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周边化和区域化;再利用十年时间完成人民币的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算和投资功能,实现人民币的亚洲化,使人民币在亚洲范围内成为能够与美元相抗衡的主要货币;最后在二十一世纪中期左右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化,使人民币成为世界承认的储备货币。应该说,这一时间表也是和我国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的。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市场化的原则仍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美元单极货币体系是难以维系的,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具竞争性的特点。国际货币体系中参与国家和货币种类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国际经济货币协调的难度大大增大。另外,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是市场选择,而不是政府推动的结果。面对这样一个远景目标,我国首先应该理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资本账户管制方式,保证居民福利水平,确保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和金融经济体系安全,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应当做好充分的制度准备、市场准备和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在市场条件具备的时候,人民币才能够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呼唤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的发展趋势,都要求我们清晰区分短期和长期的任务,采取我国一贯的渐进式策略,逐步让人民币融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去,打破目前美元本位、欧元辅助下的西方世界货币格局,促进多极货币体系的建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人民币有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货币的可能性,中国也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造中去,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IMF:Financial Stress,Downturns,and Recoveries,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2]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mplications for Stabiliz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Currencies in Asi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 March 1999.
[3] Krugman, Paul. Vehicle currencie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0).513-526.
[4] Mundell, R.A.(a).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nd outlook for Asian currency collabor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58,No.4 ,(2003).3-7. [5]张明.次贷危机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Working Paper No.0901,2009,2.
[6]李扬(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的机遇.中国金融,2008(8). [7]李若谷.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金融时报,2008-11-14.
[8]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金融研究,2007(8).
[9] 张书家,过瑶.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理论界,2009(7)
[10]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银行家,2006(1).
[11]张书家.国际货币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与金融稳定,中国人民大学,2009(5). [12]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国际金融研究,2001(4). [13]钟红.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与中国的对策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6(10).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