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普遍表现出对短期利益的执着,对长期社会环境经济多重利益的忽视,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要性只有相当浅薄的认识。 4.1.6. 具体实践比较
日本确立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 在环境会计的开展工作中也取得了比较显著成效。随着环境会计的大范围实施,企业自主性和积极性越来越高,而我国在实践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比较小 ,环境会计的发展大多仍集中在研究阶段。 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往往受到政府的强制规定,不得不进行披露,很少有自愿披露的企业。
4.2. 日本环境会计发展对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启示
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进程缓慢,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总体上来看,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审计机制不完善,企业主动性不强,环保意识淡薄等。通过分析日本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推行我国的环境会计。
4.2.1. 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对我国的启示
加紧建立有关环境会计包括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在内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立法,制定有关准则,建立起一套完整详细的系统制度,将强制性法律与鼓励性政策相结合,以法律形式明确环境会计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最严肃的方式才能最快地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得企业管理层明白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在企业中落实环境会计;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推进环境会计的经验,大量引进国外环境会计相关的优秀理论成果,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鼓励更多专业资深的会计学者加入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探讨,这样我国环境会计理论系统的发展才能快速推进。
加强培养、教育会计人员向会计人员灌输环境会计基本理论及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完善皇家女将以及环境信息披露理论系。
4-15
4.2.2.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完善环境会计相关法律制度准则
日本以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为目标,重视环境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为环境会计的开展提供制度基础,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有准则可循。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环境会计制度,在实践中缺乏开展环境会计工作的标准和约束监督机制,我国也应该结合具体国情,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加快制定具体的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增强环境会计工作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使环境会计的开展有一个公认的专业标准,也要使企业明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和要求,促进环境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4.2.3. 加强政府指导,强化第三方的监督和审计
日本的经验表明,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专门的环境会计委员会,联合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和组织,共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体系,引导环境会计的开展,并加以指导和监督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财政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合作, 把环境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并充分发挥相关专业协会的作用,为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指导, 重视政府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机构对环境会计的审计和再监督,推进企业环境会计稳步发展 4.2.4. 建立激励奖惩机制,促进企业自愿实行环境会计
日本环境会计之所以能大规模的得以推行,与企业自愿实行环境会计、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分不开的。 我国很多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不强,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可能性很小,应该在推行环境会计制度的同时,加大奖惩执法力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企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宏观政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激励与约束下,企业的内驱力会不断增强,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争取获得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树立企业环保形象,促使企业环境会计的迅速发展。
4-16
5. 基于日本富士通及我国企业实例分析
5.1. 日本富士通企业环境会计分析
日本富士通公司属于世界500强的日本大型信息通信技术企业,是日本第一个导入环境会计的企业,也是日本第一个公开环境报告书的企业,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顺应国家政策,实行环境报告由第三者认证制度的企业。 5.1.1. 富士通的具体实施
① 根据企业环境会计基本原则实施环境会计管理
富士通企业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责任划分明细原则,配比原则来组织实施企业环境会计。
② 采用独立的环境报告信息披露模式,突出其作用意义。
采用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编制独立的企业环境报告,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环境财务信息。
③ 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创新。
富士通借鉴了美国环境成本确认和计量指南,并进行了自我创新,制定了本公司的环境会计指南。自成立之日起,富士通每隔三年就制定一项渐进式的具体目标,一步步取得进展。
④ 结合相关制度和企业实际情况,设置环境会计成本分类,完善科目设置,量化环境会计实施。
环境成本分类是建立环境会计制度最关键最复杂的部分,富士通的成本主项目主要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角度来划分,站在企业整体的视角上考虑问题。富士通环境成本分类项目如表格6所示。
日本富士通公司环境成本分类项目表
表格6
主项目分类 直接成本 子项目分类 环境保护活动的成本 安全制造活动的成本 5-17
续表:
环境提升的成本 间接成本 取得与维护ISO14001认证等活动的成本 能源节省成本 再循环使用成本 能源节省的成本 产品收集及再循环使用的成本 处理废弃物的成本 研发费用 研发环保意识产品的成本 环境对策技术的成本 提升绿环的成本 社会活动成本 环境宣传的成本 土壤整治的成本 其他成本
其他环境相关成本 5.2. 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不匹配问题的突出,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就我国而言,环境问题己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环境问题的主要肇事者,理应担负相应的社会责任,而煤炭类企业作为重污染企业的典型代表,更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5.2.1. 具体实施
近些年来,部分专家学者就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煤炭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主要有3种,即: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和独立的环境报告。其中,年报中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在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和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是,煤炭上市公司习惯在招股说明书、董事会报告和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而在重要事项和独立的环境报告中披露较少。
5-18
5.3. 基于中日实例分析日本环境会计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5.3.1.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税制
日本富士通于1996年开始公示《环境经营报告书》,1998年导入《环境会计制度》,此后一直注重环境会计管理的组织和实施。从我国煤炭上市企业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现状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会计法律法规研究的盲区正是信息披露不足的根源。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所遵循的《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都尚未出现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反映和报告的具体标准或指引,令环境敏感度较高的煤炭企业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对环境会计信息予以适时披露。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制定环境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以高度标准化的计量框架来约束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具体来看,环境会计信息首先可以依托财务报表及其附注,调整传统财务报表的内容,新增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保收益、环保支出及费用、环境利润、环保投资现金支出、环保筹资现金流入等相关会计科目,凸显煤炭企业治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5.3.2. 完善符合我国企业具体情况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我国应完善环境会计要素、成本分类及科目设置,量化环境会计计量。日本富士通结合自身实务和发展特点,确定环境会计要素,不断完善环境会计成本分类,赋予环境会计实施实际操作性。而我国的企业环境会计应用未实现已有会计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较好融合,也未建立较为系统的、具有实际操作可行性的环境会计成本分类。环境成本分类是建立环境会计制度最关键最复杂的部分,环境成本划分得越明晰,可操作性就更强。笔者认为,确定全面、综合、实用性强的会计要素,完善、细化符合我国企业实情的环境成本分类及科目设置是我国环境会计具体推广实施的必经途径。 5.3.3.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富士通采用独立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编制独立的企业环境报告,使用定量分析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披露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等环境财务信息。中国也应该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① 明确环境会计的披露目标。
5-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环境会计论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