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作者罗礼平

(作者单位 北京 邮编)

摘要: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拉开了调整和变革的序幕,而改造目前以美元为核心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将是一个十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围绕着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这两个核心问题在不断地螺旋式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存在着内在的动力和关键时点。因此,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美元本位制是否能够继续维系也开始日益为世人所关注。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可能将形成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新体系可以通过主要货币之间的市场竞争和制衡机制解决国际货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两难问题。而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的发展趋势,都要求我们清晰区分短期和长期任务,使人民币逐步融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去,促进多极货币体系的建设,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人民币国际化

一、 前言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本国贸易、投资与国际支付需要,对本国货币如何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与其他国家如何进行国际协调以及如何对待世界核心货币所确定的一系列原则、措施和组织的总称。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各个国家汇率制度的总和构成,各国汇率制度及相关政策的动态组合与调整为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调节提供了变革的方式和动力。一般而言,有效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能够解决国际经济体系中的清偿能力、调整和信心这三个核心问题(Cohen,1977)。

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标志着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拉开了调整和变革的序幕,频繁爆发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也都一再清楚地表明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无力应对当前的世界形势。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改造目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单极国际货币体系仍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有必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历史规律,探索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关影响。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对我国的影响也将日益加大。作为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与变革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勾勒出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视角下,适合我国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历史规律

总体来说,近现代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经历了以一价定律和金币本位制为基础,以英镑为关键通货的古典金本位时期(1870年-1914年);企图重温金本位旧梦,以金块本位制和金

1

汇兑本位制为基础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5年-1945年);以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为标志的美元中心“双挂钩”体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5年-1975年)以及目前在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下的以无约束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市场自由调节的牙买加体系时期(1975年至今)。

归纳国际货币体系历史进程的目的在于寻找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和替代的一般规律。我们发现,前两个国际货币体系时代完结的根本原因均在于同一悖论,即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要求国际清偿力的同步增长,而稀缺的黄金却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而一旦英镑等关键通货因模范遵守了黄金平价的自由兑换而在全球获得了良好信誉的同时,该货币的无节制发行和滥用也就随之诞生了。这样,黄金稀缺性与国际清偿力增长需求的巨大矛盾以及关键货币的滥发就使得原有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失灵、国际货币信用丧失,金本位制度轰然倒塌了。由此导致的世界经济秩序大崩溃引发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而深重的灾难。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具有了合法的国际清算能力,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黄金供应不足所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问题。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稳定性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1948年-1971年,世界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4%,大大超过1913年-1938年战前仅为0.7%的年均增长率。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一方面,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客观上需要结算与储备货币的等比例增加,而这只能通过美国保持长期贸易逆差来提供;另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则要求美元币值的坚挺,即美国必须保持贸易顺差或国际收支平衡,上述两个互相矛盾的要求构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里芬悖论”(特里芬,1960)。这种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根本矛盾严重依赖于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美元汇兑金价的稳定,当石油危机爆发、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庞大的美元债务超过美国的黄金储量时,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经历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多次美元危机后彻底分崩离析了,现有的以霸权和信用为基础的美元本位体系开始悄悄确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以抽象出国际货币体系调整和变革的一般规律。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围绕着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这两个核心问题在不断地螺旋式向前发展,而国际经济及政治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运行以及演变方式。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可以被简洁地概括为一个不断寻找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具有国际清偿力并可以保持适度增长的本位货币的过程(F. Capie 和 G. Wood, 1991),与此同时,围绕着这一本位货币形成的国际收支协调机制和汇率制度自然构成了国际货币体系本身。通过这一分析,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国际货币体系发生替代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时点,每当原有体系已无法通过自我调节而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时,这种不可维系性将必然导致信心的崩溃,而这种崩溃的起点和标志就是国际收支清偿能力的丧失。因此,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可持续性和国际收支调节能力方面的探讨可以作为本文研究的一个逻辑起点。

三、 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的牙买加体系是一种国际放任自由制度(M. Gordon,1983),这种既没有规定本位货币及其适度增长也没有国际收支协调机制的货币体系,被很多人称为“无体系的体系”(International Monetary Non-system),其实质是一种美元本位制(Dollar Standard)。从上世纪末开始,美元本位制经过二十余年的调整后,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和特点。美国凭借着美元在国际货币金字塔中的顶端位置,成为惟一完全可以不考虑国际收支、汇率浮动等外部情况来推行国内政策的国家,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也开始出现。美国与外围国家在美元本位制下的全球化进程中所获得的巨大利益进一步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从而加剧了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失衡。

全球国际收支清偿机制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的巨额经常账户赤字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中东国家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上。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自2000 年开始不断恶化(图1)。2008 年,世界各国经常账户余额绝对值之和占全球GDP比重已达到5.9%,远远超过布雷顿森林解体和石油危机时期的4.3%。各国经常账户余额占全球GDP的比重,石油输出

2

国为1.3%、美国为-1.1%、发展中亚洲国家为0.9%、日本为0.3%(图2),国际收支问题已显得十分严重。21 世纪以来,东亚和中东国家或地区作为经常账户盈余国而美国作为赤字国的地位一直没有发生改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经济、贸易的不断增长需要美元以及美元资产供应的不断增加,而美元供应的不断增加则只能依赖美国的贸易赤字。

