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另外,使本国货币成为国际化的储备货币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象征,也将为发行该货币的国家带来巨大的战略利益。我国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并非只有经济方面的发展,展望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虽然我国将承担更多成本和责任,忍受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货币政策操作将更加复杂,但也将获得可观收益,而经济方面的收益只是诸多收益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意义在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战略利益。人民币的逐步国际化符合我国的战略部署和战略节奏,有助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人民币国际化既要实事求是,不可操之过急,更不能裹步不前,坐失良机。

坦率地说,人民币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偏差,所以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履行大国的责任,人民币也需要逐渐走向国际化。此次的金融危机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国到目前为止都有望成为最快从危机中恢复的国家,在此时启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很有可能事半功倍。因此,在国际货币体系调整的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在保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前提下,加快改革步伐,积极参与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利用国际金融体系再造的机会,促进人民币逐步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之一,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除了从战略角度出发以外,人民币国际化同样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料、能源和技术;其次,我国经济外向程度在不断地提高,200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占GDP的比重已经分别达到58%和2.5%(图8);最后,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我国带来可观的铸币税、通货膨胀税、国债收入和金融部门收益,这将大大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一个强劲的发动引擎。

以上这些因素都要求人民币提高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步实现国际化。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加深,人民币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联系也将日益增强,我国在承担的责任的同时理应获得更多的权利。2008年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华盛顿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上发表的“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讲话指出,要“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人民币应该也必将能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中的一元,应该也必将能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变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8 中国2000年-2008年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占GDP的比重

7060504030201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Trade/GDP

11

4yI/GDP321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数据来源:CICC

最后,逐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同样具有坚实的可行性基础。

首先,中国与亚洲地区的联系非常紧密,目前,人民币在周边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大量流通,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兑换。中国对除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外的大部分国家已经开始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贸易逆差,这为人民币的输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国家作为贸易顺差国也比较容易接受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继续“农村包围城市”,“走群众路线”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当今世界形势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战略思想价值。此外,部分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将人民币作为日常储备货币,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亚洲市场的支持,人民币将会成为亚洲的共同语言,这将极大地改进当前美元单极霸权货币所导致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平衡,在符合亚洲各国的实际利益的同时提升人民币在未来货币体系中地位,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其次,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和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基本保持了逐步升值的趋势(图9),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了20%。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稳定、世界主要货币波动不已的情况下,稳定的人民币币值的将非常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其他国家接受人民币充当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货币交易和储备功能,。此外,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已达到了的20000亿美元的规模(图10),居全球第一位,充沛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能力提供了足够的信用凭证。最后,我国的综合国力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表4)。

图9汇改以来人民币基本保持了逐步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2005年7月-2009年6月)

12

图10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

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6.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0%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表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情况一览表 国内生产总人均国民总GNP 值(亿美元) 收入(美元) 增长率 (%) 国家和地区 世 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西方七国 06/12m07/2m07/4m07/6m07/807m/1007m/12m08/2m08/4m08/6m08/808m/1008m/12m外汇余额(亿美元)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构成(%) 居民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 482449 365830 116619 281206 7439 36487 2000 5.4 2.9 8.1 61.4 62.1 59.6 17.3 17.9 13 13

欧 元 区 105265 34149 1890 2010 44970 38410 36620 820 4730 5780 2.8 6 11.1 2.9 2.2 2.9 9.7 3.7 6.7 57.6 44.4 70.3 57.4 59.3 58.3 60.4 49.3 20.5 11.1 15.8 17.9 18.6 11.3 19.9 16.7 北美自由贸易区 152925 东南亚国家联盟 10728 中 国① 美 国 日 本 德 国 印 度 巴 西 俄罗斯联邦 26681 132018 43401 29067 9063 10680 9869 ① 2004年中国GDP排世界第六 ,2005年 -2007年中国GDP排世界第四,2008年中国GDP排世界第三,2009年中国GDP有可能首次超过日本排名世界第二。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元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在短期内,我国仍要配合美国保证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这是由于,第一,全球贸易投资活动大多使用美元结算,汇率决定、清算体系也依赖于美元的中间地位;第二,我国的官方和民间已经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外汇头寸调整十分困难,美元大幅贬值潜在的损失过于巨大;第三,人民币区域化目前尚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如果美元地位急剧下降,人民币无法填补区域货币的真空地位;第四,我国尚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尤其是资本市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其发展尚有待时日。以上这些因素都说明,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货币格局变化应当以“软着陆”的缓和方式进行。因此,我国应当在主观上审慎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和方式,避免过分强烈冲击其他货币,采取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双赢模式来顺势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六、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

谋定而后动、先胜而后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人民币国际化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制度路径和操作性的设计。我们认为,按照步骤有次序地扩大人民币的使用区域和职能范围,在平稳、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才是合适的选择。

