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对应学生用书第111页)
一、实验目的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二、实验原理
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物体的质量m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v′,找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
三、实验方案、器材、步骤及数据处理
实验方案1.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图实-7-1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数据处理]
Δx1.滑块速度的测量:v=Δt,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实验方案2.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1
[实验器材]
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m1、m2. 2.安装:把两个等大小球用等长悬线悬挂起来.
图实-7-2
3.实验: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时它们相碰.
4.测速度:可以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从而算出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数据处理]
1.摆球速度的测量:v=2gh,式中h为小球释放时(或碰撞后摆起的)高度,h可用刻度尺测量(也可由量角器和摆长计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实验方案3.在光滑桌面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
[实验器材]
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刻度尺.
图实-7-3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
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
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体运动.
Δx4.测速度: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Δt算出速度. 5.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
2
6.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数据处理]
Δx1.小车速度的测量v=Δt,式中Δx是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
实验方案4.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刻度尺、圆规等.
图实-7-4
[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安装: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实-7-5所示.
图实-7-5
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 7.结束:整理好实验器材放回原处. [数据处理]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3
四、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探究结论: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变. 五、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
(1)碰撞是否为一维.
(2)实验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气垫导轨是否水平,两球是否等大,用长木板实验时是否平衡掉摩擦力.
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m和速度v的测量.
(对应学生用书第112页) 考点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如图实-7-6,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图实-7-6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
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4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x1
2
[解析](1)小球碰前和碰后的速度都用平抛运动来测定,即v=t.而由H=2gt知,OPOMON每次竖直高度相等,平抛时间相等.即m1t=m1t+m2t;则可得m1·OP=m1·OM+m2·ON.故只需测量射程,因而选C.
(2)由表达式知:在OP已知时,需测量m1、m2、OM和ON,故必要步骤A、D、E. (3)若为弹性碰撞,同时还满足机械能守恒. 1?OP?1?OM?1?ON???2??2??22m1?t?=2m1?t?+2m2?t?
m1·OP2=m1·OM2+m2·ON2.
[答案](1)C (2)ADE (3)m1·OM+m2·ON=m1·OP m1·OM2+m2·ON2=m1·OP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先将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水平段的最右端上,让a球仍从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ma、mb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t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放上被碰小球b,两球(ma>mb)相碰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6章动量实验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