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2m以上,可以恢复灌注速度,保持正常的埋管深度
f)根据导管长度,推算和控制埋管深度,导管最大埋深不大于6m,最小埋深不小于2m。
g)桩顶标高的确定:灌注接近桩顶时,灌注桩顶要比设计桩顶高1.0m(此高度是根据该地层裂隙发育等情况暂定,具体由设计、监理及业主方确定),以便清除浮浆,确保桩顶质量。拆除导管之前测量混凝土面高程,以保证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计高程。
h)接近桩顶时,由于导管内砼高度减少,压力降底,管外泥浆稠度比重增加,出现灌注困难,应提高漏斗高度。
i)浇筑混凝土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数量留置混凝土试件,测定28d强度。 j)做好每根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和砼施工记录。
6.3.3旋挖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每次放线都要有详细的测量记录,并对各排标志桩进行校核,测设成果记录需经现场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详细做好各项质量记录,随时接受现场监理、设计部门的检查。
(1)施工中质量检查与控制
①孔位质量检查与控制:施工场地经平整后,并按设计图纸进行桩位的精确测放,桩位误差(D/6,且不大于100mm),书面交监理验收,定位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在钻孔不受影响的位置设置轴线控制点,以便完工后确定孔位偏差。
②孔径质量检查与控制:根据钻机性能、地质情况,仔细考虑钻头形式和大小,必须考虑到成孔直径不得小于设计要求,也不宜超过设计要求造成浪费,孔径检查可制作孔规进行检查,按检查结果,修正钻头直径。
③孔深质量检查与控制:采用测绳丈量与原始钻具记录相结合检查,必须保证设计深度,不得人为提前终孔。
④垂直度检查与控制:钻孔开孔前检查钻机移动轨道牢固稳定,轨道顶平面四角要求同一标高上,钻机天车、转盘,孔位在同垂直线上,方可开始,钻进时对钻头牢靠,开钻时应轻锤密击。
(2)制作钢筋笼工序包括钢筋型号、直径、数量:主筋间距:螺旋筋间距;箍筋间
- 28 -
距;钢筋搭接长度;钢筋焊接情况,钢筋笼直径,钢筋笼长度;吊筋长度。
①检查钢筋型号、直径、数量是否合乎设计要求,经查无误后,可下吊放钢笼,下放钢筋笼时检查钢筋的弯曲变形情况。
②钢笼技术指标: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或螺旋箍螺距:±20mm,钢笼直径:±10mm;钢笼长度:±50mm;焊接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厚度h大于或等于0.3d,宽度b大于或等于0.7d;焊接长度L大于或等于10d。
③水下钢笼保护层采用预制砼块控制,设置方法:每隔3-5M设一道,每道用箍筋钢穿过直径50mm的预制砼块焊在钢筋上,每道设置至少四块,沿钢笼均匀布设。下钢筋笼时,如果钢筋笼无法下放到底。必须拔笼扫孔、重新下放钢筋笼,钢筋笼到设计位置后,在灌注过程中,拔起导管时要避免挂碰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3)检查混凝土超灌量情况。
①钻孔灌注桩产生超灌量的原因,是由于钻头经过松软土层时会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同时,当混凝土注入桩孔时,有一部分会扩散到软土层去。控制混凝土超灌量的措施,主要是掌握好各层土的钻进速度,在正常钻孔操作时,中途不要随便停钻,以避免过大的扩张。
(4)施工员要坚持砼灌注临近桩顶标高时用取样器取样,严格控制桩顶标高,避免超灌或少灌。
(5)工序完工后质量检查与控制
①坚持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坚持上道工序末经检查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该作业班组自检,质量员专职检查,认为合格后通知现场监理到场会同检验,检验合格后验证认可,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②因业主原因提出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必须由监理下达通知书,书面修改或变更技术参数。
③桩基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按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灌注桩基础工程验收。
6.3.4桩基检测及验收
(1)工程桩施工完毕28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检验
- 29 -
点的数量按成桩总数的15%,且不少于10根。
