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O . (3)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无水硫酸铜 ①证明有H2O生成; 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变蓝 ; ②烧杯内壁变②证明有 CO2 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②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浑浊. 焰上方.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 Ⅱ 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 CO 的存在,其方法是 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 .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通风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收集气体】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分析回答.
【进行实验】(1)根据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回答; (3)根据水、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作出判断】根据CH4、CO和CH4燃烧的现象,CO的检验方法分析回答; 【拓展】根据防止可燃性气体爆炸的安全措施分析.
【解答】解:【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瓶内水倒完,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这样就收集了一瓶地下水道中的气体. 【进行实验】
(1)由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反应,可用氢氧化钠除去除去CO2等酸性气体;(2)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干燥气体;
(3)实验室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水、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所以填表如下: 步骤 (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目的是除去CO2生成.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
气瓶.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 等酸性气体. 目的是除去 H2O. (3)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无水硫酸 ①证明有H2O生成; 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铜 变蓝; 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 ②烧杯内壁②证明有 CO2生成 ②用内壁粘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变浑浊. 上方. 【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Ⅱ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CO的存在,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其方法是 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
【拓展】由于地下水道中含有可燃性的气体,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通风.
故答为:【收集气体】瓶内水倒完;【进行实验】见上图;【作出判断】Ⅱ,CO,将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粉末,看粉末是否变红;【拓展】通风.
【点评】物质的推断是初中化学的难重点,了解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前提条件,解题时还要注意前后步骤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综合归纳法得出完整合理的结论.
五、计算与分析(共10分)
25.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 三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0:3:12 .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 0.6 g.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标签图示型;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情况来分析;
(2)利用碳酸钙的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元素的质量比;
(3)根据标签中的成分可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利用钙元素在碳酸钙中的质量分数来计算.
【解答】解:(1)碳酸钙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3=40:12:(2)由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则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48=10:3:12;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2g×75%×
=0.6g.
故答案为:(1)三;(2)10:3:12;(3)0.6.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华雪同学想测定某Cu﹣Ag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称取这种合金9.6g,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24.8g.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 (2)试计算该合金中铜与银的质量比.(请写出计算过程)
(3)华雪同学认为还可算出该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于是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了每次使用AgNO3溶液的质量a(AgNO3溶液)和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b,并绘制了 如图,则Ag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化学计算;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根据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银进行分析;
(2)首先对合金的类型进行判断,再利用物质反应时量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首先利用方程式确定铜与银的关系,再利用合金的质量列出关系式求出质量比;
(3)分析图象知完全反应时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是mg,利用合金中的质量比求出铜的质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1)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
2+2Ag;
(2)解:设9.6gCu﹣Ag合金中Cu的质量为x,则Cu﹣Ag合金中Ag的质量为9.6g﹣x,反应生成的Ag的质量为24.8g﹣(9.6g﹣x)=15.2g+x Cu+2AgNO3=Cu(NO3)2+2Ag 64 2×108 x 15.2g+x =x=6.4g
m(Ag)=9.6g﹣6.4g=3.2g
m(Cu):m(Ag)=6.4g:3.2g=2:1 答:该合金中铜与银的质量比为 2:1.
(3)设mgAgNO3溶液中含AgNO3的质量为y,则有: Cu+2AgNO3=Cu(NO3)2+2Ag 64 2×170 6.4g y
=y=34g
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
答: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
故答案为:(1)Cu+2AgNO3=Cu(NO3)2+2Ag; (2)2:1;
(3)×100%.
【点评】本题属一道综合计算题,涉及到化学方程式及溶液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从而确定反应时量的关系,从难度上讲应该属于竞赛题系列.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doc(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