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以及临时基地配备移动航站。
7、森林航空消防训练基地建设
为开展森林航空消防机降、索降、吊桶、化灭、扑火人员技能训练、火场自救训练、地空配合扑火等专业科目实战演练,提高航空灭火效益和确保飞行安全,在东北和西南建立森林航空消防专业训练基地,对森林航空消防飞行和专业扑火人员进行专门训练。
8、森林航空消防新技术引进推广
为提高恶劣环境条件下火情监测和侦察能力,加大机载多光谱扫描探火系统等新技术在森林消防的应用与推广。
(六)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与装备能力建设
1、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精干、训练有素的专业、半专业的森林消防队伍,是实现 “打早、打小、打了”的可靠保证。各重点治理县保证至少建立1支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专业队伍要配备数量充足的扑火机具与装备;每支专业队建设一定数量的营房和附属设施;利用各级森林防火培训机构,加强专业、半专业队伍的培训和训练,提高扑火队伍的战斗力。
2、扑火机具与装备能力建设
本着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配备风力(水)灭火机、灭火水枪和扑火服装等中小型扑火机具与装备,满足数量上的需求。
根据不同区域,结合地形条件,有选择地加强装森林消防车、水罐车、接力水泵和野炊车等大型扑火装备能力建设,提高森林大火扑
33
救机械化水平和扑火效能,提高机械化扑救和处臵重大森林火灾的能力。大型扑火机具装备建设重点是加强东北、西南等重点林区。
(七)武警森林部队防火装备建设
结合森林防火形势任务需要,重点加强装备建设投入,加快装备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有森林部队特色的指挥、信息体系。对现有装备进行补充更新,从而提高部队防火执勤、灭火作战的组织指挥能力、快速机动能力和综合保障力。适当引进先进灭火装备,突出水泵等灭火分队装备建设,提高装备科技含量,逐步实现由人力扑救向机械扑救,由风力灭火向以水灭火、化学灭火转变,确保装备适应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火源、不同气象条件下执行任务需求。在有线电通信装备建设上,实现通信指挥网之间可连互通、相互兼容、互相弥补;在有线通信、指挥通信装备建设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灭火作战指挥音频、视频和图像高质量传输。
(八)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
物资储备库是扑救森林大火重要的供应保障体系,也是国家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森林防火区域划分和重点建没区域,结合现有的国家物资储备库建设情况,按照“突出重点、辐射周边、就近增援、分级保障”的原则,合理布局各级物资储备库,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保障能力,以便能够在火情紧急时,对重特大火灾扑救实施及时、有力的增援。物资储备库按国家、省、重点治理县(市、区、局)三级建设。
(九)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和火案勘查系统建设
34
森林火灾评估系统主要包括服务器及输入输出设备、高容量磁盘阵列和数据软件等。其中国家森林火火评估系统服务器、磁盘阵列和数据软件规格和等级要求较省森林火灾评估系统配臵高。
国家、省森林火灾评估系统是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手段,开展对灾后森林资源损火、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并建立森林植被恢复模拟和森林火灾损失档案系统。同时加快火灾损失评估标准体系的研究,加快建立评估标准和评估办法,从而规范评估程序。同时,为提高森林火灾案件侦办和查处力度,为全国森林火灾案件勘查刑侦机构配备刑事勘查车和刑事勘查箱。
(十)科技支撑系统建设
依托现有的林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组建国家林火研究机构。以防火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开发推广和防火管理科学研究为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开发,全面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科技和管理水平。规划建立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研究中心,在全国建l~2个国家级森林防火重点实验室,并依靠社会各部门的科研力量和资源条件加强对防火应用技术及其装备研究与创新,并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提升森林防火自身的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近期建成局级重点实验室,“十二五”期间,升级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重点围绕森林雷击火防控关键技术开发、森林火灾预警监测、特殊山地林火扑救技术、扑火队员安全防范技术、森林可燃物调控技术、森林火灾防控机具设备研制、航空灭火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十一)培训基地建设
35
森林防火从业人员的良好素质是充分发挥国家森林防火综合建设体系作用的重要保障。根据现状,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国家、重点林区省(区)森林防火培训基地(结合宣传教育同建),优化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森林防火管理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森林防火管理、森林火灾应急处臵案例库,并通过案例教学,加大宣教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以理论研究人才为先导、高级管理指挥人才为龙头、以中层管理指挥为骨干、以专业技术人员为重点、以村(镇)联防队员为补充,工种岗位齐全、业务技术精湛,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实用人才队伍。
l、国家森林防火培训基地建设
分别依托东北、华北、东南和西北区域林业高等院校和现有的培训机构建立国家森林防火培训基地,主要加强省、地、县(市)各类森林防火指挥员、专职指挥和地级以上森林防火办主任的森林防火基础理论知识的宣教培训,提高指挥人员对森林火灾扑救指挥能力和水平。
2、省(区、市)森林防火培训和野外演练基地
在重点林区省(区、市)建立森林防火宣教培训基地和野外演练基 地。培训基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科研院所培训资源;为加强火场场景仿真模拟演练,建立野外演练基地。省培训基地主要针对各县防火办主任、各专业队队长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指挥自救能力的培训。野外演练基地主要针对各级指挥员和专业扑火队员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指挥员实战指挥技能和专业扑火队员实战扑救能力。
36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继续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对森林防火全面负责,行政一把手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政府责任制。把森林防火建设作为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森林防火工作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政府领导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政府责任制的检查、监督,严恪执行考评奖惩制度。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科学规范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齐抓共管,认真执行部门分工负责制
认真贯彻《森林防火条例》、《国家处臵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落实各部门森林防火的责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和林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国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的有关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职工作,大力支持森林防火,帮助解决森林防火工作出现的困难。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要在总体规划的编制、地方实施规划及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审核及项目建设实施中的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和各级森林防火管理部门组织和实施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和实施实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和建
3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