在这一前提下,我国要从实体经济发展入手,练好内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要继续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和综合国力水平的提升。由于货币的国际化一般发端于贸易,因此,在具体的政策举措和实施上,我国也要以贸易发展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我国在贸易方面的优势(表5),促进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其次,应当大力完善健全金融市场。能否成功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流通,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具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最后,我国应当大力发展国债市场为未来人民币的回流提前做好做准备,利用我国的政府优势,为人民币资产提供足够大的资产池。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回流的美元资产为美国的发展持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这些回流美元更多地投向了美国的国债市场。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加强国际协调和区域合作,审时度势、防范风险也是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积极条件的重要内容。

表5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2006年国际贸易的国际比较表 国家和地区 货物进出口贸易 货物出口总额 货物进口总额 进出口贸易平衡 总额(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14

世 界 西方七国 244420 416949 120620 98622 42202 7507 9691 10373 6471 11123 1202 1375 3045 123800 45274 16752 6541 7916 19196 5775 9102 1744 885 1639 -3180 53348 25450 966 1775 -8823 697 2022 -542 490 1407 北美自由贸易区 276041 东南亚国家联盟 14048 中 国 美 国 日 本 德 国 印 度 巴 西 俄罗斯联邦

17607 29569 12246 20225 2945 2260 468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具体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设计上,应当从扩大人民币影响范围和逐步实现国际储备货币职能入手,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首先,应当大力完善和发展人民币的结算和计价功能,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五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此为契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也应当大力推动和习惯以人民币本币计价或者双币计价的模式,逐步代替单一的美元计价方式。人民币有必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建立在亚洲周边地区畅通的跨区清算系统,使人民币成为亚洲境内金融交易主要结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在2009年4月发布的 《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就指出,将研究建立符合国家对外开放需要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体系。

其次,人民币需要逐步具备被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交易投资功能和储藏财富功能。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培育良好的市场基础,为境外提供更多的人民币来源、投资产品和投资渠道,同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人民币尚无法实现资本账户下的可兑换,还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仍在改革进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步进行增大了制定有效政策组合的复杂性,为相关政策的配套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政策的有效搭配就显得至关重要的。应该说,从根本上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骤不仅取决于外部市场的需求变化,更取决于我国金融体系自身的变革。

综上所述,人民币如果想要成为未来多极化的世界货币,完成从周边化、区域化到国际化的过渡,就需要一步步地实现人民币的计价功能、市场认可的交易投资功能和储藏财富功能,从结算货币走向投资货币,最终成为储备货币。而要成为关键的国际储备货币,则不仅需要人民币币值的坚挺,更需要制度、财富规模和国力的保障。

七、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展望

过去三十年的经验表明,中国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一个稳定的以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比一个“战国纷争”的货币体系更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所以在未来的10-15年内,我国应当跟随和维系这样一个货币体系和汇率制度。但是由于美元无法克服单一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局限性,长期而言,美元本位制是不稳定的,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因此,考虑到国际货币体系转型的成本、粘性、惯性、时间不匹配性和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应当是短期继续跟随,中期实现在亚洲与美元的平分秋色,长期战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元的合作与抗衡。

如果大胆地展望人民币国际化时间表,本文认为人民币应当用十年时间即在2015年前

15

达到周边化和区域化;再利用十年时间完成人民币的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算和投资功能,实现人民币的亚洲化,使人民币在亚洲范围内成为能够与美元相抗衡的主要货币;最后在二十一世纪中期左右实现人民币的全球化,使人民币成为世界承认的储备货币。应该说,这一时间表也是和我国的发展战略相匹配的。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市场化的原则仍然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美元单极货币体系是难以维系的,国际货币体系必将呈现出更加复杂、更具竞争性的特点。国际货币体系中参与国家和货币种类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国际经济货币协调的难度大大增大。另外,一种货币的国际化是市场选择,而不是政府推动的结果。面对这样一个远景目标,我国首先应该理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完善资本账户管制方式,保证居民福利水平,确保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和金融经济体系安全,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应当做好充分的制度准备、市场准备和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在市场条件具备的时候,人民币才能够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呼唤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不管是世界还是中国的发展趋势,都要求我们清晰区分短期和长期的任务,采取我国一贯的渐进式策略,逐步让人民币融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去,打破目前美元本位、欧元辅助下的西方世界货币格局,促进多极货币体系的建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人民币有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货币的可能性,中国也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造中去,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IMF:Financial Stress,Downturns,and Recoveries,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ober 2008.

[2]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mplications for Stabiliz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Currencies in Asi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 March 1999.

[3] Krugman, Paul. Vehicle currencie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80).513-526.

[4] Mundell, R.A.(a).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nd outlook for Asian currency collabor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58,No.4 ,(2003).3-7. [5]张明.次贷危机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Working Paper No.0901,2009,2.

[6]李扬(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及中国的机遇.中国金融,2008(8). [7]李若谷.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金融时报,2008-11-14.

[8]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金融研究,2007(8).

[9] 张书家,过瑶.全球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理论界,2009(7)

[10]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银行家,2006(1).

[11]张书家.国际货币体系下的人民币汇率与金融稳定,中国人民大学,2009(5). [12]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国际金融研究,2001(4). [13]钟红.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向与中国的对策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6(10).

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67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