图1 世界各国经常账户余额绝对值之和占全球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图2 本国经常账户余额占全球GDP 的比重

数据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此外,全球国际收支体系的失衡还体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外汇储备积累暴增上。自1998年至2007 年的十年中,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从1.6 万亿美元猛增至6.4 万亿美元。美国经常账户逆差积累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持有大量贸易盈余,发展中国家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增速远超发达国家(图3),2002年后这一现象更加突出。美国不断扩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必须依靠外部资本源源不断地补充,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普遍缺乏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作为资产池来消化庞大的贸易收入,迅速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中的绝大部分只能以购买发达国家金融资产的方式重新流回发达国家。而由于在实体经济和高新技术投资上,美国普遍设有种种门槛,这些资金一般只好无奈地投向收益率较低的债券市场或风险较高的金融衍生品上。

3

图3 发展中国家持有外汇储备的增速远超发达国家

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数据来源:IMF Currency Composition of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OFER)

大量充足的廉价资本供给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保持长期的低利率水平提供了可能(图4)。 由于美元滥发导致的充足资本供给和长期的实际利率下降造就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高度繁荣。

图4 美国的长期实际利率(%)(最好更新为美国的长期利率至2009年4月)

数据来源: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但是好景不长,2007年春季开始,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开始在美国的房地产和金融系统开始逐步显现,并于2007年8月开始席卷全球,至今仍然尚未平息。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大量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危机从美国的金融体系迅速蔓延到了全球,金融风暴瞬间席卷了国际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致使主要金融市场均出现了

4

严重的流动性不足,实力雄厚的百年金融老店纷纷倒闭,各国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并最终严重影响实体经济,导致了全球需求的刚性下降,对世界贸易与各经济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伤害和影响之大至今尚无法准确判断。

究其根本,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不仅包括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资产证券化速度过快、衍生品泛滥、杠杆过度、评级制度存在缺陷、监管理念出现过于信任市场调节能力的偏差等因素,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国过度举债的消费的模式。当资产价格泡沫破灭时,过度举债带来的巨额债务便酿成了一场严重的偿付能力危机。应该说,过度举债的个人消费支出给美国带来了经济上的长期繁荣,但其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债务泡沫。正如数据显示,在危机扩散的2007年,美国居民、企业以及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重以已经高达229.74%,其中的居民负债比重为100.30%,而储蓄率已降至极低的-1.7%,显而易见,这种增长模式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持续的。美国之所以能够过度举债,依靠的就是当前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可以通过印钞进行对外支付,满足其国内消费,但是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其他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换取了大量美国国家信用支撑的美元,这些资金又用于购买美国的金融资产,形成了一个全球大循环(向松祚,2009)。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只是通过大量印刷美元纸币甚至创造美元符号来购买和消费发展中国家通过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和环境污染所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而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商品和资源获得的贸易利润中的大部分美元则只是从美国出国短暂旅游了一下,很快就通过认购美国国债、投资美国股票、购买华尔街投资银行专业人士大力推销的次级债券等方式再次回到了美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上。在经济和金融体系顺畅运转的情况下,美国享受到充足廉价资本带来的各种利益;而一旦发生危机,冲击则可以通过金融体系顺利转嫁到世界各地,由全世界为其分担调整成本。

次贷危机的爆发让人们对1992年由意大利里拉和英镑危机引发的欧洲联系汇率危机、1995年始于墨西哥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拉美货币危机以及1997年泰铢遭到阻击后导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记忆犹新。20世纪90年代短短十几年来接连不断爆发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似乎在警示世人,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可能不仅仅体现在全球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已经出现严重问题这一表象上,在更深层次上,美元本位制下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否能够继续维系也已经开始日益被世人所关注。

我们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首先体现在美元霸权上。美国作为主权国家可以不顾及其他国家的利益采取单边主义行为。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其发行可以依靠霸权“信用”而不受任何限制。过量的美元发行加之浮动汇率制度造成了货币发行量的大爆炸,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愈发严重,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巨额短期资本高速跨境流动,这改变了经济原有的运行规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国际金融市场日趋复杂动荡,金融投机日盛,金融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日渐淡化,货币和金融危机频发。由于货币错配,实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汇率选择困境,很难在国际金融波动和冲击中抵御风险。为了金融稳定,这些国家不得不选择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从而承担了过高的调节成本,陷入了“东亚汇率困境”(麦金农,2001)。美国可以在利用货币霸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同时,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但是由于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IMF又由于资本不足、投票权不合理、独立性和权威不够等问题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国只能被动接受这一现实。

另外,构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并一个令人信服的制度设计。浮动汇率制度使美国几乎可以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美元,而其他国家则因为汇率“浮动”而得不到应有的偿还保障。实际上,“浮动汇率”只是相对于“固定汇率”的一个概念,相关的参照系的缺失是浮动汇率制度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浮动汇率制度调节的理论基础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货币至均衡状态,但这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资本投机过度的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事实上,不仅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波动性非常大,连美元、欧元、英镑之间的汇率也极不稳定。(图5、图6)。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67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