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2
(5)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根据CO3﹣的验证分析.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
使用.
【解答】解:(1)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钾盐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K+.故填:K+;
(2)如果滤液仍然浑浊,重新过滤;故填:重新过滤(或再过滤一次).
(3)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故填:出现大量固体;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二氧化碳,证明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结合(5)可知为碳酸钾,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CO2↑+H2O;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K2CO3+2HCl=2KCl+CO2↑+H2O;Ca(OH)
2+CO2=CaCO3↓+H2O;
2
(5)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要验证溶液呈碱性是由CO3﹣引起的,第一要验证并
除去碳酸根,第二不能引入氢氧根,再证明溶液的酸碱性,所以选用CaCl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K2CO3+CaCl2=CaCO3↓+2KCl.如果溶液的红色褪去(或消失),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引起的,草木灰呈碱性,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能释放氨气,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使用.故填:红;CaCl2溶液;K2CO3+CaCl2=CaCO3↓+2KCl;红色褪去(或消失),产生白色沉淀;不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混合物分离操作及成分的确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四、实验与探究(共23分)
22.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2﹣
(1)写出一个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应该是 AC . (2)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 ①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是 AD (填字母代号).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如图2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③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满氨气的瓶口时,有大量白烟产生,而改用浓硫酸时却无此现象.试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来分析; ③根据酸是否具有挥发性来分析.
【解答】解:(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2)①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因此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择装置AD;故填:AD;
②因为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所以能看到试管内的液面上升,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导致溶液显示为红色;故填: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成红色;
③浓盐酸、氨气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因分子不断的运动相互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所以有白烟产生,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烟,故填:浓盐酸、氨气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和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因分子不断的运动相互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 故答案为:
2H2O22H2O+O2↑; AC; AD;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浓盐
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氨气反应,在空气中生成了微小的白色固体颗粒.
【点评】本题考查仪器的用途、装置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 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 1 错误(填“1”或“2”或“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 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 【总结与提升】
(1)甲、乙同学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华雪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称量 .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 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 .
(3)请写出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Ⅰ.氧化钙和水反应能够放出热量;
Ⅱ.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氧化钙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Ⅰ.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Ⅱ.【结论与反思】(1)因为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干燥剂中含有碳酸钙,所以猜想1不正确;CaO+H2O=Ca(2)甲同学实验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H)2;
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乙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总结与提升】(1)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时,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称量;
(2)打开食品包装袋后,生石灰干燥剂不宜继续与食品放在一起,因为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会加速食品变质;
(3)工业上制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故答案为:Ⅰ、水太多时会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使放热现象不明显; Ⅱ.【结论与反思】(1)1;
(2)CaO+H2O=Ca(OH)2;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3)CaCO3+2HCl=CaCl2+H2O+CO2↑;
(4)乙在有氧化钙的情况下,无法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总结与提升】(1)称量; (2)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 (3)CaCO3
CaO+CO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24.如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
【猜想】(Ⅰ)含可燃性气体CO; (Ⅱ)含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 瓶内水倒完 ,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进行实验】 步骤 (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目的是除去CO2等酸性气体. / 目的是除去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 氢氧化钠溶液 / 的洗气瓶. (2)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2016届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doc(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