浓度的NaOH滴定pKa=3.0的弱酸时,其突跃范围是:B A. 6.0~10.7 B. 6.0~9.7 C. 7.0~10.7 D. 8.0~9.7

18、 用已知浓度的NaOH滴定相同浓度的不同弱酸时,如弱酸的Ka 越大,则:D A. 消耗的NaOH量越多 B. pH突跃越小

C. 滴定曲线上的起点越高 D. 终点时指示剂变色越明显

19、某酸pKa为5.0,用标准碱溶液滴定,化学计量点时的pH值约为:C

(A) 7 (B) 5 (C) 9 (D) 11

20、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柠檬酸 (pKa1=3.13,pKa2=4.76,pKa3=6.40),可出现几个突:B (A) 0 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三 判断题

1 、AgCl的Ksp=1.56×10 -10 比 Ag 2 CrO 4 的 Ksp=9×10-12 大,所以,AgCl 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比 Ag 2CrO 4的大 (╳)。

2. 氧化还原滴定中,溶液 pH 值越大越好( ╳)。

3. 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 4. 待测溶液的浓度愈大,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愈大 (╳ ) 。 5. 吸光光度法只能用于混浊溶液的测量(╳ )。 6. 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

7.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 Fe3+ /Fe2+ 电对的条件电势升高(╳ ) 8. 缓冲溶液释稀 pH 值保持不变( √ )。

9. 液液萃取分离法中分配比随溶液酸度改变(√ )。 10. 重量分析法准确度比吸光光度法高(√ )。

四 计算题

1 称取浓磷酸试样2.000g,加入适量的水,用0.8892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甲基橙变

色时,消耗NaOH标准溶液21.73 mL。计算试样中H3P04的质量分数。若以P205表示,其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当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反应为:H3PO4 + NaOH →NaH2PO4 +H2O N(H3PO4)= n(NaOH)

94.68%?141.950.8892?21.73?10?3?98.00?100%=94.68% P2O5%=H3PO4%==68.57%

98.00?22.0002称取纯的四草酸氢钾(KHC204·H2C204·2H20)0.6174g,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用去

26.35 mL。求NaOH溶液的浓度。

解:反应方程式 2KHC2O4?H2C2O4?2H2O +6NaOH →3Na2C2O4 + K2C2O4 + 8H2O

n(KHC2O4?H2C2O4?2H2O)=n(NaOH) c(NaOH)=0.2765 mol?L-1

130.61741??26.35?10?3?c(NaOH)

254.193

3 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酒石酸溶液时,有几个滴定突跃?在第二化学计量点时pH为多少?应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酒石酸 pKa1=3.04 pKa2=4.37

?c?Ka1?10?3.04?0.100?10?9Ka1Ka210?3.04??4.37?10410

又?c?Ka2?0.1000?10?4.37?10?8∴酒石酸不能分步滴定,由于第二步能准确滴定,因此只有一个突跃。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 ,酒石酸根离子的浓度为0.03333mol·L-1

c?Kb1?0.03333?10510?9.63?c?Kb1?0.03333?10?9.21?OH??

0.03333?10?9.21?2.78?10?6pOH=5.56 PH=8.44 选用百里酚蓝为指示剂。

4.0.1000 mol·L-1NaOH滴定20.00mL 0.1000mol·L-1HAC (pKa=4.76),计算滴定过程中,滴定分数为-0.1%、+0.1%以及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解:

(1) 滴定分数为-0.1%时,即已经加入NaOH溶液19.98mL,溶液中未反应的HAc和产物-Ac同时存在,组成一个缓冲体系:

cHAc=5.0×10-5 mol·L-1 cAc-=5.0×10-2 mol·L-1

则pH=pKa + lg

cAc?=4.74+3=7.74; cHAc(2) 化学计量点时,HAc全部被中和,生成NaAc。 cAc-=0.05000 mol·L-1,根据弱碱的有关计算式计算: [OH-]=

L-1 kbc=5.3×10-6 mol·

pH=14.00-5.28=8.72;