(2)桩基施工完毕后及时绘制竣工图,作好桩位平面复核,整理好竣工资料,并请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搞好工程桩的竣工验收,及时交付上部结构施工。
(3)桩基竣工验收应该提交以下竣工资料:桩位测量放线图、工程地质勘察、材料试验记录与合格证、施工日志、桩施工隐蔽记录、桩位竣工平面布置图、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同时提交桩基工程验收记录档案表及桩基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6.4高压旋喷桩施工 6.4.1施工工艺流程
施 工 准 备 测 量 放 线 钻 机 就 位 水泥浆液拌制 钻 孔 过 滤 接 长 钻 杆 高压泵对浆液加钻 孔 结 束 高压泵将浆液送往旋 喷 旋 喷 结 束 钻机移至下一桩场地清理 6.4.2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按业主提供主轴线控制点及具体尺寸,运用导线控制法,使用全站仪进行主轴线的放样,其精度要求:距离中误差:±5mm,角度中误差:±10S;参照场地情况,将主轴
- 30 -
线控制点引至不受破坏的位置,切加以保护;在复验合格的轴线基础上,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2)钻机就位
根据施工放线,移动钻机至设计孔位使钻头对准旋喷桩设计中心,并作好试运转,同时挖好排浆沟和废浆池。并进行钻机调试,首先进行低压(0.5MPa)射水试验,用以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压力是否正常。
(3)钻孔
射水试验后,即可开钻,射水压力由0.5MPa增至1.0MPa,目的是减小摩擦阻力,防止喷嘴被堵。当第一根钻杆钻进后,停止射水。此时压力下降,接长钻杆,再继续射水、钻进,直到钻至桩底设计标高。
(4)浆液配制
配制浆液与钻孔同时进行。浆液配比为水灰比=1;1(重量比)。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要清洁,酸碱度适中。浆液配比选定后,首先将水加入桶内,再将水泥倒入,开动搅拌机搅拌10~20分钟,而后拧开搅拌桶底部阀门,放入第一道过滤筛(孔径为2mm),过滤后流入浆池,然后通过泥浆泵抽进第二道过滤筛(孔径为1mm),进行第二道过滤后,流入泥浆桶备用。泥浆桶内的浆液,通过高压泵加压到20~25MPa后,经高压管送至钻机用于旋喷。
(5)旋喷
钻孔至桩底设计标高后,停止射水,钻杆开始旋转和提升,由下而上进行旋喷,旋喷过程中严格控制提升速度和旋喷速度。
(6)拆卸钻杆
在旋喷过程中,当上面第一根钻杆完全提出地面后,停止压浆,待压力下降后,迅速拆卸钻杆,然后继续压浆,当压力升至设计旋喷压力时,重新开始旋喷。
(7)拔管及冲洗
喷到桩高后,注浆泵停机,立即拔出注浆管,用清水冲洗管路,防止凝固堵塞。移动钻机至下一桩位,重复上述作业。
- 31 -
(8)废浆处理
废浆由导沟引向废浆池,待废浆池浆液存放2-3天,浆体硬化后,统一用车运走。 (9)施工工艺参数
①注浆时钻杆提升速率20cm/min ②注浆时钻杆旋转速率20r/min
③注浆高压注浆泵压力35MPa,风管压力0.8MPa
6.4.3高压旋喷桩质量保证措施
(1)变参数喷射
由于天然地基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沿着深度变化大,有多种土层,其密实度、含水量、土粒组成和地下水状态等有很大差异。若采用单一的技术参数来喷射长桩,则会形成直径或长度极不均匀的固结体,导致旋喷桩直径不一。为确保质量,需根据钻孔时获得的孔位处地层情况,对不同深度或不同土层采用不同的技术参数。
(2)重复喷射
在不改变喷射技术参数的条件下,对同一孔位作重复喷射,既能增加土体破坏的有效长度,从而加大固结体的直径或长度和提高固结体强度。有关试验资料表明,在黏性土中复喷一次直径可增大38%,在砂性土中可增大50%。
(3)冒浆处理
在喷射注浆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土颗粒与水、浆混合后,沿着注浆管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量、冒浆比重的测量及冒浆颜色的观察,可及时了解地层状况,判断喷射注浆的大致效果和喷射技术参数的合理性。完全不冒浆、继续冒浆或冒浆量及其比重过大或过小时为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首先检查提升速度、旋摆喷速度、气、浆流量和压力等技术参数,及时采取措施调整。
①压力骤然上升或压力过高流量偏低时,说明有堵嘴或管路被堵塞现象,应及时停喷,认真检查气浆软管,必要时拔出注浆管检查气浆通道及喷嘴。
②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各部位的泄漏情况,必要时拔出注浆管检查密封性能,更换过度磨损的喷嘴。
- 32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头站箱涵迁改施工方案1114(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