(3) 滴定分数为+0.1%时,溶液的pH主要有过量的NaOH来计算: [OH-]=

0.02×0.1000=5×10-5 mol·L-1 20.00?20.02pH =9.7

5.欲配制pH=10.0的缓冲溶液1L。用了16.0mol·L解:已知NH3的pKb=4.74,则NH4+的pKa=9.26

据题意得:cb=16.0×420×103=6.72mol·L1 pH=pKa+lg

-1

氨水420mL,需加NH4Cl多少克?

cb6.72,即:10.0=9.26+lg caca所以 ca =1.22mol·L1=65.3g·L

-1

6称取含锌、铝的试样0.1200g,溶解后调至pH为3.5,加入50.00mL0.02500mol·L-1 EDTA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醋酸缓冲溶液,此时pH为5.5,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000mol·L-1标准锌溶液滴定至红色,用去5.08mL。加足量NH4F,煮沸,在用上述锌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70mL。计算试样中锌、铝的质量分数。

?3解:ωAl=0.02000?20.70?10?26.98×100%=9.31%

0.1200[(0.02500?50.00?0.02000?(20.70?5.08)]?10?3?65.39ωPb=×100%=40.02%

0.1200

五 实验题

1. 用Na2CO3为基准物。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多大?为什么?如何控制?

答:用Na2CO3为基准物质,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标定EDTA浓度时,因为钙指示剂与Ca2+在pH=12~13之间能形成酒红色络合物,而自身呈纯蓝色,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纯蓝色,所以用NaOH控制溶液的pH为12~13。

试卷三

一 填空

1.测定一物质中某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59.82,60.06,59.86,60.24。则平均偏差为 0.15 ;置信区间为 59.70%~60.28%

2.系统误差的减免是采用标准方法与所用方法进行比较、校正仪器及做 空白 试验和 对照 试验等方法减免,而偶然误差则是采用多次测定的办法减小。

3.有一磷酸盐混合溶液,今用标准盐酸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的体积为V1;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又耗去酸的体积为V2。当V1=V2时,组成为 磷酸盐 ;当V10,V2>0) 4.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中,滴定突跃的大小与 酸的浓度 和 Ka 有关。

5.在含有Ca2+、Ag2+混合溶液中,在pH=12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Ca2+。加入三乙醇胺的作用是 掩蔽 ,加入NaOH的作用是

控制pH值 。

二 选择题

1.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D )

A.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B.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D.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2.下列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C ) A.H2CO3——CO32- B.H3O+——OH—

C.HPO42-——PO43- D.NH3+CH2COOH——NH2CH2COO—

3.已知H3PO4的pKa1=2.12,pKa2=7.20, pKa3=12.36,若用NaOH滴定H3PO4,则第二个化学计量点的pH值约为(B ) A.10.7 B.9.7 C.7.7 D.4.9

4.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A ) A.1:1 B.1:5 C.1:6 D.1:4

5.用异烟酸-吡唑酮作显色剂可测定水中CN-的含量。浓度为Cmol/L的氰化物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条件下测得透光率为T。若测量条件不变,只改变被测物浓度为1/3C,则测得的透光率 为( B )。 A.T1/2 B.T1/3 C.T1/4 D.T/3

6.佛尔哈德法测Ag+,所用滴定标准溶液、pH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B ) A.NH4SCN,碱性,K2CrO4; B.NH4SCN,酸性,NH4Fe(SO4)2 C.AgNO3,酸性,NH4Fe(SO4)2; D.AgNO3,酸性,K2Cr2O7;

7.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 ) A.0.09V B.0.18V C.0.27V D.0.36V

8.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B ) A.相对保留值 B.分离度 C.塔板数 D.分配系数

9.用0.1mol/LHCl滴定0.1mol/L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若用1mol/LHCl滴定1mol/L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 C ) A.9.7~4.3 B.8.7~4.3 C.10.7~3.3 D.8.7~5.3

10.用电位分析直接比较法测定某离子的活度时,计算公式 中K’后面一项的符号的取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当离子选择电极作正极时,对阳离子响应的电极,K’后面一项取正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分析化学试卷(2)在线全文阅读。

分析化学试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29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